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支付宝10月12日起提现开始收费,对于第三方支付的讨论声开始多起来。甚至还有一些人担心支付宝会不会因此被打扒下,也有人关心,在电商层面与淘宝一较高下的京东,也有了自己的京东金融,那京东金融,与支付宝可以一较高下不?
严格意义上讲,京东金融应该与蚂蚁金服相比较,不过就算和支付宝对比,也是比不过的。虽然坤鹏论认为淘宝是个坑人的地方,但却一如既往看好蚂蚁金服的未来。
2011年之前,京东是没有自己支付系统的,那个时候,在京东上买东西可以使用货到付款,也可以使用支付宝、快钱、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当然,也可以直接网银支付。只不过,用户在使用网银支付时,走的也是第三方支付工具。
那时候对接给其他网站使用的支付宝,其实与我们印象中的支付宝并不是一个概念。
当时大多数用户理解中的支付宝,都是有担保功能的,就像我们在淘宝上买东西,付钱给卖家的时候,钱是付给支付宝的,作为中间商,这个钱只有在买家确认付款以后才会真正付给卖家,但其他网站使用的支付宝,并没有这部分担保功能,而是直接打钱给卖家,实际上就是帮商家与银行之间建立一个支付通道而已。
有用户会问,我也可以去和银行谈合作,为什么要用你的呢?
所以当时包括京东在内,大多数电商平台都会直接接入第三方支付工具,比如支付宝、财付通、易宝之付之类的,而且都是并存的。支付宝在当时,除了作为淘宝交易担保中介外,也作为第三方支付工具,为各大网站提供交易支付功能。
当然,这部分功能是收费的,散单的费率在1%左右,交易额大的情况下,可以和支付宝谈一个额度,这样费率会低一些。当时不仅支付宝,财付通以及其他第三方支付工具都是这么做的。
直到2011年5月之前,京东都在使用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工具。
二、被逼出来的京东支付
2011年5月的时候,刘强东以支付宝费率较高为由,宣布终止京东商城和支付宝之间的合作。
在当时,这件事情还被很多媒体热议,显然大家并不认为终止合作的理由真的如公布出来的费率问题,而是其他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商业机密,比如竞争。
当淘宝还是淘宝的时候,京东与淘宝的差异化还是很大的,二者并没有真正直接的竞争关系。
天猫的前身“淘宝商城”开始逐渐成熟的时候,京东发现,“淘宝商城”对自己的威胁非常大,直接与自己形成竞争,如果这个时候继续使用支付宝,无疑自己的数据会被竞争对手得到。
这个原因,被当时更多人接受。
在当时,很多人认为,京东直接取消使用支付宝,对交易额影响还是挺大的,毕竟当时支付宝用户数量已经非常庞大了,取消支付宝,相当于把这些习惯使用支付宝的用户拒之门外。
不过显然对于京东而言,损失一部分用户总比自己的商业机密掌握在竞争对手手里要好得多。更何况,支付宝在当时也不是京东主要支付方式。京东大多数订单,还是通过货到付款完成的,大概能占到80%的比例,剩下的20%里,还有财付通、易宝支付等其他第三方支付工具。
所以京东在2011年5月的时候,毅然决然的决定取消与支付宝的合作。
取消的同时,京东也加紧开始开拓自己的支付渠道,也就是后来的京东支付。因为有了京东平台巨额交易量,与银行合作也就顺利的多。所以我们看到了京东支付。
三、学习来的京东金融
余额宝是支付宝后期的产品了,在早期时,支付宝就已经开始利用其大数据,为卖家提供贷款服务。比如天猫一方面把押金提高到5万、10万、15万,另一方面却为卖家提供贷款,放贷的钱转手回到天猫押金中,卖家却要为这些从天猫左兜掏到右兜的钱支付利息时,我们不衿感叹,金融是一门多牛的生意啊。
京东的卖家虽没有天猫多,但京东拥有很大体量的供应商,在京东上市之前,压供应商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说是30天结款周期,45天能结出款来都是好样的。当然,上市以后POP方面情况有所好转,可别忘了,占京东销售额最大比例的是自营,压供应商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然后发现支付宝居然可以这么玩,于是京东也学坏了。开始为供应商提供贷款。
对于供应商来说,有时候几十万的款就是救命的钱呀,对于企业来说,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企业不管愿意不愿意,反正总比真等到30天以后再拿到钱要强多了。而这些企业,很多都是去银行贷不出来款的。
一笔好生意,被京东学会了。
另外,支付宝推出了“花呗”、“借呗”等针对个人贷款的产品,给个人借款,这又是一门好生意呀。京东顺道就给抄过来推出了个“白条”。针对个人贷款的业务,对电商平台来说,一举多得,既挣了手续费,又促进了平台消费,这个生意太好了。
对于拥有大量沉淀资金的电商平台来说,玩金融简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京东把这些业务整合到一起,成立了一个京东金融。2016年初的时候,还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等投资公司收了66.5亿元投资。其实这也是学的支付宝,因为在此之前,以支付宝为基础,阿里巴巴成功孵化了蚂蚁金服这个估值已超600亿美金的独角兽。
至于京东金融的众筹,其实就是一个产品,可划给金融,也可以划给其他业务部门,对京东金融起不了决定性作用。
四、为什么京东金融竞争不过支付宝
有这个结论,相信很多人是不反对的,但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坤鹏论简单说说自己的观点。
1、应用场景
2、大数据和征信体系
3、生活类服务
4、资金、人员及技术储备
2015年双十一,12分钟成交100亿,这背后除了货卖的好以外,支付系统也得能承担得起这么大的交易量才行。天猫第一年双十一交易额不足1亿,当时支付就已经卡的不行,去年交易额912亿,也没见得比第一年卡,这其中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不可想象的。人员和技术的积累,支付宝在全球也得名列前茅。在这方面,京东金融要走的路还很长。至于资金,那支付宝就更不用说了,看看蚂蚁金服背后的股东。想投资蚂蚁金服都得先看看自己的份量。
我们相信京东金融在不断完善和进步,可京东金融干不过支付宝的核心更在于,并不仅京东金融在进步,支付宝进步的更快,这才是最要命的。本来支付宝就是个高富帅,结果人家还比你努力,这谁受得了?
5、高度
很多人觉得这是个比较虚的词,其实并不虚,同样是做金融,支付宝与京东金融看问题,是不在一个高度上的。高度决定了未来发展格局、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