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保险中介监管形势一波接一波,无论是“报行合一”的停业惩处,还是所谓中介违规,保险公司要负“连带责任”,都剑指“返佣、返现”这一市场无形的手。
2018年保险中介的数据很光鲜,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3.37万亿,占全国保费收入的87.4%。这其中包括保险公司直营的个人代理人的收入,若剔除这块,而作为真正的保险中介机构(经纪、代理、销售以及车商、银行、邮政等兼业代理机构)的收入,再剔掉过账业务,估计真实的保险中介业务收入,占比不会超过20%。不服来战。
小保辛苦搜集了《中国保险年鉴》2018版的数据(实际对应2017年经营期间),来看看中国保险中介机构百强数据。
先来看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分布情况统计表(截至2017年12月31日)
所在地区
全国性专业代理
区域性专业代理
保险经纪机
保险公估机构
保险中介集团
北京
65
108
183
46
天津
5
42
15
9
河北
69
8
21
2
山西
66
1
3
内蒙古
36
4
辽宁
68
大连
吉林
26
黑龙江
41
上海
23
87
73
35
江苏
12
119
7
16
浙江
64
17
10
宁波
安徽
37
6
11
福建
厦门
13
江西
14
山东
102
18
青岛
河南
湖北
湖南
19
广东
152
22
34
深圳
43
25
广西
27
海南
重庆
四川
63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53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总计
234
1550
487
325
以下为官方公布2018年的中介机构数据,与上表中的2017年数据做个对比:
保险中介集团公司:5家(相同)
全国性保代公司:240家(增加6家)
区域性险代公司:1550家(相同)
保险经纪公司:499家(增加12家)
已备案公估公司:353家(增加28家)
全国百强保险经纪机构榜单(2017年,单位万元):
备注:为了便于排版,公司名称取了前六个汉字,应该不会有歧义。下同。
全国百强保险代理机构榜单(2017年,单位万元):
备注:由于百强有多家“泛华”系公司,故多列出几家,营收在1亿以上清单。
全国百强保险公估机构榜单(2017年,单位万元):
《中国保险年鉴》(2018版)有1000多页,内容详实,数据很多,有600多个表格数据,涵盖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地区(含港澳台)、大专院校的各种数据(保费收入、人力、资产、负债、利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