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ndroid系统的源头厂商,Google对于硬件领域其实也早有涉猎,我们所熟知的Google自家智能手机GooglePixel系列,正是2016年从GoogleNexus接过衣钵,在软件和硬件设计上完全实现「自主」的结果。GooglePixel也因此成为了我们窥见Google软硬件结合设计理念的一道新窗口。
但Google又和索尼有点相似——卖手机说是主业倒不如说是一片「试验田」(尤其是早年)。加上国内用户在评价GooglePixel时往往又带着先入为主的「不接地气」光环,也就导致GooglePixel也有了索尼Xperia系列那种「好看不好用」的口碑。对国内用户而言,大家一般所吐槽的点包括但不限于:屏幕素质一般、电池续航缺少调教、没有什么延续性的设计、极不具性价比……以及刚刚说的、对于国内用户来说最关键的一点:本地化适配几乎为0。
但如果你愿意忽略以上的种种不便,单纯将它看作一个「玩具」的话,那么Pixel可真的是太好玩了。
再配上独具优势的Google相机和一两个专属的小功能,Pixel又从「好看不好用」摇身一变,成为二手市场中需要花点心思才能买到的各类所谓「洋垃圾」中,那个「特别好玩」的典型。
本文将尝试帮助各位读者梳理目前主要流通若干GooglePixel机型,根据两年间为朋友们成功推荐入手多部Pixel的经验,总结不同需求下最合适入坑玩耍的究竟是哪一台。
尽管Pixel从来没有在大陆地区正式销售,你依然可以在国内的一众网络平台上轻松找到2016年的第一代GooglePixel——有时会被叫作PixelOG,和最新的Pixel6a,价格也从「诱人」到「吓人」不等。
将这些价格横向比较一下,均价已经处于500元以下的PixelOG与Pixel2/2XL无论怎么看都属于非常「诱人」的区间。那么这两代值得下手吗?
其实不然。
从性能方面来讲,搭载骁龙821和835的PixelOG与Pixel2作为16、17年的早期机型,现在来看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与此同时,早期机型的相机表现也不如后续几款Pixel那样出彩,虽然花了很多功夫在探索Android的软硬件交互方式上,比如Pixel2上面初露头角的ActiveEdge握压边框功能,但两者最高只能升级到Google官方支持的Android10与11,所以可玩性和安全性都不算有吸引力。
即便买回来作为单纯把玩用的设备,第一代与第二代机型也只能说体验平平,尤其Pixel2XL那块非常糟糕的POLED屏幕,甚至连把玩的体验都很难保证。
不过以上的条条框框并不意味着PixelOG与Pixel2就没有体验价值了——在最初的若干代Pixel手机上,Google在手机之外还随附了一项基于GooglePhotos的「无限容量原画质备份」服务,可以让Pixel手机的用户在Google账号默认的15GB云盘空间之外无限量备份照片原图。
换句话说,从Pixel2到Pixel5,以「更节省空间」画质上传至GooglePhotos中的照片和视频依然为无限容量备份,但是如果想要无限量的以「原始画质」进行备份的话,就只有第一代Pixel可以做到了。
至于今年的Pixel6系列,无论以哪种画质备份都是会被记入Google云盘默认的15GB储存空间的,想要大量备份的唯一方法就是加购GoogleOne订阅。
总而言之,Google对于第一代Pixel的优待政策也为其在当下保留了一项独特的卖点:可以将它作为一台专门在GooglePhotos中进行无限量原画质备份的上传终端。所以如果你是GooglePhotos的高频用户的话,花两三百块钱专门买一台初代Pixel回来「进行一点微小的白嫖」的确是个好理由。只是需要留意一下机器的规格,尽量选择价格200~400左右、128GB的版本。至于Pixel2的话,若非有特别的情怀(比如独此一代的黑白配熊猫机)或刷机需要,最好越过选择更新的机型。
在自主生产手机硬件的道路上经历了两年多的摸索,Google在2018年发布了使用玻璃背板的Pixel3与Pixel3XL。
不妙的是同年一众刘海屏喧嚣,而Google也未能免俗,Pixel3XL拥有或许是智能手机上出现过的面积最大的「刘海」——甚至可以说是「门牙」。再加上发布初期的高昂售价,Pixel3与3XL最终成为了用户争议不断、评价也比较两极分化的一代。
