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万亿元保费背后,保险业2022年过得怎么样?

随着2022年保险业经营数据出炉,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成绩单定格在了4.7万亿元这个数字上。

4.7万亿元,较2021年的4.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8%,这一增长幅度较2021年的4.05%有所扩大,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仍处于承压状态。尽管过去两年增幅相若,但增长动力已从2021年的人身险切换成去年的财产险。数据显示,2022年,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增速较2021年下降不少,而财产险则在2022年收获8.71%的原保费收入同比增幅,创近3年来最高水平,反弹显著。

“过去一年,人身险和财产险分化明显,人身险还在转型期的阵痛中苦苦挣扎,再叠加疫情影响,日子自然不好过。而走出了车险综改影响的财产险则成为全年保费的增长引擎,预计产寿险的增长今年仍会形成差异化的态势。”一位资深保险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

人身险增速下降近半

2022年对于人身险行业来说,转型阵痛仍萦绕在各大险企之上。保费数据显示,2022年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8%,较2021年5.01%的增幅下降2.23个百分点。而在2020年,人身险公司的原保费收入增速有6.91%,可见,近3年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一直在下降通道。

不过,从分险种数据来看,还处在转型期的寿险反而是2022年人身险保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上述资深分析师表示,寿险去年的增长主要是在民众出于市场波动对于储蓄类产品需求上升的背景下,由再度崛起的银保渠道和“大热产品”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所拉动,但2022年全年的新业务价值预计仍整体承压。

而前几年大热的健康险和意外险则呈现失速状态。其中,健康险2022年原保费收入为7073亿元,增幅为0.1%;意外险则是同比下降14.4%。

过去几年,健康险曾是人身险险种中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增速曾一度超过30%。截至2020年,健康险保费收入仍达8173亿元,同比增速为15.7%,在人身险保费中占比24.52%。但随着近两年健康险“主力军”重疾险在新旧切换以及普惠性保险等夹击下,销售已现疲软之势。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方面重疾险还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重疾险又“卖不动”,矛盾背后显示的是目前的重疾险产品整体还无法很好贴合大众的需求,随着体检率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具备购买力的人群往往无法通过重疾险的健康门槛,下一步,次标体及儿童、老年市场或将是重新激发重疾险活力的几大领域。

而在人身险公司的三大险种中,意外险更是出现14.4%的负增长,上述分析师表示,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影响下,居民出行减少,短期意外险场景需求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也与2021末银保监会对于意外险的乱象整治有关。在过去意外险的蓬勃发展中,出现了包括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等乱象,在银保监会的整治下,一些第三方平台上的捆绑销售被严加监管,短期内对于意外险保费有所影响,但中长期无疑利好整体行业形象及发展。

如果从单月数据来看,寿险、健康险在12月环比均出现明显下降。国泰君安数据显示,12月单月寿险原保费收入为1523亿元,同比增幅为0.1%;健康险单月保费为436亿元,同比负增长5.9%,相较于11月的正增长7.5%及负增长1.1%,寿险和健康险环比均出现明显下滑,预计主要为保险公司启动开门红的季节性影响,以及防疫政策放开后感染高峰导致展业受限所致;而意外险12月保费收入为29亿元,同比负增长20.0%,预计仍受居民出行有限的影响。

2023全年来看,中信建投预计,随着疫情对负债端的冲击逐步消退,寿险行业有望在居民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销售人员线下展业回归常态和险企积极推动产品创新的带动下迎来复苏。不过,也有业内分析师呈中性看法,认为行业今年表现还需视各大险企的转型成效决定。

财险增速近3年最高,车险占比下降

相对于人身险公司的阵痛期,财险公司显然已经走出了2020年开始的车险综改带来的调整影响,2022年保费收入达1.49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7%,收获3年来的最高增幅,大幅高于2021年及2020年1.92%及4.36%的增长率。

其中,2022年车险保费仍然是最大贡献,其全年保费增长5.6%,其中12月单月同比增幅5%,成为12月单月财险原保费收入增长2.4%的最主要驱动力。国泰君安表示,这预计主要是年底购置税减免等政策窗口期带来新车销售同比增长4.5%,从而推动承保车辆数增长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了《关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由0.65-1.35扩大到0.5-1.5,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将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在车险定价上的自主性,从而使得车险市场在2023年迎来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不排除中小险企可能会通过低价获取优质车险客户,但高风险车保费可能面临进一步上升。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浮动范围的两极所涉车辆均不多,因此行业格局并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中长期来看,行业内马太效应格局仍将持续。

