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有市民因超养犬只拒不改正被罚款6000,有市民因犬牌与爱犬“团聚”,全市有近八万只狗狗领到了“身份证”,毛绒绒的泰迪居榜首……《合肥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半年多,成效如何?记者进行了现场探访,并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
声音:“小区邻居办过了,(上个牌)别人安心,自己也放心。”
“这是我刚养的泰迪,今天来上牌。”刚进店内的徐阿姨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她带了房产证、身份证,准备在店内注射疫苗后,为爱犬申领“身份证”。“小区邻居办过了,(上个牌)别人安心,自己也放心。”“现在算是(上牌)尾声了,居民们都很支持。”
在政务区龙川路附近经营一家连锁宠物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店内上牌高峰是去年6月和11月。“6月是《条例》刚实施,11月份,公安和街道等部门宣传的力度很大。”他坦言,就其经验,刚开始大家不能理解疫苗必须在指定点接种,“现在不存在了。”
数据:近八万只狗狗领到“身份证”泰迪居首
“截至1月6日,全市2185人次因未按规定办理犬牌,被责令限期改正。”该负责人介绍,因未办理犬只登记,且到期拒不整改罚款28人次,15人次因在重点管理区域内,饲养多只犬被责令限期整改。“我们将联合城管等多部门开展经常性巡查,结合街面实地巡查和视频巡查,对违法违规养犬行为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的进行处罚。”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有些市民申领了犬牌但没有为犬只佩戴,呼吁市民尽快佩戴。同时,将持续做好犬只登记上牌工作,“免疫规定期是一年,二次免疫时做好犬证延期,做到应上尽上,真正落实犬只信息化、规范化管理。”
案例:因超养犬只拒不改正被罚款6000元
有市民因超养犬只拒不改正被罚款6000元,有市民因犬牌登记信息与爱犬“团聚”,也有热心大姐收容五只流浪狗后,发动爱心人士领养依规办证……《条例》实施后的半年多,也是科学规范管狗、文明爱心养狗理念的逐步深入。
无独有偶。合肥蜀山区一户居民长期饲养大型烈性犬只。接到群众举报后,派出所责令犬主限期改正,但犬主未按期改正。根据《条例》有关规定,没收其禁养犬只,并对犬主依法进行处罚。
有人因违规挨罚,也有市民为爱犬上牌后,尝到了“甜头”。1月2日,合肥瑶海分局广场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站前路某4S店门口捡到一条白色的宠物犬。民警赶往现场后,发现宠物犬脖子上有一犬牌。民警通过犬管系统,顺利找到了宠物犬的主人,随后宠物犬的主人来到派出所,将宠物犬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