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从浙江嵊州赶来的男性患者,48岁。当时患者表现得非常烦躁、坐立不安,他告诉医生,自己低烧好几天了,一吹风就会觉得胸闷、喉咙发紧,感到很口渴,却又害怕喝水。
从症状来看,医生高度怀疑是感染了狂犬病毒。虽然病人当时否认自己被猫狗咬伤、挠伤过,但通过脑脊液NGS检测,医生找到了狂犬病毒。
但即便找到了病因,也为时已晚。3天后,医生回访得到消息,该患者已经离世。
其妻子回忆说,他几年前曾被狗咬过。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致死率几乎为100%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中枢麻痹等症状。目前,狂犬病属于可防不可治的疾病。
近五年来,虽然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连续下降,但每年仍有死亡病例发生。
小时候被狗咬过,没打疫苗
已经过去十多年,还会有事吗?
狂犬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但这个潜伏期能有多长,多数人并不了解,甚至在坊间流传出“狂犬病能潜伏十几年”的说法。
狂犬病的潜伏期从5天到数年都有可能,但通常为2-3个月,极少超过1年。所以,被咬伤十几年后还没发病的概率极小。
但比起赌自己会不会感染病毒,更推荐你在狂犬病暴露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原则上是越早越好。
只要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作用。
我国批准上市的狂犬病疫苗
分两种:打5针和打4针
5针法:第0(注射当天)、3、7、14、28天,各接种1个剂量(儿童用量相同);
4针法:第0天接种2剂,第7、21天各一剂。
被哪些动物咬了
需要打狂犬疫苗?
先讲解一个概念:“狂犬病暴露”——
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皮肤处,以及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
所以不仅是咬伤,只要“暴露”于以下动物,都需要尽快打狂犬疫苗:
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占95%以上,其次是猫。
野生或流浪的食肉哺乳动物传播风险高,鼬、獾、狐狸、貉、狼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传染源。
蝙蝠是传播狂犬病的高风险动物。
但不用过度紧张,并不是所有动物都会传播狂犬病:
被牛、羊、马、猪等家畜和兔、鼠等啮齿动物咬伤,感染狂犬病毒的风险低,通常无需打狂犬疫苗。
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蛇等动物,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被咬伤后不需要打狂犬疫苗。
被人咬伤或抓伤,无需担心感染狂犬病病毒,更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
如果被猫狗咬伤、抓伤
应该怎么正确处理?
第一步,清洗伤口。被咬伤、抓伤后,马上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反复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
第二步,消毒。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在未伤及静、动脉的情况下,不要包扎伤口。
第三步,就医。建议尽快去医院做进一步处理,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若受伤严重,还需要打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更要注意的是疫苗人人都可以打,暴露后疫苗没有禁忌,不能由于怀孕或者哺乳等原因拒绝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