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银保监会就《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给车险改革拉下序幕。
此次车险综合改革的目标是:
一是将“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主要目标;
二是短期内将“降价、增保、提质”作为阶段性目标。
预计改革实施后,短期内对于所有消费者可以做到“三个基本”,即“价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减,服务基本上只优不差”。
废话不多说,是什么让这次车险改革号称为史无前例,我们一起来看看,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利益和方便。
①赔得更多了
1.交强险责任总限额提至20万元
这次的车险改革没有让车主们失望,价格下降了。1.附加费率下调,这是降价的关键①附加费用类率的上限:由35%将至25%②适时支持网销、电销等渠道车险产品的附加费用率上限低于25%
现有的车险,附加费用占保费上限为35%,改革后会降为25%,强力压缩费用空间。而网销电销等渠道的商业车险产品,附加费率上限将有可能将低于25%。附加费用减少了,这意味着附加费用占比更少、赔付更多、保费更低。2.交通事故费率浮动系数下限从-30%降至-50%
在提高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区交强险综合赔付率水平,在道路交通事故费率调整系数中引入区域浮动因子。
浮动比率中的上限保持30%不变,下浮由原来最低的-30%扩大到-50%,提高对未发生赔付消费者的费率优惠幅度。
没有赔付的消费者,他们的费率优惠幅度比以前的提高了一些,这对未出险过的车主是件好事,平均价格会下降。
3.自主定价系数:逐渐放开
自主定价系数包括“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对于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我们不需要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就知道它能让车险折扣低至6折就行了,
第一步将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确定为[0.65-1.35];
第二步适时完全放开自主定价系数的范围。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在综合改革实施初期,对新车的“自主定价系数”上限暂时实行更加严格的约束。
4.优化无赔款优待系数
《征求意见稿》:引导行业在拟订商车险无赔款优待系数时,将考虑赔付记录的范围由前1年扩大到前3年,并降低对偶然赔付消费者的费率上调幅度。这个大概率会继续降低费率,但影响程度不好说。③优选保障服务1.车损险增加7项保障责任
《征求意见稿》:引导行业将示范产品的车损险主险条款在现有保险责任基础上,增加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指定修理厂、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等7个方面的保险责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车险保障服务。支持行业开发车轮单独损失险、医保外用药责任险等附加险产品。车损险增加的这7项保险责任,除了盗抢险,其它6项都是附加险,车主要投保相应的主险才能购买对应的附加险,比如玻璃破碎险,要购买了车损险才能投保。
而此次改革,将这7项附加险归入车损险条款内,不仅提高了车损险的保险范围,而且也让以后的理赔变得更简单。2.支持开发新附加险国家还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其它附加险,比如车轮单独损失险、医保外用药责任险等。
现有的车险,对于车辆出厂自带的问题造成轮胎、钢圈损坏,这种情况,保险公司是不会给理赔的,有了车轮附加险,消费者就多了一个选择。在目前的车险当中,只有属于医保目录范围的医疗费用才能报销,目录范围之外所花的费用不予报销,生活中,医保是起不到什么报销作用的,所以说这个医疗外用药责任险也是值得入手的。再补充一句,百万医疗险可以用来防患于未然,花几百元,就可以拥有百万的报销额度,还能拥有转嫁住院的风险。3.删除不合理的免赔责任免赔就是“不赔”,我们都知道,一旦发生车祸,不管是谁的责任,都会有一个免赔额,也就是车主要自付的部分。比如全责免赔20%;主责免赔15%;同责免赔10%;次责免赔5%。由于责任免赔率容易引起一些理赔纠纷,新的车改征求意见稿,引导行业合理删除实践中容易引发理赔争议的免责条款,合理删除事故责任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免赔率等免赔约定。
4.推行车险实名制,推广电子保单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基础上,鼓励财险公司通过电子保单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车险承保理赔服务。学姐总结出来这些整体来看,本次改革对于车险这个行业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也是非常好的机遇,使得车险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因为这个改革,车险不仅降了价,还提高了质量,这对车主来说,不得不说,这是个好消息,但这不是对所有人都更加优惠,对于高风险驾驶车主就会感受到价格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