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
就业方向: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已经涵盖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花卉、草坪、农药、化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划、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545.园艺(专业代码:0901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园艺植物科研、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及营销学。
546.植物保护(专业代码:090103)
主要课程: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化学、农药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
就业方向:植物保护领域技术与管理部门。能够从事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与检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工作。就业于各级农业、林业部门;进出口检疫检验部门;海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各级基层农场、林场、森林公园等。
547.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90104)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毕业后能够从事与种植业生产有关的技术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具备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植物产品生产与加工、现代生物技术等有关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植物生产、植物育种和植物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与农业化学、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物技术、现代种子种苗学、现代农艺学、植物育种学。
548.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90105)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种子生理学、种子检验技术、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经营与管理学、应用概率统计、普通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植物育种原理等。
549.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90106)
培养目标: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在可控环境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即工厂化农业生产)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设施农业建筑与环境控制、工厂化农业生产系统、城镇规划、设施栽培灌排技术等方面从事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设施植物栽培、农业生物环境控制、城镇规划、设施农业建筑工程与灌排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备从事设施农业建设、城镇规划、农业水土环境控制与治理和农业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设施农业工程规划设计方法、工程施工及工程经营管理方法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经营管理与科学研究等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环境生物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与肥料学、农业环境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自动控制原理、设施农业工程、设施种植和养殖、设施农业环境控制、设施农业经营和管理。
就业方向: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在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设施农业的生产技术、工程设计、管理、教学和科研方面工作。可选择的单位主要有:农业教育机构、教学单位(高职、中专学校)、科研单位、农业管理部门、信息咨询公司、蔬菜花卉及果品企业、大型温室及种子种苗公司、农产品外贸公司、现代农场及现代化高科技示范园等。
550.茶学(专业代码:090107T)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和茶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茶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茶树栽培育种和茶叶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茶树栽培育种、茶叶生产、茶的综合利用和营销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茶树栽培与育种学、茶叶生物化学、茶叶机械、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经济管理与营销。
551.烟草(专业代码:090108T)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烟草、卷烟工程方面的生产、设计、研究、管理与新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烟草、卷烟生产及机械设备的基础理论和工艺原理,学习工艺设计、工程技术及分析、检测方法。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烟草化学、卷烟香味化学、烟草原料学、卷烟工艺学、卷烟设备、烟草分析与检测、卷烟厂自动控制等。
552.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代码:090109T)
培养目标:注重科学基础与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和国际视野,掌握现代食品科学基础理论和食品工程技术知识,具备科学研究与技术管理能力,能在食品生产、流通与行业监管领域从事规划管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安全性与品质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概论、食品分析、现代食品装备与自动化、食品工厂设计。
就业方向:可从事食品行业。
553.农艺教育(专业代码:090110T)
主要课程:生物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生物技术、农业经济与管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就业方向:在中学或高等学校从事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或在现代农业高新园区、农业企业、政府部门等从事土壤改良、水肥调控、有害生物防治、无公害作物生产和良种繁育等方面的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工作。
554.园艺教育(专业代码:090111T)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城建部门、园林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绿地系统、各类公园、风景区、工矿区、庭院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园林植物的繁育、花卉生产等的教学研究工作。
555.智慧农业(专业代码:090112T)
智慧农业是农业中的智慧经济或智慧经济形态在农业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集成了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平台,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远程诊断交流、远程咨询、远程会诊,逐步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的可视化传播与应用模式;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远程精准监测和控制,依靠存储在知识库中的农业专家知识,运用推理、分析等手段,指导农牧业进行生产和流通作业。
主要课程:作物栽培学、农作学、作物育种学、植物保护学、农业物联网、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数据库技术、智能农业装备、农业区块链。
556.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90113T)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研究食药用菌资源,栽培育种、产品加工和菌物药等理论知识与生产能力,从事菌物开发与利用的生产、管理及科研工作。培养国家急需菌物科学和产业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具备分析研究食药用菌资源,栽培育种、产品加工和菌物药等理论知识与生产能力,从事菌物开发与利用的生产、管理及科研工作。
就业方向:菌类食品领域、农业、林业、工业等行业的科研、教育等。
557.农药化肥(专业代码:090114T)
培养具有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和水平的农药化肥专业人才,服务于农业生产资料行业营销、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
主要课程:农药化学及农药生产工艺学、农药毒理学、农药制剂学、农药使用技术、农药环境毒理学等。
就业方向:农药化肥生产、涉农企业质量监控、涉农技术开发、教育等。
558.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90115T)
基于生物学、生态学、化学、化工、植物保护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适应高品质生活、高质量现代农业的交叉融合新农科专业。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生物农药、绿色农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绿色农药尤其是生物农药领域开展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研究、设计与应用能力;能在农药制药、生物制药和植物保护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科学应用和市场营销的复合型新农科技术人才。
559.生物育种科学(专业代码:090116TK)
就业行业主要为:研究员、其他。
编辑
560.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代码:09020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效益分析、气象观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农业环境学、农业气象学、生态学、水土保持学。
