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瓦房店市居民邵老汉得了一种怪病,连续十几天高烧不退,严重时甚至神志不清。经过诊断,酿成这场怪病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种名为蜱虫的小虫子。老汉花掉了4万余元治疗,才保住了性命。此前,老汉曾购买过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然而,保险公司却拒绝理赔。这到底是咋回事?
连续高烧元凶为蜱虫
邵老汉今年70岁,家住瓦房店市农村。今年8月初,邵老汉突然开始发高烧,吃药、打吊瓶不见效不说,体温一度还烧到了39摄氏度。8月15日,家人将邵老汉送到大连市内一家三甲医院治疗。医生全面检查了老人的血液样本,最终诊断,老人患上了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新型布尼亚病毒是一种从蜱虫咬伤患者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确诊5天后,邵老汉被转至市第六人民医院继续治疗。经过十多天对症下药,老人很快病愈出院。
据医生介绍,蜱虫是一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大连农村地区曾出现过被蜱虫叮咬感染的患者,今年还出现了一名重症患者死亡的病例。目前,针对这种病还没有特效药,但如果能做到早发现、对症治疗的话,死亡率较低。
保险公司拒绝理赔
身上的怪病治好了,但邵老汉还是高兴不起来。为了保住性命,他前后共花了4万多元的医疗费。除了新农合报销了一部分,他自己还要负担两万多元。此时,邵老汉记起,他曾经购买过一份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险。9月11日,邵老汉向某保险公司提出了理赔申请。不过,保险公司却以“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不属于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责任”为由,不予理赔。保险公司向邵老汉出示了《不予受理通知书》。
“虫子咬伤的怎么不属于意外呢,他(保险公司)说狗咬的、牛撞的这些可以报销。狗咬的都可以报销,我这意外发生的虫咬的怎么就不可以报呢。”邵老汉表示难以理解。9月16日,经有关方面协调,某保险公司瓦房店市支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先受理这起理赔申请。此后,当事保险公司大连分公司表示,将会对邵老汉被蜱虫咬伤一事予以理赔。不过,到底该理赔多少金额,保险公司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蜱虫咬伤)属于突发的东西,作为一个特殊案例来处理。可能是最后要上(保险公司)疑难委员会,可能最后赔付要走一个比例赔付。”
据业内人士介绍,蜱虫咬伤的理赔案例,在全国范围比较少见,目前对于是否该理赔、究竟该如何理赔,业界并没有形成统一共识。
提醒
小心宠物身上带有蜱虫
记者从本市几家医院了解到,被蜱虫叮咬的患者主要有三种人群,一是到户外游玩的人群,二是家有宠物的市民,三是农村患者,因为蜱虫还爱寄生在牛、马、鸡、羊等身上。大连地区生存的蜱虫主要以硬蜱为主,爱在丛林、草地中出没,被叮咬后伤口会很疼,由于大连丘陵很多,宠物也极易被蜱虫缠身。
“大连人喜欢养狗,市民一定要留心,自家的狗狗身上是否带有蜱虫。”大连冬日动物医院负责人唐延波说,前不久,一位顾客带着宠物狗到动物医院就医。原来,这位顾客突然发现自家宠物狗身上带有蜱虫,家里3岁的宝宝跟狗狗接触密切,差点惹“虫”上身。“这已经是我们所发现的第三例带有蜱虫的宠物了。”
链接
新型布尼亚病毒
据介绍,近两年,我国部分地区陆续报告了以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病例,少数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的情况。针对这一可能的新发传染病,在卫生部的组织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探索研究工作。
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的旅美学者、得克萨斯大学于学杰教授的研究小组经过多方探索,首先发现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2010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将该类病例定义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开展了病例的主动发现、搜索等监测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李德新带领实验室科研人员,从来自湖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和辽宁6省病人血清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并完成了病毒的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通过对病毒基因结构和形态特征的详细分析,确定该病毒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此病无特效药,但如果尽早干预治疗,死亡率较低,群众不必恐慌。(半岛晨报、海力网首席记者满文飞实习生石其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