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底,因保险预定利率调整,除分红险外,所有长期险下架停售。
少儿重疾险也不例外。
不过,不到一个月,最火的三个产品已经推陈出新,继续占领头条。
它们分别是招商仁和青云卫5号、君龙人寿小青龙5号、北京人寿大黄蜂12号(焕新版),我们来对比分析。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对比表:
重疾&中症&轻症
四个产品其实是大同小异的。
重疾数量意义不大,因为据统计,95%以上实际发生的重疾都是在强制的28+3种中。
轻症中症次数分开还是共享,在次数足够多时,区别趋近于无。
这几年行业重疾险理赔数据中,约80%赔付的重疾,19%赔付的轻症,不到1%赔付的中症。
也就是说,轻症中症责任,尤其是中症,有用,但有限,我们的重点应当放在更重要的重疾上。
小青龙是默认多次重疾,大黄蜂和青云卫是单次,可选多次。
三者等待期均为180天,重疾赔付后,非对应轻中症均继续有效。
区别有2个:
①等待期内确诊轻症或中症,青云卫和小青龙是仅该种轻症/中症失效,而大黄蜂是所有轻症/中症均失效。
②重疾赔付后,非对应的轻中症继续有效,但是有90天间隔期。间隔期内确诊轻症或中症,青云卫和小青龙是仅该种轻症/中症失效,而大黄蜂是所有轻症/中症均失效。
从这两个区别来看,青云卫和小青龙略优。
少儿特疾&专属保障
根据《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编制报告》,未成年人患重疾类别概率如下:
仿佛约定好了,它们都是20种特定疾病和20种罕见病,包括上表中的白血病、脑癌、重度手足口病、严重川崎病等。
我也仔细对比了它们对于这些疾病的定义和标准,答案是——基本相同。
区别在于,小青龙是少儿特疾/罕见病分别赔4次,每次120%/200%;
青云卫是少儿特疾/罕见病分别赔1次(可选多次),每次120%/200%;
大黄蜂是少儿特疾/罕见病各赔1次,少儿特疾第1年/2年及以后额外60%/130%,罕见病第1年/2年及以后额外100%/210%。
考虑到少儿特疾为高发疾病,而罕见病顾名思义发病概率极低,个人认为少儿特疾/罕见病项目排名为青云卫≈小青龙>大黄蜂。
专属保障中,三者各有优势。
先说共同点。
三者都有白血病骨髓移植保险金,18岁前因治疗白血病进行骨髓移植,青云卫赔100%,小青龙赔50%,大黄蜂赔80%,其中大黄蜂包括但不限于白血病,也不限于骨髓/干细胞或器官移植,属于少儿特疾就可以。
再说独创点。
青云卫:
①独创“严重肥胖手术关爱保险金,按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0年版《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是11.1%和7.9%,加起来是19%,确实不低。
②独创重/中症保费补偿金:交费期内确诊重/中症,返还已交保费!——谁不爱零元购啊?
③独创癌症基因检测费用保险金,可用于基因检测费用报销,累计限5%基本保额(买50万就是2.5万),不能说聊胜于无吧,也算开源节流。
小青龙:
①首次确诊原位癌及轻度癌症,之后确诊恶性肿瘤——重度,赔付50%基本保额。这个和大黄蜂一样的。
②3种少儿生长发育特定疾病,投保时不满7岁,确诊时不满30岁,赔付20%保额。
③少儿重度自闭症,投保时不满2岁,确诊赔付20%保额。3-6周岁在指定康复机构治疗直接结算15%,被保险人自付85%(累计限100%基本保额)。需提前7天进行申请。
根据《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产业发展报告3》,自闭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报告援引美国最新统计,自闭症儿童的发病率已从2009年的1/88上升到目前的1/45。报告称,我国自闭症发病率达到0.7%,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约1000万,其中12岁以下儿童约200万。
大黄蜂:
首次确诊原位癌及轻度癌症,之后确诊恶性肿瘤——重度,赔付50%基本保额。这个和小青龙一样的。
综合来看,小青龙专属保障多,青云卫返还保费诚意足,大黄蜂移植范围广。
多次重疾&多次癌症
多次重疾前文说过了,小青龙是默认多次重疾,大黄蜂和青云卫是单次,可选多次。
每次间隔都是365天。
都选上多次重疾后,三者赔付比例如下:
前两次都一样,后两次小青龙高10%。
这个我觉得可以认为是没有区别,因为第三次、第四次重疾发生概率极低。
多次癌症,区别就大了。
从表中可以直观看出,小青龙和两个大黄蜂的此项责任较为类似,前三次癌→癌均为间隔期1年,但小青龙的赔付比例更高一些。
而青云卫的癌→癌间隔期均为3年,但赔付比例较高。
那么,孰优孰劣?