561.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代码:0902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野生动物繁育、驯养、检疫、疾病防治和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野生动物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等部门或单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检疫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保护生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显微制片技术、动物解剖、生物化学分析、饲料营养成分分析、自然保护区规划、动植物检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评价、野生动物产品鉴定与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学、生物技术、动物学、野生动物组织解剖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野生动物生理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到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动物饲养场等企事业单位,能在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驯养繁殖、产业开发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应工作。毕业后也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本科生只能去自然保护区。
56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代码:090203)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森林及草场培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监测、防治及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生态学、森林环境学、植物学、保护生物学、测量与遥感、土壤学与地质基础、土壤侵蚀原理、沙漠化原理、水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地理学、环境监测等。
563.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90204T)
培养既具备化学、化工、生物、材料等方面扎实的基础,又具备生物质转化与利用基础知识和工程能力的,面向未来、服务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生化工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动物生理学等。
就业方向: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轻工、化工、生物工程、食品、制药等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
564.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90205T)
主要研究土地及其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地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由自然科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体系中研究土地问题的众多学科组成的学科群,是一门以地学研究为基础、以土地要素综合及其产生的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农业与自然资源管理综合交叉学科;是通过认知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特征、结构、演变和效应的机理,综合运用人类可更新的科技装备持续物化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土地-人类福祉功能的一门系统性学科;是集土地调查、监测、评价、规划、利用、保护、登记、整治和管理等基础理论、制度体系、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学科。
培养目标:构建土地科学与技术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以德才兼备、扎实理学基础、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国家迫切需求的土地科学与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具备拥有宽厚的地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工程技术,具备从国家到区域的耕地保护、土地资源利用及管理科学理论、土地信息及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设置。也是开展新农科建设,加强理、工、管学科与农学等专业深度融合,培养综合性人才重要举措,将采取一个专业——土地科学与技术,三个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土地信息技术、土地利用工程的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破解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瓶颈和提升土地科技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与领军人才。
565.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代码:090206T)
就业行业主要为:可在市、县、镇(乡)等行业的生产、科研、教学及管理部门从事湿地保护与修复的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566.动物科学(专业代码:090301)
主要课程:动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草地学。
567.蚕学(专业代码:090302T)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蚕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蚕业或农业部门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和蚕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栽桑养蚕、茧丝加工、蚕资源及蚕丝副产物综合利用、蚕业经营管理及丝绸贸易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蚕业及农业应用、科技推广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蚕体解剖生理学、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桑树病虫害防治学、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家蚕育种学、茧丝学、家蚕遗传学、蚕业经济及经营管理、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
就业方向:毕业后适宜从事栽桑养蚕、茧丝加工、蚕业资源调查及桑蚕副产物综合利用、蚕业经营管理及丝绸贸易等方面的工作。在各级蚕丝绸公司的产供销部门、外贸部门、各级丝厂、蚕种场、茧庄等部门从事从事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也可在学校、研究机关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568.蜂学(专业代码:090303T)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蜜蜂饲养、育种、产品开发及授粉服务等方面的农业科学人才。
主要课程:蜜蜂饲养管理学、蜜蜂育种学、蜜蜂保护学、蜜蜂机具学、蜜粉源植物学、蜂产品加工学。
就业方向:可从事各级蜂业管理和技术部门、土畜产品外贸公司、食品加工和制药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
569.经济动物学(专业代码:090304T)
培养了解经济动物生物学特性、繁殖与育种、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产品初加工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例如哺乳类、特禽生产等方面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特种经济动物营养特种经济动物繁育特种经济动物产品开发利用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营养与动物繁殖等
就业方向:在医药卫生、动物检疫、外贸、质量检验检疫局、动物园、科研院所、学校、养殖企业从事经济动物生产与产品开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570.马业科学(专业代码:090305T)
主要课程:马生理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马遗传育种学马繁殖学马的营养与饲料马房管理等。
571.饲料工程(专业代码:090306T)
本专业是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在原来的“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基础上融合动物科学、机械工程、信息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型专业。该专业的获批,实现了我校畜牧学科在新专业建设和传统专业改造工作中多年的夙愿,也必将为我国饲料工业所急需的饲料工程类工科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572.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90307T)
本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学科,融合大数据、计算机科学以及畜牧等多种专业学科,立足国家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服务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
573.动物医学(专业代码:09040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动物体正常和异常结构及功能实验、检查、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等。
就业方向:宠物健康护理员,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宠物饲养与疾病预防,对宠物进行日常健康护理、管理与科学美容,对伤病宠物进行现场救护、病期护理、手术后护理及康复护理等。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进出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肉品卫生检验、饲料工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畜禽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伴侣动物医疗保健、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公共卫生及生物学领域等方面的工作。如果你不愿意像多数学生一样成为兽医或自己开一个宠物诊所的话,还可以去动物检疫站或动物生产类企业。如果你对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传染病感兴趣,建议你继续深造,将来留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574.动物药学(专业代码:090402)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动物药品及其添加剂研究、开发和生产,药务检验,药政管理的高级兽医科学技术人才。动物药学专业要掌握动物医学、药学和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药物分析检测技术,动物体内药物和毒物分析检测及药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胜任动物药品及添加剂的研究和生产,动物药品监察,药政管理及药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添加剂、动物毒理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动物医学。