尽管车险保费增速回暖,但随着各大财产险公司寻求“第二增长曲线”,近3年车险保费收入在财产险保费中的占比仍呈逐年下降态势,从2019年的62.9%下降至2022年的55.2%,非车险逐渐成为财险业的重要驱动因素。而在非车险中,2022年前三大险种分别为健康险、农业险和责任险。值得一提的是,家财险虽然在财产险总保费中占比仅1%,但其2022年保费同比增速高达67.2%,成为增速最高的险种。

THE END
1.个人意外险怎么办理退保手续个人意外险怎么办理退保手续 引言 在选择是否办理个人意外险的退保手续时,了解保险条款、选择合适的退保时机以及正确办理退保手续,对于保障个人权益和合理规划财务都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指导,您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个人意外险的退保流程,做出明智的决策。 了解保险条款...https://xuexi.huize.com/study/detal-426541.html
2.保险公司销售人员诱导购买的寿险,怎么退?针对保险销售人员诱导购买的寿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相关规定及保险合同的约定,投保人是有权...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294260.html
3.买平安车险有附加意外险对于商业车险,不少人都有相同的疑问,它的附加险到底是必要补充还是捆绑销售?要是有购买的必要,哪些附加险实用性最强?要解答上面的疑问,我们需要对车险的种类进行了解。商业车险有两大类别,主险+附加险。其中,主险是有独立性的,可以单独购买,而附加险是不可独立购买的,是要在买了主险的前提下选择补充。 下面是学姐...https://m.275.com/question/b2bf58e035823211.html
4.买交强险却被强卖意外险,投诉也没人管,江苏保监局长怎么看?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承保摩托车强制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的是一家名为安诚保险公司。那么,安诚保险公司在承保摩托车强制险时,真的是规定必须要连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起销售的吗? 记者拨通了安诚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表示,摩托车强制险捆绑人生意外险销售,是公司的规定,公司在其他地方也是这样卖的。 https://news.jstv.com/a/20151123/1448279043123.shtml
1.车险可以退保险吗?怎么退是的,车险是可以退保的。但是,退保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则。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退车险的基本步骤: 1. 联系保险公司:首先,你需要联系为你办理车险的保险公司。通常,你可以通过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或访问其官方网站来获取联系方式。 2. 提交退保申请:向保险公司说明你想要退保的原因。保险公司会要求你提供一些...https://m.che2.com/wenda/783196.html
2.2024人身意外险可以异地起诉吗(意外险异地投保有什么坏处)针对人身意外险可以异地起诉吗这类的法律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处理?下面由止讼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车险买这4种就够了。 第一是交强险,想上路,这个必须买。 第二是第三者责任险,建议保额至少50万以上。 第三是不计免赔。 https://www.77cxw.com/fl/805394.html
3.太平洋驾意险是什么意思乘意险是什么意思 一、乘意险是什么意思乘意险指的是,与交通工具票据等捆绑销售的,或消费者按需求购买的短时间“乘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二、乘意险值得买吗平时大家在12306上买火车票时,都会弹出一个3块钱的铁路乘意险,这种意外险怎么样?是否值得考虑呢?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我选了两款普通意外险来和它对比...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402817
4.“搭车”高价销售永安财险意外险增收不增利“搭车”高价销售 永安财险意外险增收不增利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近日,多个第三方投诉平台出现借款人投诉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安财险”)与网贷平台合作,捆绑高价销售保险产品。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保险公司和网贷平台合作大多各取所需,网贷平台从保险公司获得的保费中抽取手续...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6151152095434.html
5.房贷保险保险百科在我国,承保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保险公司主要承担两方面的责任:一是房屋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损失时的赔付责任;二是因意外事故使借款人伤残或死亡而导致借款人失去还款能力时的赔付责任。实践当中,由于房贷险与住房贷款的捆绑销售,保单上面规定的借款人的一些选择权其实是无法实现的。比如,尽管有保险公司规定保费可以年...https://www.dby.cn/detail-103612.html
6.捆绑销售费率畸高借意险搭便车“翻车”不断——中国青年网买房、买车、看病……在这些时候“江湖救急”的贷款却捆绑上保险销售,便有了触碰监管“红线”的嫌疑。 就在数日前,一则银保监会对于某股份制银行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的通报,引起了保险业的关注。原来,该银行被通报“三宗罪”中,与保险相关者占其三。其中“一宗罪”,就是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客户搭售人身意外险,侵害...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finance.youth.cn/finance_gdxw/202107/t20210713_13093209.htm
7.1元客运意外险被指欺诈律师起诉要求判赔惩罚金针对长途客运站在售票时搭售的1元“乘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职业律师李滨将某保险公司诉至法院。李滨认为,该种险属于强制销售,保险公司收取一元保险费却不留取任何乘客身份信息,有欺诈之嫌。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请求法院判令保险公司退还1元保险费,并支付9999元作为惩罚。今天上午,该案在朝阳法院开...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8/02/id/2887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