但也是从Pixel3开始,Google计算摄影的真正实力开始崭露头角,用一颗后置摄像头与当年其他双摄乃至凑数三摄机型打得有来有回。尤其是伴随Pixel3一并上线的NightSight夜视模式,真正打开了此后Google在夜间摄影上不断精进的道路。
再加上无线充电、边框压感、正面双扬声器、另辟蹊径的前置超广角镜头以及在屏幕的基础素质上的明显提升,Pixel3与3XL可以算是第一款「硬件上没有什么短板」的Pixel机型。
不过Pixel3的硬件配置无论怎样优化,也无法跳脱出它是一款2018年的手机的事实:只有4GB的运行内存、最高也不过128GB的储存空间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评判更是已经处在「掉出及格线」的边缘,相比同时代的其他845机型来说也不占什么性能优势——尽管性能方面的平淡并不能掩盖Pixel3优秀的影像能力。
结合目前的闲鱼平均价,我甚至愿意将其称之为这个价位上的摄像天花板:借助HDR+算法实现的优异宽容度与效果拔群的单镜头边缘检测,加上Google持之以恒的系统与软件更新,Pixel3上市整整四年后在拍照上与当今的手机相比依然不落下风,甚至在个别方面还可以弯道超车。
日间拍摄表现强势的同时,Pixel3的杀手锏夜视模式(NightSight)与天文模式(Astrophotography)也非常值得一试。在PixelVisualCore图像协处理器和Google的夜景算法的通力协作下,Pixel3对于夜景的呈现远超它所处的时代。这台2017年的手机凭借一块2016年的CMOS与不断迭代的图像算法,与2022年的旗舰机型有模有样地比上几回合,最终成片效果碾压一众千元机不在话下。
尽管有些可惜,Pixel3系列两款机型在当下只能算是有些老旧的型号了,系统大版本更新最终止步于Android12,好歹给这样一块18比9的「全面屏」带来了一些不属于那个阶段的鲜亮风格。
如果你的玩机预算相对不那么宽裕,更多只是想要「试一试」的话,目前价格在400~600浮动的Pixel3与Pixel3XL可以算作是稳妥的入门选择;或者用来应对一些比较简单的使用场景而作为备用机来说,它依然是够格的。
Pixel3的出彩之处在于它相对于价格而言的相机表现,因此如果入手的缘由是计划初尝Google相机的话,无论是小号的Pixel3还是大门牙Pixel3XL都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以今天的眼光来看,Pixel3XL的「门牙」与iPhone13上面缩短加宽的刘海还有几分神似,倒也并非真的不能接受。
从2016年到2018年,Google在Pixel系列上留下的所谓「传承性设计」其实并不多——这一点在从Pixel3到Pixel4的跨越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若非有着同样非常亮眼的撞色电源键,两者截然不同的背板、边框与镜头模组设计,乍一看完全可以说是两家不同公司的产品。
作为第四代Pixel最大的卖点,一块具有动作检测功能的雷达芯片让Pixel4与4XL拥有了一块更加明显的「额头」。尽管这片额头让两款机型看起来有些头重脚轻,但Google也借着额头内部的空间额外塞下了一套结构光面部识别系统——这是Google第一次对Pixel经典的背部指纹设计做出改动。
Pixel4也是除Pixel6系列外在硬件上堆料最足的一代:除了前面提到的结构光面部识别与雷达芯片,Pixel4系列也开始搭载高刷新率屏幕并且最后一次选用高通旗舰处理器,ActiveEdge边框压感也最后一次出现在Pixel机型上——作为一项对于HTC的精神继承,看到Google为了更加大众化的参数而陆陆续续拿掉这些好玩的小功能,还是会感到些许遗憾。
Pixel4的相机表现同样不俗。
一块方形的双镜头模组终于还是打破了Pixel系列「单摄の神」的佳话,一颗1600万像素的两倍长焦镜头则第一次为Pixel的相机提供了在不同的视场下进行切换的能力。加上日臻成熟的SuperResZoom算法,Pixel4可以在照度充足的情况下提供非常不错的2x到4x成片画质。
