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互联网医疗能颠覆传统的医疗模式吗?

“同类项目线上和线下的比价关系需要考虑,互联网医疗和分级诊疗的关系也需要慎重权衡,因为互联网的便捷性并不能解决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在一场以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诊疗为主题的研讨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保研究室主任顾雪非提出了自己对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的看法。从当年的漫天红利,到经历行业低迷潮水退去,再到如今疫情防控推动行业迎来新一轮爆发期,互联网医疗又重新站上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起点。

2015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院长王建安通过电脑上一个略显简陋的页面,根据患者提供的复诊资料,开出了一张“继续服用立普妥”的在线处方。

这张线上处方的诞生,在当时政府还没有放开电子处方的背景下,其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意义不亚于当年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就在前一年,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跑马圈地”,不断有药企开始试水互联网想趁早分一杯羹。短短一年,互联网医疗公司数量扩张到5000家,融资总额接近2000亿,2014年也被称为“互联网医疗元年“。在当年的互联网大会上,马云放出豪言:未来医院颠覆传统就诊模式,未来三十年,医生将找不到工作,医院、药厂越来越少。

后来的故事中,淘金者铩羽而归,诸多当时动辄千万级别、上亿级别的投融资,也成了被吹散的泡沫。

通过平安好医生等在线平台去开启一场即刻进行的远程问诊,完成在线复诊、处方、购药,几乎成为疫情期间大部分患者的选择。零接触、响应快、突破空间地理等优势,使得互联网医疗服务更加被政府和民众认可和接受,迅速发展。互联网医疗也逐渐从小众视野“出圈”成了大众需求,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也再次迎来了机遇。

从互联网医疗平台使用情况来看,根据国家卫健委三月份披露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长17倍,有第三方平台互联网诊疗咨询量增长20多倍,处方量增长近10倍。以平安好医生为例,疫情高峰期间,平安好医生APP访问人次超过11.1亿次,APP注册量是疫情前的10倍,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疫情前的9倍;截至6月底,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数已达3.46亿。

但与此同时,虽然有了疫情防控的需求、互联网技术的长足进步、人民群众更加开放的接受态度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的“BUFF加成”,势头正盛的互联网医疗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法律法规的限制、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不高、医保政策不支持等。但造成其困境最为要害的因素恐怕是互联网医疗的定位和模式问题。”顾雪非在接受八点健闻采访时表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互联网+”是必选项,但是我国互联网医疗尚处于成长初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

互联网医疗更大的价值是什么?

八点健闻:此次疫情过后,互联网医疗行业会迎来行业新的爆发期吗?

顾雪非:防控疫情的需要,民众的健康需求,政府鼓励其发展政策的助推,会共同促使互联网医疗在疫情后更加蓬勃发展。

八点健闻:所以,疫情过后,互联网医疗能颠覆传统的医疗模式吗?

八点健闻:为什么说影响有限?

顾雪非:有法律法规的限制、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不高、医保政策不支持等。但造成其困境最为要害的因素恐怕是互联网医疗的定位和模式问题。

八点健闻:那您认为线上与线下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顾雪非:事实上,线上的互联网医疗和线下的传统医疗模式不是非此即彼,而应是一种互补和融合的关系。

八点健闻:在这种互补和融合的关系里,互联网医疗应该怎么去定位?

顾雪非:准确地说,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可以作为线下医疗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受制于当前的技术局限和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互联网医疗公司提出的“颠覆医疗”是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线下医疗服务。在此阶段,互联网医疗服务还只能是面向特定疾病提供在线诊疗。

八点健闻:您认为,互联网医疗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

顾雪非:互联网医疗更大的价值,可能在于把传统线下部分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遴选、治疗措施与手段借助互联网技术予以分解优化,又通过物联网等进行服务流程重组整合,进而形成与传统医疗服务不同的提供模式。

八点健闻:所以现在阻碍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顾雪非:监管。

八点健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顾雪非:互联网医疗监管的难点在于:一是没有标准,没有标准,何谈监管?行业应该自己组织制定一些标准,自行约束。像去年,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人民网记者上传同一张宠物狗的照片充当处方下单,在5家购药平台通过了审核。再就是患者隐私,一些互联网医疗平台存在病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八点健闻: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政策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您的观察,这些政策在短期和中长期内,分别对需求端、供给端产生怎样的影响?

顾雪非:新冠疫情爆发后,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各级医院建设和完善医院互联网平台,发挥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高效、便捷、个性化等优势,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开展药品配送等服务,缓解线下诊疗压力,为疫情防控和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创造有利条件。

医保能解决互联网医疗的支付难题吗?

