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1月至今,全州县已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25起,其中刷单类诈骗14起,网络游戏产品交易类诈骗5起,冒充公检法类诈骗4起,虚假贷款类诈骗1起,冒充律师诈骗1起,损失总额上百万元。在这些诈骗案中,有两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刷单诈骗占比56%,超过了半数:二是学生被骗的有5起,占比20%,损失金额10多万元。
二、身边诈骗案例
某初中生被诈骗分子以领取游戏皮肤为由,诈骗1万元
某小学生被诈骗分子以领取游戏点券为由,诈骗19999元
类似的诈骗案例不止这一起,还有:
2024年2月3日,全州县某镇某学生(10岁),被冒充公检法的方式诈骗9999元。
2024年2月3日,全州县某镇某学生(13岁)被冒充律师的方式诈骗5万余元。
2024年2月4日,全州县某镇某学生(10岁),被冒充警察的方式诈骗7793元。
2024年2月9日,全州县某镇某学生(9岁),被退游戏皮肤的理由诈骗3万余元。
诈骗防不胜防,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是否能够幸免被骗的结局鉴于此,全州警方提醒各位,请看管好自己的手机,不将自己的手机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告知孩子,防止孩子使用自己的手机转账汇款。也请各位提醒孩子,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皮肤是陷阱!
三、惨痛的现实教训
民警抓获的部分“两卡”犯罪嫌疑人
四、了解诈骗类别和套路
各位家长,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全州公安梳理出了当前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您认真阅读,并将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身边人,提高反诈意识。
1、刷单类诈骗。凡是称“足不出户、动动手指日赚斗金”的就是诈骗。骗子先让你“刷小单返小利”,再让刷大单,但刷了大单,钱就回不来了。
2、网络贷款类诈骗。凡是贷款要求刷流水或者收取任何费用的都是诈骗。
3、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转钱的都是诈骗。
6、网络游戏类诈骗。网络上“低价出售游戏装备、虚拟游戏币”“免费领游戏皮肤”“高价回收游戏账号”骗局多,已有多人被骗,要提高警惕。
8.偷越国(边)境骗局。以高薪为名,将人骗至境外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法律小知识
什么是“两卡”
警方提示
1、不要偷渡到国外从事诈骗、为网络赌博提供帮助等违法犯罪活动,否则将被依法处理。家长要教育子女,不要被高额的利润哄骗,防止被骗偷渡到国外。
2、家长切勿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账号信息、转账密码,给孩子玩游戏的手机内不要存大额的钱,谨防被骗。
3、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涉及转账汇款,谨慎操作。
5、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游戏充值、账号装备脱离正规平台私下交易的一般都是诈骗,请选择正规平台。
6、请检查孩子的手机中,是否安装有“纸飞机”“蝙蝠”“事密达”“WhatsAPP”等境外手机聊天软件,如果有,要马上删除。
9、下载并实名注册“国家反诈APP”,开通“来电预警”功能可有效预防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