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山东省行为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卫生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康佳医院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首席咨询师。全国多家医院管理培训机构特聘高级培训师。卫生部《中国卫生人才》杂志社等多家媒体特聘专家。著有《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现代医院绩效管理实务》、《医院管理咨询指南》、《现代医院岗位评价及薪酬设计》等著作。
案例
(一)背景
案例分析
医生收取红包现象,早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医院三令五申禁止医生收取红包,但是医生收取红包的现象依然存在。在医疗卫生服务这个特殊的行业里,是否每个医生都有过收取红包的经历,纵然不能一概而论。在这个案例中,就为我们呈现出了两名生动形象的外科医生针对红包的态度,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有以下看法:
首先,从两名医生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状况来看,笔者认为这两位医生至少具备三个方面的共同之处:
第一,他们都是在同一所医院里,他们生活工作在同一个医院氛围里,医院对医生的政策是一样的;
第二,他们是在同一个科室里,使他们有了同样的专业业务特征,都是在外科,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比较高,面对的患者类别和数量也一样,所以收到红包的机率也一样大;
第三,两位医生都是非常出色的技术骨干,而且找他们做手术的患者络绎不绝。以上三个方面的共同之处,均构成了收取红包的可能性。
其次,从两名医生面对红包采取的事实做法以及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来看,他们又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第一,两名医生的价值理念不同,导致他们在面对患者的红包时采取的做法不同。陈医生认为为患者做了手术,患者愿意送红包,而他也把收下患者的红包认为理所当然;而苏医生则认为医生应该本着“医者仁心”的理念为患者服务,收红包是可耻的行为,所以他从来都是婉拒患者或家属的红包。第二,由于面对红包所采取的态度和做法不同,导致两位医生在实际收入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别。收取了大量红包的陈医生,物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房车都已经拥有,而且生活过的很潇洒。苏医生由于拒收红包,只能拿着不高的工资,生活却过得十分拮据。第三,两位医生关于红包的两种做法,引来了两种不同的舆论。苏医生在拒绝收取红包后,案例中看似只提到了部分同事对他的讥讽、猜疑和抱不平,甚至有的还劝说苏医生多收些红包来改善生活。同事们的这种舆论,同时也反映出了他们对陈医生收取红包行为的认同、默许和纵容。从案例不难看出,同事们的各种舆论和鼓动,已经成为苏医生对红包态度产生动摇和彷徨的直接原因,使他陷入了诱惑与理性的挣扎之中。
谈到医生收取红包,往往会与医生收取回扣联系在一起,医生收取回扣在法律上已经有了明确的定性,可以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而关于医生收取红包是否构成犯罪,法律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笔者也不想就此进行过多讨论,只是想按照以上分析的思路,结合红包发生的过程以及几个关键对象,来探讨打消苏医生收取红包念头的几点做法:
二、从收红包的人来看,医生收取红包是这个过程的关键。如果医生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