顾雪非:疫情暴发以后,国家医保局出台《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进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强调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国内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武汉、北京、上海等城市将具备互联网诊疗服务资质的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复诊服务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实现线上诊断、处方外配、在线支付和线下药物配送上门服务。

八点健闻: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会对患者和医疗机构造成什么影响?

八点健闻:目前互联网医疗的医保支付存在哪些问题?

顾雪非:诸如细化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清单、确定服务价格机制、完善医保支付方式、优化基金风险管控等问题有待解决。

八点健闻:在存在这些问题的前提下,互联网医疗如何才能持续的良性发展?

顾雪非:互联网医疗长期良性发展的前提之一是需要买单者为其所提供的服务付费。实际上,由谁来为它们付费,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从长远看,它们的支付方一定是医保。要么是社会医疗保险,要么是商业健康险,不同之处在于需求层次的差别。

八点健闻:未来“互联网+医保”趋势是会是怎样的?

顾雪非:“互联网+医保”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两种路径。一是按照传统思路,有条件、有标准的服务项目报销。二是在整合型医疗服务的大背景下,医共体打包付费。

八点健闻:那这两种模式您觉得哪一种更具备借鉴意义呢?

互联网可优化优质医疗资源配置

八点健闻:您觉得目前行业里的互联网医疗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了吗?

顾雪非:互联网医疗现阶段解决的仍然是一些非常浅层次的一个患者需求。

八点健闻:为什么这么说?

顾雪非:现阶段无法解决深层次的医疗问题,比如优质医疗资源稀缺这样的问题。此外,即便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下,互联网医疗在首诊、分诊、慢病复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仅是满足了部分医疗需求。其中慢病复诊已无政策障碍但可能受制于技术(身份识别等)和利益分配机制。而互联网上的首诊,性质更像是一种分诊机制——从诊断学的角度上是“问诊”而不是全面的诊断。

八点健闻:互联网首诊跟线下首诊区别在什么地方?

顾雪非:其一,从医学诊疗角度来看,互联网医疗的首诊更像是一种分诊机制,它不是一个完整的诊疗过程,相当于做了一个问诊。互联网首诊是否可行应该是在不同病种、不同场景下开展讨论。换句话说,病种是否可以首诊,取决于线上诊疗能否达到医疗标准,这在不同的专科情形是不同的。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我们已经在线下和医生有过交流,再去线上复诊;和完全没有面对面问诊,直接在线上“与陌生人”交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医生对自己开出去的处方要负法律责任,而处方是否合理很大程度取决于获取的信息是否完备。

