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升级后的规则,如果商家想脱颖而出、更好地把握流量机会的话,商品需要完成优质价格竞争力、优质的物流配送体验等任务其中的一项或多项,这样商家才可以快速激活流量。
价格方面,商家要提升的价格竞争力与商品价格星级有关,商品的价格星级越高,代表商品的价格越有竞争力,越有可能获得更多免费的搜索推荐流量。
价格星级是根据自身商品和同款商品的历史价、当前价算出的价格竞争力,平台会根据商家的商品价格进行评估打星,星级按1-5星划分,星级越高,获得流量和转化的机会越大。
SKU价格星级达到4星及以上,就被视为具有优质的价格竞争力。
根据京麦商家中心发表的公告来看,这还只是能快速激活流量的第一步。
图源:京麦商家中心
要想获得更多机会,商家还得做到第二步——运营商品,价格,服务星级,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获更多曝光机会。
这三个星级指标均是商品可参与营销活动的门槛之一,也是影响流量和转化的因素之一。星级按1-5星划分,星级越高,商品可获取的搜索排序结果、营销活动资源、推荐场域资源均相对越好。
价格服务星级我们前文已经提到过了,与自身商品和同款商品的历史价有关,其他两个星级——商品星级和服务星级是由原来的商品服务星级拆分而来,拆分过后其评定标准变得更加细致了。
商品星级是由平台根据商品信息、商品好评、商品质量三个维度,综合评定出来用于衡量商品产品力的指标。
这三者会通过商品信息健康分、商品质量指数以及商品好评率三个数据体现出来。
服务星级则是通过重点考察商家对消费者服务质量来决定的,其中包括咚咚平均响应时长、平均妥投时长、消费者对商家的售后满意度以及商家的白条付款服务四项数据指标。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更改后的流量规则中所强调的价格和体验因素其实就是在推动商家积极参与低价策略和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只有价格和服务都足够好了,平台才会给商家更多流量。
这次调整后,淘宝明确了以“体验分”为流量分配核心依据,商家的体验分越高,可获取的曝光机会就会越大、在售后场景中也能拥有更多自主处置权。
体验分分为店铺体验分和商品体验分两种。
店铺体验分是从宝贝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三个维度综合评定,评价指标包含品退率、揽收及时率、到货时长、旺旺响应、旺旺满意度、退款处理时长、求助率、判责率等,会基于店铺在同主营类目所有店铺中的排名进行评分,得分区间为3-5分;
商品体验分是从商品负反馈、发货物流问题、用户求助平台等维度评定,会基于该商品在同类目商品中的体验排名进行评分,排名越靠前,体验分越高,代表消费者体验越好,得分区间为0-100分。
而在此之前,淘宝对平台流量的分配更多地是依据商品的五星价格力评级。
五星价格力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商品价格的市场竞争力给予1星到5星的评级,评级越高,平台分配的流量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