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者用支付小额保险费的方法,把农业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农业财产损失风险转嫁给保险人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是以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为保险对象的一种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各级财政通过补贴险种设置、保费补贴比例调整等手段,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推动农业生产。
二、启东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哪些险种?
启东市目前已设立20个险种,具体有:(1)种植业主要险种:小麦、油菜、玉米完全成本、棉花、水稻完全成本、大豆;(2)养殖业主要险种:能繁母猪、育肥猪;(3)其他高效险种:羊、肉鸡、种蛋鸡、养蚕、蔬菜大棚、露地旱生蔬菜、苗木、池塘淡水鱼、滩涂养殖脊尾白虾与梭子蟹气象指数、梨、桃、仔猪。
三、参加农业保险有什么好处?
参加农业保险可以以较少的保费投入获得较大农业生产安全保障。由于各种灾害,许多农民“多年致富、一灾致贫”,使家庭陷入深重的危机。参加了农业保险后,如果再遇灾害,保险赔偿就能迅速帮您恢复生产,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政府还帮农户分担了绝大部分保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四、农业保险保哪些灾害损失?怎么定义?
目前启东市农业保险的保险责任为暴雨、洪水、内涝、风灾、火灾、雹灾、旱灾、冻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病虫草鼠害和动物疾病、疫病。
暴雨:指每小时降雨量达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达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的降雨。
洪水:指山洪暴发、江河泛滥、潮水上岸及倒灌或暴雨积水。规律性涨潮、海水倒灌、地下渗水不属于本保险合同约定的洪水。
内涝:指由于降水过多,地面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作物减产的现象。
风灾:指风力8级以上,风速在17.2米/秒以上的自然风。
雹灾:指在对流性天气控制下,积雨云中凝结生成的冰块从空中降落,造成作物严重的机械损伤而带来损失的现象。
旱灾:指因自然气候的影响,土壤水与农作物生长需水不平衡造成植株异常水分短缺,从而直接导致农作物死亡、减产和绝收损失的现象。
冻灾:指因遇到0℃以下或长期持续在0℃以下的温度,引起作物冰冻或是丧失一切生理活力,造成作物死亡或部分死亡的现象。
五、如何投保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根据险种种类的不同,主要有两种投保方式:一是由所在的乡镇或行政村集体投保,如小麦、油菜、水稻、能繁母猪等;二是承保条件要求在规模以上的经济作物、养殖项目保险,投保人可向农业保险中标的保险公司或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办理投保手续。
六、什么是农业保险的除外责任?
所谓除外责任是指保险公司不保的或者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责任,比如:农作物种子质量问题、农药药害、田间管理问题或饲养技术问题造成的损失等,具体内容可以咨询村“三农保险服务点”专员或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工作人员。
七、发生损失后,应该向什么部门反映,如何报案?
投保农户出险后,应立即向保险公司服务专线报案。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并保留好事故现场,以及受损或死亡的保险标的物。
八、出险报案有没有时限的?
发生保险事故后,农户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受灾时起的24小时内报案。
九、如果发生了损失,但又不能得到赔偿,应向什么部门反映?
首先要看是不是保险责任,如果不是保险责任导致的损失,是不能得到赔偿的,如果是骗保,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当然如果发生了保险责任损失,不能得到赔偿,可以拨打保险公司的服务专线投诉,投诉未果,可以向启东市农业保险工作小组办公室咨询。
十、要求赔偿需要提供哪些资料,有什么样的手续?
一般的情况,农业保险出险赔偿需要提供被保险人身份证、银行卡、事故证明、损失现场照片,由查勘人员进行现场定损,对损失情况进行签字确认。事故证明类由气象局、农技站、各镇农经站或兽医站等专业部门提供。
养殖险在被保险农户提供完整必要的索赔材料后,10日内一般能够得到赔款。但种植险基于其特殊性,如果不是绝产的话,必须在作物收获前最终定损并张榜公布后才能决定是否赔偿,但一经确定赔偿金额,10个工作日内一般能够得到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