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重组以来,京东科技出现又一轮重要业务调整。
据报道,京东科技近期整合了线下生态合作部、平台生态群的保险业务部和保代业务部职能,新成立保险事业部。保险事业部将负责保险业务规划、产品打造和运营交付、同时整合京东科技的全渠道能力,负责综合金融产品的全渠道拓展。
起步晚,发展慢
今年初,京东集团宣布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进行合并,整合科技业务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随后,京东科技设立了数字城市、金融科技、京东云、行业拓展部、线下生态合作部、京东生态合作部、机器人产品部、智能客服产品部、IoT产品部、数字营销生态部、基础技术部、风险管理中心、市场营销部、宏观经济与产业研究院等15个事业群。
为响应“去金融化”的趋势,京东科技15个新事业部中技术属性部门数量过半。当时,保险业务被纳入平台生态事业群,并未作为独立的一级部门。此次最新调整,或许是要提高保险业务的比重。
2013年,京东以代销介入了保险业务,2015年,保险被作为第六大业务板块并入京东金融体系。
与银行、消费金融、基金、证券牌照相比,保险销售和保险经纪等牌照属于相对基础的金融牌照,获取难度较低。2018年7月,京东斥资4.83亿元入股安联财险拿下一块传统财险牌照;此前,京东曾通过京东金融全资持有天津津投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拿下保险中介牌照。
保险业务曾对京东举足轻重,在多家互联网巨头纷纷以保险中介和互助方式切入保险布局的年代里,智能保险曾是京东集团业务战略布局中与智能商业、智能金融并行的的第三极。
初期,京东数科的保险产品种类算不上丰富,主要以退货险、产品质量险等财产险为主。据了解,京东数科主要以线上的京东金融APP与线下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两条线开展保险业务。
我们可以从京东数科此前提交的科创板IPO招股书中一窥其保险业务的成色: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京东数科的保费收入分别为2.76亿元、5.37亿元、7.48亿元、4.8亿元;获取的保险科技收入分别是0.59亿元、1.46亿元、4.58亿元、3.35亿元,这意味着佣金费用率分别是21.38%、27.19%、61.23%、69.79%。
独立原因或为拉回C端用户
将盈利规模和体量均有限的保险业务独立运营,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指出,京东科技此举或许是受互联网存款受限影响。
去年12月,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对于互联网存款业务的定性在多家巨头旗下的金融平台中掀起波澜。1月,互联网存款新规正式出台,在此之前京东金融已快速反应,下架了平台已有的互联网存款业务。
据了解,整改前,京东金融APP的“银行+”板块,为近70家银行的存款产品提供导流服务,单日吸收存款额度曾达5-10亿元。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京东数科累计为金融机构带来超7000亿规模的个人及小微企业存款。
互联网存款业务一朝被砍,不仅给揽储困难的城商行、农商行造成戒断效应,互联网平台自身理财用户的留存与资产管理规模也受到严重影响。
而同样面向C端的保险业务则可以弥补这一劣势,苏筱芮认为,保险业务将有助于京东科技寻求新的盈利点,从京东数科的用户运营策略也可以观察到这种战略方向的转变。
行业人士发现,近期,原先京东数科针对互联网存款的用户营销活动,已逐渐转变为针对“小金保”等保险产品,并推出相应的用户成长体系,旨在加强保险类投资用户的精细化运营。
另据了解,保险业务独立运营后,京东科技原线下生态合作部负责人潘彪被任命为保险业务负责人,向京东科技CEO李娅云汇报。
公开资料显示,潘彪是前陆金所副总经理兼首席营销官,曾任一号店网站运营和销售副总裁、腾讯电商易迅网副总裁。2020年8月,潘彪离开陆金所并加入京东数科,负责原京东数科整体业务的线下拓展。2021年在京东数科重组为京东科技子集团之际,潘彪被任命为线下生态合作部负责人。
竞争压力巨大
据估算,截至2020年,互联网保险的市场规模已超过2900亿元,互联网保险渗透率达6.4%。预计203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规模将接近3.3万亿元人民币,2030年互联网代销保险收入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是2020年的十倍。
经历多年发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已经包含了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及代理保险业务的互联网公司等多种经营主体。
发现,不论是在人身险还是财险领域,前三名的市场份额均接近40%,前10名的市场份额接近80%,市场集中度较高。此外,市场份额名列前茅的公司不是传统保险公司就是大型保险企业发起设立的互联网保险平台,即使是众安保险的股东背景中也有中国平安等老牌专业保险公司的身影。京东保险面临的竞争格局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鸡立鹤群。
与同样涵盖自营保险、保险代理、保险经纪的蚂蚁相比,京东科技的保险业务落后的不是一点点。
据蚂蚁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截止2019年底,蚂蚁保险科技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为375亿元,而国泰产险当年保费收入48.24亿元,相互宝分摊金额约29亿。经推算,2019年,蚂蚁作为保险经纪平台和保险代理平台所促成的保费约为298亿元,约为京东同期保费规模的40倍。而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内,蚂蚁保险科技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达518亿元,蚂蚁保险中介平台促成保费约在440亿左右,远超业内80%的人身险公司或财险公司。
这与蚂蚁在保险领域的超前布局是分不开的,早在京东还在做保险销售时蚂蚁就已经开始了自营保险的尝试。而二者明显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的保费规模也注定了京东科技的保险业务成长之路漫漫,作为一块独立业务想要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还需上下求索。
MORE|更多阅读
【动察】
阿里二季报:喜忧并存,压力不减
10家公司撤退后,中企赴美IPO通道正式落闸
“双减”当头,在线教育企业有多难?转型≈二次创业!
