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这么多地方都可以买车险,究竟哪个靠谱又划算啊?”
本文重点:
答疑:不同渠道之间的区别
干货:车险新规实施后怎么买
有些渠道卖的贵吧,消费者又觉得不值,太坑了;有些渠道突破底线地给返利,消费者又害怕哪有那么大的馅饼万一是诈骗怎么办,学姐深知这种消费的矛盾心理。
学姐和大家科普一下,车险的条款是由银保监会统一规定的,,所以无论是在哪种渠道或是哪家公司购买,能得到的保障都是一样的,差别的也只是在优惠和获得的理赔服务上不同而已。
1.直销渠道
优点:
由于没有线下成本以及佣金原因,直销在价格上一般会优惠15%左右。同时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险种组合,拥有最适合的方案就不怕浪费钱啦。
缺点:
不少车主还是会担心网上买车险会不靠谱,学姐也写了一篇科普文,有同样疑虑的车主可以看看:
2.车商渠道
车商渠道也就是我们说的实体店渠道,如4S店和维修厂。在实体店渠道购买最大的好处就是享受购车、投保、理赔一条龙服务。
投保便捷、理赔也非常方便,如果不幸出险,还可能享受直赔流程,由4S店或修理厂直接和保险公司内部结算。
但在实体店买车险,由于线下运营成本的原因,保费会相对较贵,并且还容易被“捆绑销售”,买了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险种。
车商驻店的业务员说“全险”好,很多新车主就都去买了。但其实“全险”不全,也不等于全赔。各位车主也是一定要小心这种车险误区,别踩坑了:
3.代理人渠道
代理人,是指持有保险中介牌照的个人或公司。代理人渠道不仅能做到与电销和网销一样优惠,在此基础上还能以返利来吸引车主。
但由于代理人的水准多少有点参差不齐,有可能会遇人不淑就踩坑了,学姐在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各位车主还是得好好衡量。
买车险之前,最重要的还是要清楚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保障,选择对应的险种,填补风险缺口即可,这样在用车的时候既能安享无忧还不会浪费钱!学姐整理了所有险种的保障范围,对车险不太了解的车主最好先看看:
最近,银保监会发布了车险综合改革的最新规定,并且将于2020年9月19日正式实施,此次车险的变动还是挺大的,我们一起来分析,新规实施后我们如何选择险种。
1.交强险
全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国家强制购买的保险,未买交强险上路行驶,是一种违法行为,且不能通过年检,被交警抓到还将扣押车辆以及罚款双倍保费。更多交强险的知识普及在这里:
车险改革后更是将交强险的最高赔付限额由原来的12.2万提高至20万元。
在基本保障上,交强险是可以满足的,但相比无处不在的风险和不可预测的出险率,我们还是需要商业车险的补充的。
2.第三者责任险
和交强险作用相似,在发生的意外事故中,对第三方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失进行赔付,但确是交强险在保额上强而有力补充。
为什么要买三者险?因为交强险遵循分项赔付原则,哪怕最高限额提高了,保障程度只能达到基本水平。而三者险的可选保额将从5万-500万的额度,上调至10万-1000万。这代表了什么?连国家都知道现在的豪车越来越多了,人伤赔偿的额度也在提高,车主得有更好的经济补偿能力才能起到全面保障,化解赔偿的矛盾纠纷。
3.车损险
众所周知,车损险是负责赔付被保险车辆损失的,车改新规实施前车损险是仅对整车损伤进行赔付的,像玻璃、轮胎这些个别零部件的维修是不赔付的,需要额外附加。
而这一波车改,直接对车损险的保障范围加大了一圈,约等于就是新车损=旧车损+全车盗抢+自燃+涉水+玻璃+不计免赔+找不到第三方,摇身一变成“全险”。那这样的车损险一年要花多少钱呢?
4.车上人员责任险
车上人员险是对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车上人员遭受人身伤亡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车上人员责任险的价格很低,保额分为1-5万(部分保险公司可投保至10万),投保人数不能超过车辆本身的固定座位数。以家用车5座为例:驾驶员的费率在0.42%,乘客是0.27%;买1万保额乘客一个座位也是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