同时或许是加上了一颗长焦镜头辅助,Pixel4的人像模式也是我认为在345代机型之间观感最好的。虽然边缘算法仍然不可能做到100%的准确,但是在实际拍摄中的成片率依然是几代机型中最高的,连续拍摄的体验上更是稳压Pixel5一头。
如果你的目标是在有限的预算下获得最大化的Pixel性能,那么Pixel4和4XL无疑是你的最佳选择。但是在冲入闲鱼下单之前,你仍然需要留意一些它们本身所存在的缺陷:
首先是续航。
另一项问题在于屏幕,而这个问题多少是由Pixel4与4XL共享的。
无论是使用了LG屏幕的Pixel4还是使用三星屏幕的4XL,两者均出现了在低亮度暗色背景下由于刷新率切换时导致的偏色或发绿。这个变化很轻微,也很难用相机捕捉到,但是在晚上打开暗色模式使用时还是肉眼可感的。
更糟糕的是,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法,Google也不可能在现在专门回过头去为Pixel4/4XL做一次系统补丁。因此只能通过关闭自适应刷新率、全程以60赫兹使用,或者在开发者模式中强制屏幕全程使用90赫兹刷新率来规避。而如前文所述,全时以90赫兹运行更是对于Pixel4小电池的大挑战。
尽管小号的Pixel4在硬件上有一些「偏科」,但是Pixel4与Pixel4XL其实是我会最推荐在当下作为入坑Pixel系列的切入点。不仅仅是因为Google官方针对Pixel4的系统版本与安全补丁支持会延续到今年10月、可以体验从Android10到Android13横跨四个大版本的系统,同时也是因为Pixel4的相机表现在我的实际体验中,可以算是在Pixel6系列之前最具有竞争力的。
再加上独树一帜的功能列表和活力十足的外观设计,目前价格在1000~1400左右浮动的Pixel4XL无疑是最能够保障体验的选择。如果你可以接受一天两充的续航,价格在700~1000之间的小号Pixel4则在手感上更胜一筹(Pixel4的机身宽度为68.8毫米,只比iPhone13mini宽了4毫米,同时还没有直角边框割手之类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购买Pixel4或4XL时要尽可能选择可以解锁OEM的型号,因为一系列借助雷达芯片的MotionSense功能如近场检测、手势控制等等,在不root的情况下是无法在国内使用的。
同在设计与功能上大步跃进的Pixel4代相比,2020年的Pixel5则显得低调与内敛许多。无论是波澜不惊的线上发布会,还是在5系列上缺失的任何鲜亮配色——仅有的纯粹黑色与鼠尾草绿机型,都让Pixel5看上去更像它a系列的小兄弟,而非Google以往独树一帜、活泼跳脱的旗舰系列。
但是回看Pixel5开发与面世的一年,我们其实又可以看到这一代所包含的比以往更加冷静、更加务实的地方。
全世界都在抓紧戴上口罩的2020年,Pixel5去掉了上一代的结构光面部识别,回到了对于口罩更加友好的背部指纹识别;从雷达芯片与结构光模组中解放出来的额头面积,也因此完整地还给了一块迄今为止最接近完美的「四边框等宽」的90赫兹屏幕;边框压感的缺失固然让人有些可惜,但是由此节省下的机身容积让Pixel5在体积相比Pixel4a5G缩小的同时提升了电池容量;机身材质从玻璃回归了铝合金,并且巧妙的通过机身开槽加填补生物树脂的方式,在实现金属机身+无线充电组合的同时,获得了轻薄且不失一体性的手感。
在更加沉稳的外表下面,Pixel5相比Pixel4与其说是一种升级,更像是一次更换了方向的尝试。无论传言中提到的Google原计划在Pixel5上就加装自研的Tensor处理器是否属实,从骁龙855换到765G、内存从6GB提升到8GB的改变也表明Google将Pixel5放在了一条与以往迥然不同的产品方向上,即「以更低的价格让更多的用户体验到Pixel的独特功能」。
事实也证明,Pixel5对于以往几代Pixel旗舰机型在「功能独特」和「日常好用」之间的平衡问题,的确是作出了一次拨乱反正式的改变。
相比Pixel4,Pixel5毫无疑问将硬件配置的选择重点放在了「高能效」与「长续航」两方面,最主要的变化莫过于处理器的降级与电池容量的扩大:Pixel5的电池容量却来到了Google手机上史无前例的4080毫安时,几乎比小号的Pixel4整整多出来了一台iPhone3GS的电池。
