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险返点、返现、给手续费不容易了,因为车险市场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
再加上2020年9月19日车险综合改革正式实施,解决了我国车险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数据失真等问题,也有效地缓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车险保障需求与车险供给之间的矛盾。
所以这次的改革实现了价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减,服务基本上只优不差。与其在意那一点费用,还不如配置好适合自己的车险,这样才能得到保障。这里我为大家准备了车险省钱攻略,买之前一定要看哦:
·值得买的车险
·购买车险的渠道
1.交强险(强制性的,赔别人损失)
交强险是国家强制性责任保险,有车一族必买的险种,不买交强险也是违法的,要是被交警发现了,会扣留你的车辆,而且还罚双倍保费,等你投保了交强险后,才会把车还给你。
交强险负责赔偿的是第三方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不赔偿被保险人和被保车辆车内人员的损失,如果发了交通事故,会在责任限额内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而且目前车险新规的最高赔偿限额从12.2万提高到了20万,其中死亡伤残的赔偿限额为18万元,医疗费用的赔偿限额为1.8万元,财产损失的赔偿限额为2000元。这是发生有责交通事故时的赔偿限额的规定。
如果是发生无责交通事故的话,则最高赔偿1.99万,其中包括了死亡伤残的赔偿限额为1.8万元,医疗费用的赔偿限额为1800元,财产损失的赔偿限额为100元。
要是不幸发生交通事故时,交强险如何报销?需要哪些资料?详细内容请看:
2.第三者责任险(赔别人的损失)
第三者责任险是指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依法应当对第三者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的,对于超出交强险赔偿限额的部分的费用,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在保额内进行赔偿。
也就是说第三者责任险和交强险的保险责任是一样的,只是第三者责任险是交强险保额上的补充,是先赔交强险,再赔第三者责任险。
3.车损险(赔自己车辆的损失)
按照车险改革新规来说,车损险的保险责任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
①被保险人或被保险机动车驾驶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被保险机动车直接损失。
②被保险机动车被盗窃、抢劫、抢夺,经出险地县级以上公安刑侦部门立案证明,满60天未查明下落的全车损失,以及因被盗窃、抢劫、抢夺受到损坏造成的直接损失。
③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人或驾驶人为防止或者减少被保险机动车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施救费用。
简单地说,车损险是负责赔偿自己车辆损失的保险,也就是说车损险=旧车损险+全车盗抢险+自燃险+涉水险+玻璃险+不计免赔险+找不到第三方,因此,车损险的保障范围更广了。
现在马路上汽车那么多,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要是发生交通事故,汽车受损了,需要的维修费用也不少,所以车损险也是很有必要买的。
4.机动车增值服务特约条款(按需买)
这个特约条款是一个附加险,包含了四项增值服务,分别是道路救援服务特约条款、车辆安全检测特约条款、代为驾驶服务特约条款、代为送检服务特约条款,这四项增值服务是可以单独投保的,车主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又或者全部进行投保。
这些增值服务在车改前,像平安、人保、太平洋等比较大的车险公司就已经有这些服务了,不过车险行业内对这些服务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今这些车改,把这些服务都纳入了附加险内,统一了标准,也为车主提供更好的保障。
5.附加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按需买)
这款附加险是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或车上人员责任险的机动车,才可以投保。
如果发生第三者责任险或车上人员责任险的保险事故时,对于超出《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同类医疗费用标准的部分的费用,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但如果是特需医疗类的费用也是不能获得赔偿的。
如果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或者想要更全面的保障,这项附加险也是很有必要买的,能够减轻车主赔偿伤者医疗费用的负担。
车险险种总共有14种,由于篇幅有限,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说了,还有一些险种也是值得买的,详情请看:
知道了自己想要买哪种车险后,接下来就应该是去渠道投保车险了,那购买车险的渠道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渠道:
1.实体店渠道
主要是4S店和修理厂:在这些实体店买车险理赔、修车都方便,也能享受一定条件下的直赔服务,投保快捷、理赔比较方便,修理厂的价格比4S店的价格稍微便宜一点,而4S店的理赔流程相对比修理厂透明。它们的缺点就是可能会被会销售人员忽悠买了“全险”。
2.直销渠道
3.代理人渠道
代理人,是指持有保险中介牌照的个人或公司。这一渠道相比于其他渠道来说,有很大的优势。它的优势是价格便宜,理赔服务到位,至于缺点就是代理人的水准多少有点参差不齐,容易被坑,如果车主追求价格便宜,还可能导致险种买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