我们知道,无数的理赔数据验证了,癌症是重疾险里最高发的疾病。
而且癌症还容易复发、转移……
但令人遗憾的是,基本上所有的重疾险,即使是“多次重疾“,也是每种疾病仅赔一次——
各种癌症、白血病都属于“恶性肿瘤-重度“这个疾病,赔过一次癌症后,如果癌症复发/转移/新发/持续,不能再赔了。
而这个责任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数据:
首次癌症后,三年内复发概率高达40%,三年后复发概率仅为20%。
也就是说,就这个责任而言,小青龙和大黄蜂是优于青云卫的,考虑赔付比例,小青龙最优。
并且,考虑到医学技术的进步,未来的癌症很可能不再致命,而是和慢性病一样,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带病生存。
那么,小青龙和大黄蜂的癌症无限次赔,就不仅仅是噱头,而是有其实际意义的。
相较而言,青云卫癌症赔付仅有5次,且第3-5次仅限新发,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
那么青云卫的优势在哪里?
我们看到,如果首次重疾不是癌症,180天后发生癌症,此时青云卫是优势最大的,可以赔到120%。
但我们无法预测疾病,也没有此项医疗数据,所以青云卫有多大优势,还真不好说。
额外赔付&住院津贴
我经常说,买重疾险,如果你预算确定,不清楚自己到底应该选哪些可选责任,我建议
首选提高首次重疾的保额。
因为无论是多次重疾还是多次癌症,第二次的发生概率都远低于第一次重疾发生概率。
疾病关爱金这个责任相当于额外附加了一个定期重疾险,特定年龄里,可以额外赔付(增加保额)。
比如更多宝爸宝妈选择的保终身,60岁前重疾、中症、轻症依次可以额外赔:
青云卫:100%-30%-20%
小青龙:100%-30%-10%
大黄蜂:80%-30%-10%
亦即,在此责任中,青云卫>小青龙>大黄蜂。
满足标准的住院,每天另外给钱——住院津贴这个责任说白了就是锦上添花的功能。
仅有青云卫和小青龙有:
青云卫:入住ICU,每天给0.1%保额(免赔3天,累计上限300天);
小青龙:因重疾/中症/轻症/18岁前意外住院,每天给100-400元(免赔0天,单项累计上限90天/180天)。
个人觉得小青龙的赔付门槛更低一些,当然青云卫的也不差。
住院津贴,想加就加上,不加也不少。
公司规模&背景
青云卫:招商仁和人寿,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金65.99亿元。
股东为招商局金融控股(大股东)、中国移动、中国民航信息网络等8家企业,其中招商局金融控股和中国移动的实控人均为国务院。
小青龙:君龙人寿,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15亿。
股东为厦门建发集团和台湾台湾人寿,前者为厦门国资委100%控股企业,后者为台湾地区第一家寿险公司。
大黄蜂:北京人寿,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金28.6亿元。
股东为北京韩建集团、北京顺鑫控股、北京供销社等9家企业,其中后两者为国企。
此外,四者2024年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BB类(一共8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AAA、AA、A、BBB、BB、B、C、D),尚属合格,未及优秀。
那么从公司规模和背景看,个人认为排名为:
青云卫>小青龙3号≈大黄蜂。
保费
以0岁宝宝计算,保终身全选责任,费率对比:
青云卫默认包含重疾/中症返还保费,小青龙默认包含多次重疾,基础责任费率不具参考价值。
三者虽然责任趋同,但在细节上仍有相当差异,最终体现在保费中。
总结
四者均为当前少儿重疾险产品中的佼佼者,责任和费率都相当极致。
①如果你需要的是最简单的单次重疾,不需要多次重疾/多次癌症/保费返还等责任,选大黄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