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爱孕妇健康就是关爱新生儿健康,目前我国重视孕期保健这个关键环节,合理调整孕妇的饮食,重视卫生管理与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学习一些专业的孕期医学常识,大大的提倡优生优育,能够为母婴的安全与健康提供了有利保障。孕期保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家庭保健,家庭也是孕妇长期生活的场所,因此要从做好家庭保健入手,提升孕期保健水平。
孕期的保健管理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孕期保健涉及到孕妇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孕期保健有家庭保健和医疗保健两种,显然二者的区别在于实施保健的场所不同,家庭保健其实是一种自我保健与自我管理,孕妇需具备高度的保健意识,掌握一些专业的保健常识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就针对家庭保健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以及具体的保健方法与措施进行科普,旨在为广大孕期妇女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家庭饮食保健
孕期家庭保健中饮食健康保健占有重要位置,一提起孕期保健,许多人都会联想到营养、饮食等的字眼。但是如何才能保证孕期营养均衡,但又不会出现营养过剩导致胎儿过大威胁孕妇安全的情况呢?首先就是针对孕期的饮食,孕妇及家属都应当走出一个误区,就是孕期要“大补”,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够的科学的,孕期的饮食讲究摄入营养的全面和均衡,不需要大鱼大肉,而是要做好饮食的科学搭配。比如,孕妇食谱中主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新鲜蔬菜、水果、肉类、蛋类、乳制品、豆类等都要进行适当的摄入,从而补充孕妇以及胎儿必需的糖类、维生素、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保证营养的全面性,同时还可以在医生的遵嘱下补充叶酸。除此之外,孕期的饮食应当有“忌口”,也就是不要吃过于生冷和油腻的食物,饮食要清淡为主,禁食刺激性食物,比如咖啡、浓茶等,保证饮食结构的多样性和科学性。
二、家庭卫生保健
做好卫生保健在家庭保健中也十分关键,孕期的妇女由于受到体内孕激素的影响,新陈代谢要比以往更为旺盛,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增多,白带等分泌物也会增加,因此孕妇必须要注意卫生问题,尽量每天洗澡并清洁阴部、勤换内衣裤,注意不要受凉,但是水温也不宜过高,否则会更加刺激皮脂腺和汗腺。另外除个人卫生之外,家庭环境卫生也要保持,做好通风和防潮,定期进行消毒,如果家有宠物,也要给宠物做好清洁和疫苗接种。
三、家庭生活保健
家庭是孕妇生活的场所,除了必要的饮食和卫生保健之外,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家的穿衣要以宽松、透气、保暖为主,尽量选用纯棉的家居服,体感要舒适。二是在家庭中孕妇也要适当的进行运动,不要久卧或者久坐,要适当的散散步、做一些不劳累的家务,比如擦擦桌子、拖地等,还可以学习一些孕期的保健操,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呼吸机能,对顺利生产大有裨益。三是要注意休息,孕妇必须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保证精力充沛。
四、家庭医疗保健
五、结语
张秋红.孕期如何做好家庭保健[J].健康必读,2020,(6):245.
分娩是成为母亲的必经过程,自然分娩疼痛对女性来说极为痛苦,为降低产妇分娩疼痛,确保母胎安全,提高分娩服务质量,实施分娩镇痛已成为产科临床工作中的普遍共识[1]。硬膜外镇痛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分娩镇痛方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发生2次或2次以上,胎龄在28周前的妊娠丢失,包括连续发生的生化妊娠。RSA发病率约占育龄期妇女的1%~5%,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感染、男方、内分泌、血栓前状态、解剖结构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
我国的剖宫产率从2008年的28.8%上升到2014年的34.9%,在2018年上升至36.7%[1],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推荐的10~15%[2]。剖宫产对母儿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母体瘢痕子宫而不利于二次妊娠,剖宫产儿由于缺少产道挤压,更容易发生窒息、湿肺等呼吸系统疾病[3]。
宫腔镜检查在临床上运用广泛,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常规的宫腔镜检查需要放置阴道窥器,采用宫颈钳来固定及牵拉宫颈,因镜体直径粗大,患者常感疼痛明显,甚至出现迷走神经兴奋,在无麻醉状态下病人难以接受,从而限制了门诊宫腔镜的临床推广。
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母婴健康[1]。产前放松训练可通过肌肉放松、呼吸放松、音乐放松、意象放松等,减轻初产妇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信心[2]。本文观察产前放松训练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妊娠期指从受孕开始,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直至分娩的过程。妊娠晚期孕妇会出现一系列身心症状,如疲乏、疼痛、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多个症状往往同时发生,相互关联,形成不同的症状群协同效应,严重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及母婴健康。因此,对妊娠晚期孕妇的症状群进行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孕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12周前有少量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但未排出妊娠物,患者经积极的保胎治疗可继续妊娠,但仍有部分患者继续发展转变为稽留流产或难免流产。研究指出,先兆流产可给患者带来不良母体健康体验,并会存在胚胎不良发育风险,若早期保胎措施无效,可导致过度医疗。
近些年随着女性剖腹产率的增加以及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在临床中发现以产后怕冷、关节疼痛为主诉病人逐年增加。产后身痛,是指女性在产褥期感受风寒湿邪或自身七情过激,所引起以躯体怕冷,周身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甚至烦躁、焦虑、失眠、免疫力低下、汗出较多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