这样的容量配合上一颗主频2.4GHz的骁龙765G处理器,让Pixel5的续航表现一举跃升到了「优秀」的区间,综合亮屏续航经常可以达到5至6个小时。
同时骁龙765G本身的表现也在合格线之上,尽管3D图像性能相比Pixel4里面的骁龙855是一次不小的降级,但是在大多数游戏之外的软件需求中都可以实现更好的能效和发热控制。8GB的运行内存尽管放在今天看只算是市场平均的规格,但是两者在应对日常的软件需求时依然是足够的。再搭配上黑阈之类的缓存管理以及一些主动的设置,辅以Android灵活的软件生态,留心一下合适的软件版本,Pixel5无疑是海鲜市场上常见的Pixel中最合适用来做主力机的选择。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看,从Pixel4到Pixel5的升级都像是一次对于理性的回归,从功能性方面的取巧回到了以更低的价格提升关键功能上——只是这样的提升,像是SortaSage的颜色规格一样,只能算是「有点」提升。
Google相机的基本功,比如人像抠图、夜景以及天文模式来说,Pixel5仍然是及格的,毕竟依然是这块已经无比熟悉的IMX363传感器,与前一代机型的差异更多集中在相机的硬件方面。
尽管Pixel4与Pixel5的相机模组在外形上是一样的,但是Pixel4的两倍长焦镜头在Pixel5上被替换成了一颗1600万像素、光圈2.2的超广角镜头,视野宽度达到了117度——一颗无论怎么看都不是很广的「超广角」镜头——Google对此的解释是这样比较保守的角度可以让画面边缘的畸变更容易被修正,并且可以尽可能减轻人物在超广角照片中的变形,然而单纯依靠缩窄镜头视野来助力算法修正的效果仍然非常有限,反而还丢失了超广角原本所能实现的压缩与夸张感。
因此尽管这一颗sorta超广角在拍照效果上依然处于及格的范畴,但实用性非常有限,在我从3到4到5的体验中还不如Pixel4上面的两倍长焦那样可以经常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视角。
整体来说,Pixel5的影像能力并不如它的前辈那样惊艳,无论是非常保守的超广角镜头还是已经沿用四年、已经逼近算法所能提升的硬件极限的IMX363传感器,都很难再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再加上此前应用内拍照时调用的PixelVisualCore缺失,Pixel5在照片合成与处理速度上也有退步。如果你选购Pixel机型的目的是为了体验一下Google相机的独特魅力的话,Pixel5其实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但Pixel5却是一众在国内无论如何都会「水土不服」的Pixel机型中最适合日常使用的那一台:8GB的内存让它在应对2022年的大型软件时仍然有回旋的余地,骁龙765G尽管性能捉襟见肘,相对优秀的能耗控制搭配上一块超过4000毫安时的电池保证了即使加上购买二手时的电池折损,Pixel5也能维持一个相对合理的续航成绩。
再加上几乎四边等宽的90Hz屏幕,目前处在1500~1800左右价位的Pixel5毫无疑问是一款相当有竞争力的备用机甚至主力机——「没有什么特长」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犯错的余地」,反之直到2023年10月的系统支持期限让Pixel5带上了一些钉子户的特点。相比更加极客风格的Pixel4,Pixel5更适合那些主要为了体验单纯的Pixel系统而选择入手的人。
因此至少从二手市场的角度来看,目前a系列与数字系列的价差相比它们之间的硬件差异并不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整体来看依然是直接购买数字系列更加划算。
除非你的需求恰好搭配上了Pixela系列的某项特殊组合,比如Pixel3aXL没有刘海的屏幕或者Pixel4a5G的耳机孔,抑或是愿意为了某款a系列独占的机身颜色而牺牲一点功能性——从最终体验以及你花钱买到的功能清单来看,我都会推荐跳过任何一款带a的Pixel机型。