线性马达的蝴蝶效应:从闹钟调节转盘到跟手的游戏振动反馈
印度版支付宝Paytm上市,背后隐现蚂蚁全球化蓝图
阿里腾讯和解背后,互联网圈正在变天
江苏国资二度输血,苏宁易购尚存一息
2021WAIC探营:人工智能助力百业竞发
依图科技终止IPO,AI公司商业化落地仍是行业难关
NFT皮肤被哄抢,它背后的技术你了解多少?
《数据安全法》将正式实施,企业数据合规有多重要?
AI赛道再添IPO角逐者,昔日“明星AI公司”格灵深瞳冲刺科创板
Soul终止上市,陌生人社交还是不是好生意?
区块链六大新趋势发布,将与隐私计算协同发展
微软打脸,Windows11牵手安卓问世
商汤科技上市将近,全球最大AI独角兽能否抢占“AI第一股”?
一年投了6000亿,房企加强对外多元化投资加速数字化转型
初创公司生存指南|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创业机遇与雷区
生鲜电商下半场冰火两重天:前置仓集体上市,社区团购被降温
打赢绝地反击战,小赢科技一季度成功扭亏
滴滴公开IPO招股书,2021Q1终于实现盈利
80亿元蚂蚁消金终开业,如何承接1.7万亿消费信贷业务?
腾讯字节斗争升级,长短视频生态格局将走向何方?
苹果WWDC2021:融合、隐私和面向未来
“三胎政策”要求降低家庭教育开支,顶格罚款后,在线教育又迎裁员大潮!
满帮集团将赴美IPO,能否抢占“货运第一股”?
高增长势头下监管升级,平台企业金融科技业务全面深化?
鸿蒙已至,华为脱实向虚?
毛利率跑赢小米京东,爱回收将成为“中概股ESG第一股”
BOSS直聘即将上市,靠模式创新和技术革新招聘市场
小班课也强的掌门教育,为何还是增收不增利?
SoulApp即将赴美IPO,靠什么得到Z时代的青睐
关键数据还需打磨,洋码头国内上市急不得
福佑卡车即将上市,货运独角兽迎来上市潮
一季度高增长未成利好,Coinbase将增加狗狗币交易?
汽车数据立法当时,用户未来能掌控自己的数据了吗?
电子烟赛道下半场:如何告别无序竞争
走出数字货币和账本,哪里是区块链的星辰大海?——许知远对话蚂蚁副总裁蒋国飞
中国电信加速回A,云网融合领头羊展开千亿数字经济版图
哈啰出行赴美IPO,本地生活能否延续后来居上的神话?
腹背受压,美团该到改变的时候了吗?
三年烧了近40亿,喜马拉雅招股书里怎么说?
手机芯片被限8月后,华为靠卖车能否找到新出路?
读书郎赴港上市,硬件厂商能否分得在线教育一杯羹?
大班课赛道终局之战,作业帮或率先出线
也玩拆分,绿地数科能否打破金融科技上市魔咒?
上海每日接种疫苗60万剂次背后,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基层工作?
牙膏挤多了?苹果春季发布会不讲武德
申设金融控股公司,蚂蚁或靠征信输出信贷科技
反垄断势在必行,贝壳找房能否摆脱嫌疑?
营收暴降、股价跳水,嘉楠科技将投入10%产能挖矿
滴滴上市的脚步声近了,商业版图现在有多大?
驯悍记:182亿罚单打响的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枪
担心人脸信息被盗?3D视觉让“刷脸支付”更安全
强监管周期到来,在线教育向何处去
芯片行业投融资火爆,国产芯片如何破局?
上市临近,抖音电商终于拥有了“姓名”
轻松、水滴关停,相互宝用户跌破1亿,网络互助还值得抢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