575.动植物检疫(专业代码:090403T)
培养目标:动植物检疫专业培养具有动植物检验、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掌握动植物生理病理、化验、检测、病毒害防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植物及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植物病虫害检疫技术、动物生理、动物病理解刨、动植物检疫技术、仪器分析方法、生物显微技术、农药学等。
就业方向:进出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肉品卫生检验、饲料工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畜禽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伴侣动物医疗保健、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公共卫生及生物学领域等方面的工作。能胜任各级政府部门、高校、研究院所、进出境和国内各级动植物检疫机构、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植物检疫机构、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企业集团的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新产品研制、商品监督检验、食品生产的卫生管理监督及产品质量检测、科技推广等工作。
576.实验动物学(专业代码:090404T)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学等。
577.中兽医学(专业代码:090405T)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扎实的现代动物医学及传统兽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中西兽医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例如:中兽医诊断、开具中药及方剂。
主要课程:中兽医基础理论中药及方剂、针灸中兽医内科学、中兽医外科及预产科学等。
578.兽医公共卫生(专业代码:090406TK)
兽医公共卫生学基础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安全性、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培养目标:兽医公共卫生专业围绕国家和云南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具备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新时代合格兽医师为目标。
培养要求:面向动物诊疗机构、动物养殖生产企业、兽药生产与营销企业以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兽医卫生监督执法、兽医行政管理、海关、宠物医院和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等部门,培养从事动物诊疗、动物疫病检疫、公共卫生、技术监督、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水平人才。
579.林学(专业代码:09050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木良种选育、造林、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
就业方向:林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岗位工作。林学专业就业岗位包括:景观设计师、林业技术员、GIS销售经理、技术支持、景观工程师、苗圃技术员、销售经理、林业工程师、苗木采购员、农业仪器销售助理、园艺园林景观设计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
580.园林(专业代码:0905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园林植物、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及插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植物生态、城市生态)、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绘画、设计初步、环境艺术学、植物造景设计原理等。
581.森林保护(专业代码:090503)
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会计学、导游业务、景观生态学、森林环境学、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森林游憩学、观赏植物学、观赏动物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旅游交通学、保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旅游规划、旅游行政管理、观赏植物学和观赏动物学。
582.经济林(专业代码:090504T)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经济林良种选育、经济林机械与智能化栽培管理、林下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林基地规划设计、经济林产品贮藏加工、经济林产品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例如:板栗、枣、蓝莓、榛子、核桃、仁用杏、油橄榄等。
主要课程:气象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树木学森林生态学等。
583.智慧林业(专业代码:090505T)
就业行业主要为:景观设计师、林业技术员、GIS销售经理、技术支持、景观工程师、苗圃技术员、销售经理、林业工程师。
584.水产养殖学(专业代码:09060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微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物、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等。
就业方向:大专院校、各级水产研究、生产开发和管理以及水产环保、外贸海关等部门。
585.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906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渔业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远洋渔业开发、教学、渔政管理等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环境学、渔具渔法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船舶驾驶技术、网具装配技术、捕捞技术、渔场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调查和研究、渔具渔法设计和渔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渔具渔法学、渔具理论与设计、航海技术、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海洋环境调查和监测、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就业方向:上船搞远洋渔业(待遇不如航海技术专业),报考渔业局、渔政局、水产站等政府事业单位。部分读研深造或跨学科深造,大多从事其他行业。
586.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90603T)
培养目标: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观赏水族的育种、水域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养殖、病害防治、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水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水族科研、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观赏水族的养殖、水族产业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观赏水族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观赏水族养殖技术、水域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动物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观赏水族养殖学、水草栽培学、游钓渔业学、水族馆创意与设计、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观赏水族疾病防治学、水处理技术、景观生态学、管理学、休闲渔业经营学等。
587.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代码:090604TK)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动物医学、水产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微生物学、免疫学、水产动物病理学、药理学、鱼病学及无脊椎动物疾病学实践教学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水生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控基本原理,具有水生动物病害防治、渔业水域环境调控及水产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能在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病害防控、预防检疫、科学研究、教学、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工作。
588.草业科学(专业代码:090701)
主要课程:草地资源学、草地环境评价、草地管理、牧草育种学、牧草栽培学、草坪学、草原保护学、牧草与饲料作物加工与贮藏。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园林、水土保持、环保、人工草场、体育场等部门从事各种类型草坪的建植与管理工作,各种功能草地的培育以及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花卉植物栽培以及优良牧草和草坪草的选育、人工牧草培育、人工牧草深加工、优良草种品种种子生产等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589.草坪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90702T)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与植物营养、果树学、蔬菜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作物育种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设施园艺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