由于目前Pixel7系列尚未正式发布,Pixel6/6a/6Pro仍然属于最新在售的次旗舰/中端与旗舰机型,因此目前的淘货渠道与可以选择货源仍然相对有限,积攒至今的交易量也并不能准确反映6系列的残值波动,很难对选择从Pixel6系入坑的爱好者们做出较为直接的推荐。
除了明晰自己心仪的Pixel机型本身的硬件参数之外,在闲鱼上浏览商品详情的时候,你偶尔还会看到这样一些仿佛土匪对暗号似的专有名词和英文缩写:
尽管这些专有名词在网上搜寻一番之后大概率都可以得到解答,但是对于购买二手Pixel手机而言,通常只有两个特殊的名词需要留意:「adb解锁」与「OEM解锁」。
由于Pixel的销售市场大多在欧美地区,而海外的手机销售模式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是运营商合约,因此流入国内二手市场的二手乃至N手Pixel机型中自然也免不了一些仍然处在运营商合约期内的有锁机型:主要是Verizon和T-mobile的合约机,以Pixel3a和Pixel4居多。
而对于这些有网络锁的Pixel机型,有些可以通过电脑以ADB(AndroidDebugBridge,Android调试桥)的方式卸载掉运营商的配置文件:
adbshellpmuninstall-k--user0com.google.android.apps.work.oobconfig这样即称为「adb解锁」,解除的是手机的SIM卡网络锁。但是这样解锁后又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比如ADB解锁有比较严苛的条件、需要在不插卡的情况下进行激活,并且在重启和恢复出厂之后有几率需要重新解锁,以及升级系统也有可能导致运营商配置文件重新安装、还得再恢复出厂设置解锁等等,整体来说是一顿比较折腾的体验。
因此除非你愿意自己动手研究或者有其他的一些限制因素(比如预算),最好是不要购买。
相比解除网络锁,OEM解锁则更加彻底一些,与Pixel的root和刷机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Pixel而言,「网络锁」与「OEM锁」有时候并非是共存的:一部分合约机是可以在合约期内通过正规或者不正规的方式去掉运营商对于OEM锁的限制的。因此对少数有网络锁但是可以解除OEM锁进行刷机的机型来说,ADB解锁就并非必须的了,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可以在手机root后解除掉网络锁限制。
因此对于「OEM解锁」而言,与上一条特性相反,在选购Pixel时应该优先选择可以OEM解锁的机器;并且对于Pixel4系列而言,更是尽量不要买OEM不可解的机型。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GooglePixel对于国内的手机市场而言自始至终都是一个Others,因此喜欢并热衷于购买这些原本就水土不服的机器的行为,有时难免会被打上「没事找事」的标签。
然而与此同时,在手机品牌的国别之外,GooglePixel又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存在:它是手机市场上除了Apple之外,少数做到软硬件协同开发、设计的产品,GoogleTensor的实装更挑明了Google所选择的道路——或许Google目前的供应链控制与硬件研发能力没有优势,但Pixel本身就是「硬件并非一切」的最佳例子。
的确,与索尼、Balmuda甚至雷蛇、ROG、RED类似,Google造手机的一大显著特点在于「手机并非用来吃饭的营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比如Xperia、BalmudaPhone、RazorPhone、ROGPhone、REDHydrogen以及Pixel上面看到许多独树一帜且偏执的设计:
这样能造出来畅销的手机吗?很明显不能,对于它们来说,「偏科」已经是最接近中肯的评述了。但在实用主义之外,「好」的路有许多条,Pixel独特且让人难以割舍的系统体验,正是卷得你死我活的手机市场里,对「好手机」的另一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