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可谓车身一圈都是宝,一旦车身的电子元器件受到碰撞,维修的费用相比油车要贵一些。在我们享受智驾带来乐趣的同时,同样也要留意每年的保险,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每次修车到底是自费划算还是走保险划算?恰巧最近我的车也马上要面临续保,一起来看看新能源汽车的保险,到底该怎么买?
作为汽车保险,主要分为交强险和商业险两种。至于这两种保险到底有什么区别,接下来就先给大家说一说。
交强险,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强制要求购买的,它是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说白了,交强险就是出险的时候,只能赔偿对方车辆或者人员。一般情况下,交强险的价格也是统一的950元/年,除非当年出了较多次的事故,费用可能会有一部分上浮。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说交强险是VIP,那商业险就是SVIP,它一般拥有更广泛的赔付范围。商业险的种类就比较多了,比如“第三者责任险”,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责”,还有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车辆损失险、车身划痕损失险、玻璃破碎险等等,不同的险种也对应着不同的理赔范围。
一般来说,作为新能源车主,还是建议大家购买交强险+商业险的模式,就以我自己的小鹏举例而言,配件维修价格都相对较高,多一份保险多一个保障。一般我们购买保险之前,都会让保险专员计算一个大致的报价单,接下来我们根据报价单,逐一为大家解读一下每个险种的含义。
全称就是车辆损失险,它是车辆保险中用途最广泛的险种,它负责赔偿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自己车辆的损失。无论是小剐小蹭,还是损坏严重,都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支付修理费用。需要注意的是,车损险只对被保险机动车本身负责赔偿。车损险的保费是根据被保险机动车的实际价值、使用年限、行驶里程数、车型等因素来确定的。新能源汽车由于电子元器件较多,维修成本高,车损险也是相对贵一些。
购买建议:如果比较在意自己车辆,建议购买。相反,如果对汽车磕碰不太在意,可以忽略。
在保险合同中,保险人是第一方,也叫第一者;被保险人或致害人是第二方,也叫第二者;除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外的,因保险车辆的意外事故而遭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受害人是第三方,也叫第三者。它是指因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毁。比如被保险车辆与行人或随身物品发生碰撞,与车辆发生碰撞造成其他车辆、车上人员或物品损坏,或撞击公共财物时,第三责任险生效。
以我个人为例,我选择了两家保险公司的报价单。拿到报价单以后,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保险公司对比一下是否有不同的险种,交强险都一样,就不用过多在意了,主要看商业险。如果你地处北上广深,或者其他豪车较多的地方,300w也是有必要的,直接冲吧,毕竟也差不太多钱。
购买建议:路上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强烈建议购买。
购买建议:根据保额,价格不贵,可以有效保障车上人员,建议购买。
然后还想重点说一下车上人员责任险和驾乘险的区别。“车上人员责任险”又称“座位险”,主要保障被保车辆内的人员伤亡的保险,只针对被保车辆上的人,根据事故责任比例进行赔偿,
每座限额内可以无限次赔付。而“驾乘险”,属于意外险的一种,当发生意外事故时,保险公司需要对司机以及乘客的人身伤亡进行赔付,各家保险公司有各自的“驾乘险”,保险责任、保障额度都不太一样,此外就是赔付与交通事故责任比例无关,“驾乘险”在全年的累计赔付达到保额时,保险就终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