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播场了解到,京东直播开始抄淘宝作业,推出新政策招募主播。与淘宝直播类似,京东直播此份招募政策面向的也是“内容型”主播,无需带货,只要内容达标、时长播够,并可拿到补贴。其中,主播最高单月能拿到6.9万。
在京东直播间卖房的罗永浩,成功抢占了今年618预售期的头条。
5月31日,罗永浩出现在京东直播的“交个朋友”直播间中,花了近半个小时详细介绍了一套绿地卓越越·杭州傲旋城的精装修公寓。原价322.1万元的公寓,在直播间被砍到了205.23万元。所以,等罗永浩介绍完这件客单价超200万的商品,宣布上架链接后,不到2分钟被人拍下。
而罗永浩在京东直播的首秀,最终也以1.5亿销售额和超1700万的累计访问人次顺利收官。
实际上,京东直播开始得并不晚。
早在2020年618期间,京东直播就对外透露,平台正在计划建立自己的直播生态。
次年的618,京东也打起了明星牌,集结了300+超级明星、600多位品牌总裁高管以及海量网红达人上阵开播。
而除了在大促节点发力直播外,2021年小年夜,京东还以音乐人张亚东为发起人,邀请了多位音乐人做了一场“超级小年夜”的直播活动。
除此之外,京东直播似乎并没有溅起太多的水花。尤其是随着直播电商的持续火热,京东直播始终没有属于平台的代表性主播。
罗永浩的到来,会不会是一个转折点?
交个朋友副总裁和北京事业部总经理张雅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每一个平台都有一个提高消费者的停留时长和打开频次的目标。内容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任何一个大平台都不会放弃。通过与京东直播内容部门的接触,张雅珺判断京东直播未来会继续引入更多达人,把内容做起来,增加消费者的停留时长。
近日,新播场就从机构处了解到,京东直播也开始下场给补贴招主播了……
京东直播打算怎么招主播?具体政策又如何?
据新播场拿到一份名为《京东「内容型」直播-规则及审核》的6月激励政策文件显示:
首先是招募的内容类型上,主要有五个大的赛道,具体为:歌舞才艺、体育竞技、解压生活、户外生活、三农。
每个大赛道下有对应的细分类目,比如户外生活下面分为“美食/探店”和“旅行”。
针对一共17个细分内容赛道,京东直播在文件中对直播场景、音画质量、主播状态、直播内容等做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要求。
其次是对于主播的考核标准上,京东直播针对内容直播设置有主播能力、素材、直播间三个大板块的考核。
其中主播能力对应要考核的点有:主播形象、主播出镜、主播感染力、主播声音、主播互动表现;素材要考核的点有:封面图清晰度、封面图美观度、直播标题;直播间要考核的点有:灯光画面、场景、拍摄角度。
每个考核点,京东直播都设置了5分、2分、0分三档标准。而在针对主播和机构的激励政策中,最低要求是主播的内容分≥1分。
最后是对主播的激励扶持,也就是补贴政策上,针对主播的激励扶持有三个版块:固定激励金、Top25(榜单奖励)、月全勤奖励。
其中,固定激励金给予满足条件的主播1000元/账号/天的现金奖励;Top25即针对每天直播排名前25名且满足要求的主播,给予1000元/账号/天的现金奖励;月勤奖励是对完成月度直播时长考核(4小时*22天)的主播,给予3000元/月/账号的现金奖励。
也就是说,主播只要内容分合格,且完成了月度时长考核,就能够拿到25000元/月的现金奖励;而如果主播能够每天都进入日榜前25,则奖励还能加码,理论最高可能拿到69000元/月。
此外,还有针对机构的激励扶持,本质上是整合了拉新和开播考核,是根据当日实际开播达人数量,以阶梯方式对机构实行开播奖励。奖励门槛为5位主播起步,奖励上限为50位主播,奖励金为单个账号300-600元不等。
可以看到,京东直播招募主播的政策,几乎与此前的淘宝直播如出一辙:都是看内容而不需要带货,都给固定奖励也就是保底……
某位做淘宝内容直播的机构负责人,在看完政策就表示:“要求太高了。”他补充道,虽然淘宝直播也对无人/半无人直播,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内容也有停留考核,但对直播要求没有这么高。
有可能,京东直播也是参考了淘宝直播的经验教训,严打前来薅羊毛、只是挂个摄像头而没有好内容输出的直播间。
这从京东直播目前的直播间情况也可见一斑。
目前,新播场也在京东直播的首页上,已经刷到了内容直播推荐。同时,京东直播也在站内上线了对应的小时榜和当日总榜,依据直播的停留时长、浏览PV对直播账号进行排名。
除了这些新人直播间外,榜上也不乏一些之前入驻的达人开设的直播间。
就目前而言,京东的内容直播采取了与淘宝一样的运营策略,意图用现金补贴吸引主播和机构入驻,慢慢搭建起平台内容直播生态。
可以看到,如今“内容化”已经成为了电商平台们的共识,并开始付诸行动。而最快填充内容、拉高用户消费时长的途径,少不了娱乐直播。
当然,电商平台们似乎有意让自己在做的直播内容与娱乐直播划分开来,贴上了一个新的标签:内容型直播。
一方面,可能电商平台们希望打造的直播内容生态终究与娱乐直播不同,不会照搬也不鼓励娱乐直播的玩法,目的只是拉高用户消费时长;另一方面,在电商平台上,直播内容始终只是辅助,最终还是要达到带货、转化的目的。
再回到业内机构来说,电商平台们下场补贴,无疑是个好消息。如今直播短视频平台上,做内容也“卷”,许多内容机构也不得不朝着电商带货转型,但并非所有机构都做得好电商。既然如此,不妨在电商平台们试试,说不定是新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