交通强制险与第三者责任险有何不同

●“交强险”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辆行驶必须交纳的保险类别之一,目的是为了及时解决交通事故引起的赔偿方面的问题,属于非盈利的带有公益性质的保险。

●“三者险”是按照《保险法》规定而成立的商业性质的保险类别之一,因而不具有强制性。由地方性规章所“强制”要求投保的三者险不应等同于交强险。

●“交强险”只是满足了最基本的交通事故赔偿要求,而不能应对所有的事故风险,车辆方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自愿购买商业三者险的方式,共同构筑完备的交通保险体系。

2006年3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从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条例对投保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规定了3个月的投保期: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投保机动车“交强险”;本条例施行前已经投保商业性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以下简称“三者险”)的,保险期满,应当投保“交强险”。条例给予车辆所有者3个月的投保期,即自2006年10月开始,新的车辆(包括原保险到期的)必须投保“交强险”,在7月1日以前已经投保了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继续有效不必投保“交强险”。那么,“第三者责任险”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称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关系是什么?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强制投保的第三者责任险是否等同于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在过渡时期(《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全面实施之前的这段时期)该如何适用不同的第三者责任险?如何理解和适用“三者险”与“交强险”显得颇为重要。

■“第三者责任险”与“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的关系

第三者责任险是责任保险的一种,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格驾驶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毁,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支付的赔偿金额,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予赔偿。这种按照保险法的规定而成立的第三者责任险和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而设立的“交强险”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能使交通事故的第三者所受到的损失得到弥补,同时也能减轻车辆方的赔偿压力。但两者之间也存在不少的区别:

1.两者的强制性不同。“三者险”并不具有强制性,它在本质上是按照商业保险制度建立起来的一种商业性质的保险。对车辆所有者及保险人来说,更注重的是风险的分散和保险利益的获取,是否投保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在现实中其投保率全国只维持在30%左右;而“交强险”具有强制性,具有类似于社会保险的性质,其更注重的是让第三人的利益能及时得到保障,所有行驶的车辆所有者都被强制必须投保,同时保险公司必须承保而不得拒保。

2.赔偿的原则不同。“三者险”是按照过错责任来确定保险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具体的赔偿方式保险合同中有具体约定,且其赔偿不区分人伤还是物损,均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保险人依据被保险人在事故中所承担的事故责任的大小来承担赔偿的多少;而“交强险”保险人的赔偿责任是按照无过错的原则确定的,它并不是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而是依据法律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具体规定在责任限额内给予赔偿,每次事故的最高赔偿额全国统一为6万元,被保险人无责任的限额赔偿为20%。

3.费率的厘定不同。“三者险”保费可以由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不同保险人之间的费率存在差异,与其他车险(如防盗险、车损险等)的管理模式一致,保险人通过经营“三者险”获得相应的利润;而“交强险”实行统一的保险条款和费率,为促使驾驶人员安全驾驶,其费率与交通违章挂钩,其业务与保险人的其他业务分开核算,并以不盈利、不亏损为目的。

4.赔偿的范围不同。“三者险”对赔偿的范围作出了许多免责的设定,包括不同的责任免除事项和免赔率,而“交强险”除了故意造成事故之外,其保险责任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交通事故,且没有免赔率的规定。

■地方性规章强制要求投保的“三者险”不应等同于“交强险”

有人认为,现行“三者险”本身即为强制“三者险”(即“交强险”)。其理由是:很多省、市、自治区的地方性规章要求车主必须投保商业“三者险”,因而具有强制性,因此,现行的“三者险”在本质上等同于“交强险”。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符合我们国家的保险历史和保险法律。

1.从保险的历史上来看,“三者险”并不具有强制性。我国最早建立“三者险”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立出来的时候。随着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三者险”不断得到完善,不少地方政府以规章的形式推广车辆“三者险”,全国陆续有24个省、市、自治区通过地方性规章要求机动车投保“三者险”,否则不予上牌、年检,这种强制投保“三者险”的做法虽然也具有保障第三者利益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其强制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发展第三者责任险,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保险事业。此种以发展保险业为初衷的强制投保“三者险”与保障第三者利益、分散事故风险为目的的“交强险”是不同的,两者强制在性质上并不相同。作为保险监管部门也一直是将“三者险”作为商业保险来看待的,如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当时的保险监管机构作出的“银保险(1997)3号”批复中明确指出,199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实施以后,国务院并未规定法定保险,机动车辆保险第三者责任险不属于法定保险,而属自愿保险范畴。显然该批复明确界定了现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法律性质是自愿保险,也就是商业保险。

2.从法律的规定来看,这些地方规章规定的机动车辆必须投保“三者险”不具有合法性。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保险法,该法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以外,保险公司和其他单位不得强制他人订立保险合同”,虽然我国很多地方性法规都作出了机动车必须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要求,但是作为下位法的地方性规章并不具有对抗上位法的效力,任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应当与保险法的规定保持一致。作为保险人通过合同方式与被保险人订立的第三者责任保险,受到合同法的保护,合同自由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地方政府并没有权力进行干预,因此这种地方性法规中有关强制性保险的规定本身就是违法的。退一步讲,就算这些地方性规章具有效力,但其效力仅仅及于要求机动车方必须投保“三者险”,但如何投保“三者险”、投保的“三者险”的费率是多少、如何在出险后进行赔偿、有否单独设立管理账户等等强制保险所应当具备的要素都没有,无法跟《道路交通安全法》意义上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相提并论。而“交强险”是由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作出的属于一种非盈利的、带有公益性质的保险。“三者险”并没有“交强险”的属性,也没有“交强险”的强制性。