THE END
1.宠物保险来了,你会每年花上千元给狗狗买“医保”吗?还别说,真有这样的宠物医疗保险,据悉,目前,平安、人保都已经推出,或者正在研究推出针对宠物的保险产品。市场上还有专门做宠物保险的机构,推出宠物医疗保险,宠物狗、宠物猫等家庭宠物,涵盖130余种疾病。 就以某家保险公司的宠物险种为例,为宠物狗投保,可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疾病保险845元起,随着年龄增长费率会逐步提...https://static.zhoudaosh.com/73A3D95E64C56FEC3926BC6B1BDF26BAD64F64CCD8DBB9175B14FFEB680EC4F9
1.宠物医疗保险(宠物医疗保险多久生效)4、关爱版、心爱版、宠爱版仅报销宠物生病、发生意外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而挚爱版除宠物医疗保险了可以报销医疗费,它还增加了宠物第三者责任、宠物主意外伤害、宠物死亡等责任,可以理解为宠物医疗险+宠物责任险的组合,保障更加丰富。 5、保费580元起,承保1-8周岁的宠物犬或宠物猫,提供38项医疗项目保障,包括消化道异物...https://www.92kepu.com/dongwu/70356.html
2.医疗保险有必要买吗?医疔保险买于不买那得分什么情况,如果你是有单位上班的,是必须买。如果你是个集或着灵活就业者,那就个人拿主意了,本人建义有条充许的话还是买上比较好 二、猫咪怀孕要买宠物医疗保险吗?为你解析宠物医疗保险的重要性 猫咪怀孕要买宠物医疗保险吗? http://www.cc3x.com/aierlan/576659.html
3.想给宠物买保险?这10款保险对比分析一定要看!下面分别看一下不同保险的优缺点: 1、中国人保宠乐保 中国人保的这款产品号称中国首款家庭宠物健康医疗保险,上线比较早,并且也经过了很多的调整,主要优点是保障的疾病范围比较广,高达130种疾病,基本宠物的全身都覆盖了。 不过缺点也比较明显: 购买区域少:以广东为例目前只有佛山、广州、珠海、惠州才能买。其他省份主...https://www.shenlanbao.com/zhinan/749
4.宠物医疗保险条款有哪些宠物保险是把投保的对象变成动物,当动物发生死亡伤残疾病等情况时,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赔偿金的行为。这种保险在国外比较流行。市场前景广阔,但推广起来也许并不轻松,国内外的情况不同,办理宠物保险的条件比较多。宠物医疗保险宠物医疗保险涵...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宠物医疗保险条款有哪些的知识,跟着华律网小编一起...https://www.66law.cn/laws/709451.aspx
5.2022宠物医疗保险靠谱吗?平安保险宠物医疗保险怎么买?我们以年累计赔偿限额为例,最低的关爱版额度是5000元,最高的挚爱版额则达到了50000元。 单次赔付限额,最高的是挚爱版本3000元每次,最低的关爱版600元每次。 单次的免赔额度是一样的,都为200元,只有挚爱版本0免赔额。 平安宠物医疗险的报销比例为60%,但这比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https://m.vobao.com/news/1030361069536020101.shtml
6.宠物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其次,列举可能影响宠物医疗保险需求的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然后建立灰色关联模型观察这些变量和宠物医疗保险需求的灰色关联度,进一步建立了广义灰色关联模型,并对上述变量进行了广义层面的灰色绝对、相对和综合关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宠物医疗服务质量对我国宠物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最为重要;其次是城镇居民...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40-1023617799.htm
7.宠物经济:情感的尽头是生意除宠物服装外,市场对宠物医疗保险的需求也在增长。以众安保险为例,据众安保险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截至去年上半年,众安保险累计服务超过290万宠物主,报告期内宠物险年化保费突破1亿元,同比增速近100%。 伴随着需求端“它经济”崛起、外部政策支持、资本青睐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宠物行业商业模式及服务模式的改变,整个...https://i.ifeng.com/c/8SIpqX10RNR
8.宠物险,收割4000万年轻铲屎官续保医疗险保险公司大地保险以支付宝上销量第一的医疗保险为例,只需要输入宠物昵称、出生年月、性别、是否绝育、所属品种,再上传两张宠物的全身和正脸照片,即可参与投保。保险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医疗险、责任险、意外险、托运险等种类。其中,宠物医疗保险占市场份额为细分险种中最大,约为45%。https://www.163.com/dy/article/IDUFIFRT051282JL.html
9.掏空钱包的铲屎官能被宠物险拯救吗?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事实上,大部分的宠物医疗保险基本都可以赔付宠物绝大部分病种。以众安宠物险为例,众安宠物险每月投保额最高64.09元,可获保额3万元,可赔付的病种包括细小、猫瘟、犬瘟、骨折、肠胃病、子宫蓄脓等。 在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发展,并且由于养宠人数增多,财险公司的持续投入,宠物保险这一细分领域进入了蓬勃发展快车道。根据...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921450
10.当前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当前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医疗保险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安定团结的重要手段,也是解除国民后顾之忧从而扩大内需的重要机制。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虽然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正视这些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存在原因,进而提出解决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8a5zj0s.html
11.留学新西兰注意事项3、学费、住宿费、医疗保险、意外保险; 4、在奖学金期限开始之前从北京飞往新加坡的经济舱机票和完成三或四年学业后新加坡至中国的往返经济舱机票。 二、奖学金学生在完成大学本科学习后为赞助企业服务若干年,起薪与晋升条件与当地一般大学生相同。 三、预备班期间,学生的住宿由新加坡教育部安排。大学第一年,学生将...https://www.unjs.com/liuxue/shenghuo/20211117160507_4421358.html
12.养宠人想买宠物险,却又担心“踩坑”人大代表建议完善宠物医疗保险政策和法规,保护消费者权益 各类宠物汇集的上海环球港“环球萌宠营地”向广大市民及爱宠、养宠人士开放,通过宠物社交等方式,营造“宠物友好”环境,发展宠物经济。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海燕 “身边越来越多的养宠人买了宠物保险,最近我也入‘坑’了。”市民陈小姐为她家的猫购买了一份...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getMobileArticle.htm?id=374277
13.每日热点0425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韩金艳、津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王一娟分别致词,介绍了多年来天津市免疫规划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并提出只有提高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服务便捷性,加大宣传力度,才能让更多群众主动到门诊接种疫苗,从而让疫苗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2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