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费总额与内地访客购买情况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香港保费总额达1472亿港元。
内地访客业务数据暴增详情具体数据显示,在1-3月期间,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水平高达96.13亿港元,这一数据与之前相比大幅上升了2686.4%,占个人业务总额的20.5%。同时,新造保单数目也有显著变化,达到34506份,而去年同期仅有1029份,增幅达到了3253.4%。
香港保险热潮原因解析——低基数下
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激增对于一季度内地赴港投保激增,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解释为:“跨境人流恢复正常释放了压抑多时的需求,加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2019年一季度内地访客新造业务保费达128亿港元相比,现阶段内地保单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超七成水平。2022年数据显示,来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业务保费为21亿港元,同比上升200.3%,因个别保单及2021年基数较低而显著回升,占个人业务总额1.5%。
一位保诚保险代理人曾告诉记者:“全面通关后确实有销售激增的情况,今年开的单很多是这几年的累积客户。”
为什么要在美联储降息的时候购买香港保险
收益相对更有优势:
保证利率吸引力增加:香港保险有保证收益部分,在市场利率波动的环境下更具稳定性。当美联储降息,全球利率水平普遍下降时,香港保险产品保证预缴利率普遍在4.3%-6%左右,能提供相对稳定的保底收益,这对于追求稳健投资的人来说具有较大吸引力。相比之下,内地一些理财产品或储蓄方式的收益可能因利率下行而受到更大影响,收益稳定性不如香港保险。
预期分红有望保持稳定或增长:香港保险的储蓄险通常采用复利分红的方式,长期收益较为可观。尽管分红是非保证的,但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相对灵活。在美联储降息的背景下,资金会更多地流向保险等相对安全且收益稳定的投资领域,这可能为保险公司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好的投资回报,从而使得香港保险的预期分红有机会保持稳定或增长。
美元资产配置需求上升:
汇率波动带来机遇:美联储降息通常会导致美元汇率波动。在降息初期,美元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贬值,这对于持有其他货币的投资者来说,此时购买以美元计价的香港保险,在汇率换算上更具优势,能够降低投资成本。而且从长期来看,美元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通用性,配置美元资产可以分散单一货币的汇率风险。
对冲内地经济环境影响:内地经济和金融市场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美联储降息可能对内地的利率政策、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购买香港保险的美元保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内地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一种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选择。
产品功能和保障更具吸引力:
财富传承规划更有利:香港的美金储蓄分红型保险在财富传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保险产品的身故理赔金免税(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可以指定受益人和分配比例,能够更好地帮助投资者实现财富的传承和规划。在美联储降息、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这种财富传承的功能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保险公司优惠政策增多:
在美联储降息等市场环境变化的时期,香港保险公司为了吸引更多客户,可能会推出一些优惠政策,如保费回赠、预缴优惠等。这些优惠政策可以降低投保人的成本,提高保险产品的性价比,对于有意向购买香港保险的人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时机。
内地赴港买保险主要是储蓄险和重疾险两大类奥纬咨询在3月发布调查报告称,72%的内地受访者计划在未来24个月内来港旅游,47%的消费者有兴趣在旅行期间购买香港的人寿保险产品,后者比例在大湾区受访者中更高达65%。5月22日,保诚宣布,正计划在港再聘请4000名理财顾问,以满足香港及内地客户对保障产品不断上升的需求。目前,保诚香港代理团队有近2万名理财顾问。今年一季度,保诚保险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按年大增80倍,该公司预期第二季度的增长趋势仍会向好,但升幅未必有首季度高。
长期收益率演示更有吸引力港险为何受到内地访客青睐?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在买港险的以理财险比较多,主要是分红险,相对于内地的理财险产品,其最大优势在于长期分红看起来比较乐观——虽然保证的部分比较低,只有1%左右,但加上预期分红,长期收益率可达到6%至7%水平”
记者选取友邦、安盛、保诚、宏利四家保险公司的港险
同样情况下(0岁男孩,5年期交费,年交5万美元)投保为例对比
港险普遍支持多种货币转换、红利锁定、双重货币账户,以及更改受保人、保单分拆等功能。按其演示的收益率来看,30年的复利在5.88%~6.01%;到100年的复利在6.92%~7.15%。相比投资更为进取的港险,内地保险则以保证收益为主。记者以某款内地增额终身寿险作对比,投保10年内,内地增额终身寿险的收益率高于港险;若投保20年以上,上述几款港险储蓄险收益率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