3.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来看,“交强险”需在国务院制定条例后才能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也就是说,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时,由于具体办法尚未出台,“交强险”尚未完整地实施,许多关键问题无法确定,尤其是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缺位,直接导致了保险公司不能推出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的合法的强制保险产品,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实施以前,保险公司销售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产品规定的赔偿办法,还是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所确立的“以责论处”原则,这显然与《道路交通安全法》意义上的强制保险相距甚远。

■过渡时期适用“三者险”的处理方法

1.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实施之前已经投保了“三者险”的。应当按照“三者险”合同的规定确定各方当事人的责任。由于“三者险”并不是强制险,不应当产生“交强险”意义上的法律后果,因此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责任。车辆一方按照交通事故中的过错责任承担赔偿责任,而保险人在车辆一方应当承担的责任的基础上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

2.在过渡时期既投保了“三者险”又投保了“交强险”的。这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保险模式,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将成为第三者责任强制险的一个补充和延伸,车主可以根据需要把两者结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出险后应当先在“交强险”的范围内由保险人直接向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超出“交强险”规定的损失、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按照各自过错比例分担,与非机动车或行人发生事故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事故由非机动车一方违章引起且机动车一方已经采取了必要处置措施的可以减轻责任。

3.在“交强险”条例实施后,没有投保“交强险”的。应当在“交强险”规定的最低幅度内,直接由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保险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当国务院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实施后,法定的“交强险”已经全面推行,作为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义务按照“交强险”条例的规定承担投保的义务,如果其违反了法定的义务,就应当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相应责任。

总之,在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今天,“交强险”将在及时解决交通事故引起的赔偿方面发挥平衡各方当事人权益的重要作用,但“三者险”并不会因“交强险”的实施而退出保险市场,“交强险”只是满足了最基本的交通事故赔偿要求而不能应对所有的事故损失,作为车辆方在6万元“交强险”之外应当根据车辆的具体情况,通过自愿购买商业“三者险”的方式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一个由“三者险”与“交强险”共同编织的交通保险体系,才是完善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010-65209114(查号台)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

THE END
1.保险第三者责任险保险第三者责任险,即第三方责任险,是一种对交通事故中造成的第三方的损害进行赔偿的保险。这种保险并非强制规定机动车所有者必须购买,但在交强险实施后,第三者责任险已成为非强制性的保险。交强险在对第三者的财产损失和医疗费用部分赔偿较低,因此可以考虑购买第三者责任险作为交强险的补充。在购买第三者责任险时,...https://m.yiche.com/baike/26902705.htm
2.第三者责任险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第三者责任险是一种保险产品,用于保障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第三方受害人。当被保险人因为自己的过错或疏忽导致了他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保险公司会承担被保险人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举个例子来说,陈某开车时不小心与于某的车辆相撞,导致于某的车辆损坏且自身受伤。因为陈某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所以陈某所投保的保险公...https://www.xyz.cn/toptag/disanzhezerenxianshi-680537.html
3.第三者责任险通俗意思第三者责任险是指被保险人在有合格的驾驶证后发生的意外事故,导致了别人的身故、伤残、财产损失。应当由有合格驾驶证的被保人支付赔偿金,但被保人的保险公司会按照保险合同中的规定,给予相关赔偿的险种的过程,称之为第三者责任险。 虽然第三者责任险已成为非强制性的保险,但是因为可以给予第三方一定的医疗费赔偿和...https://m.csai.cn/wenda/900587.html
1.保险中第三责任险指些什么,第三者责任险属于强制险么保险中第三责任险是指是指被保险人由于自身的过错、疏忽等给第三方的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保险人承担的保险。第三者责任险不属于强制险。关于保险中第三责任险指些什么,第三者责任险属于强制险么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https://m.66law.cn/laws/2179737.aspx
2.第三者责任险是什么意思赔偿范围多少钱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保险中有一种保险叫做第三者责任险,但是具体来讲第三者责任险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却都不清楚。针对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下文介绍了第三者责任险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第三者责任险是什么意思 第三者责任险简称第三者险,主要是对交通事故中造成的第三方的损害进行赔偿的一种保险。这种...https://m.64365.com/baike/dszzrx/
3.第三者责任险,到底要买多少?买了汽车就要买保险,交强险很简单,可是商业险一堆,应该怎么购买?第三者责任险又应该买多少呢?本文直接把汽车应该买保险直接清楚,让你少走弯路。 交强险 交强险全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国家规定所有车主必须要购买的险种,强制保险嘛。它主要的作用,是让保险公司对发生事故后,对道路参与者的伤亡情况进行赔...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351019793681711635
4.如何界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在新交法实施前,第三者责任保险属于自愿保险的范围,即投保人和保险人通过自愿的方式,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保险合同来实现的一种保险。新交法施行后,该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将第三者保险“强制性”地列为机动车的义务,这使得社会各界对第三者责任险有了各种不同...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8/02/id/290479.shtml
5.公众责任险第三者指什么因为交强险在对第三者的财产损失和医疗费用部分赔偿较低,可考虑购买第三者责任险作为交强险的补充。保险责任1.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保险合同的规定负责赔偿。https://www.shenlanbao.com/he/1093158
6.第三者责任险如何进行理赔?理赔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在汽车保险中,第三者责任险是一项重要的保障。当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对第三方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时,第三者责任险就会发挥作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第三者责任险的理赔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 一、理赔流程 1. 报案:一旦发生事故,被保险人应在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提供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损失情况...https://auto.hexun.com/2024-09-12/21452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