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中国特色金融之路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专家访谈

《金融时报》记者:目前中国保险业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保险业着力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新生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绪瑾:第一,保险保费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提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1247亿元。与此同时,中国保险市场在国际保险市场的地位也大幅提升,从1999年的全球第16位到2001年的全球第13位,直到2017年的全球第2位,并且一直稳居于这一位次。

第二,保险主体多元化水平显著提升,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正在形成。保险公司数量从1980年的1家到1986年的2家再到2002年的57家、2015年的138家,直至2022年的237家。其中,保险集团13家、财产保险公司89家、人寿保险公司92家、再保险公司7家、资产管理公司33家、其他类型的机构3家。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促进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保险市场份额由独家垄断、寡头垄断逐步向垄断竞争型转变,但财产保险与寿险市场集中程度有所不同。

第三,外资保险公司数量稳步增加,市场份额逐年提升。外资保险公司数量从1992年的1家,增加到2001年的31家、2022年的60家。其中,外资保险集团2家、外资寿险公司27家、外资财产保险公司21家、外资再保险公司9家、外资资产管理公司1家(见图1)。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从2001年的1.55%增加到2015年的7.17%、2022年的8.09%。

第四,监管制度不断完善,保险业国际监管中的中国元素得以增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为满足对外开放需要,国家于1992年颁布了《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1995年颁布了《保险法》,2002年为满足入世需要,首次修订了《保险法》,2009年、2015年两次修订了《保险法》;同时,中国多次制定和修订了有关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公估、交强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等一系列保险监管的法规和规章,从而形成了系统、完善的保险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险市场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金融时报》记者:在供给端,保险机构如何通过高质量供给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王绪瑾:在供给端,保险机构想要通过高质量供给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就必须在产品和服务两大方面下足功夫。第一,保险产品多样化水平,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多元需求。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在财产保险业务中,机动车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农业保险比重显著上升,企业财产保险比重则显著下降,在机动车保险中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和交强险所占比重60%多;在人身保险业务中,寿险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健康险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我国已从大国保险迈入保险大国,未来以中国文化为基础、高科技为手段、民法典为载体的保险服务化,将是我国保险业发展中新的增长点。这种文化、技术、制度与内容四位一体的格局,将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我国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的迈进。

《金融时报》记者:保险业的“高质量”不止表现在产品和服务上,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机构本身取得了哪些长足进步?

第二,保险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行业自律行为逐渐完善。随着保险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保险公司数量的大幅增加,为了竞争需要,保险公司不断改善公司治理结构。1999年11月16日,作为行业自律组织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为保险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促进了保险公司的规范运营,保险公司的治理水平亦不断提升。

《金融时报》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险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成效如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否稳步提升?

王绪瑾:一方面,保险密度不断提高、保险深度不断拓展。中国的保险密度从1980年的0.48元增加到2022年的3326.15元,说明国民保险保障水平提高了;同期保险深度从0.1%提高到3.88%,说明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见图3)

另一方面,保险行业受重视程度逐年提升,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性愈加明显。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险行业的发展。2006年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成为一段时期内统领保险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正式发布,有力地促进了健康保险的发展。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公布,进一步确定了保险业在中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于2006年的“国十条”,2014年的“新国十条”更具时代特征,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保险业要发展”,后者则为“要发展保险业”。这些利好政策促进了保险业社会发展“稳定器”和经济增长“助推器”作用的实现。

推动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金融时报》记者:未来,保险业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积极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王绪瑾:我国保险业自恢复以来发展迅速,已经迈入保险大国的行列。为推动保险业迈入保险强国,有必要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其中需求是导向,制度是关键,人才是根本,科技是手段,内容是目的。

第一,公司治理完善化。完善公司治理的关键在于:一要明晰产权制度,将权利与责任高度关联;二要充分发挥一层三会重要作用,制度要完善,让股东会发挥决策作用,让监事会有效地对董事会监督,让董事会真正对股东会负责,让经理层做好经营,对董事会负责,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三是要选择适度的经营模式,一家保险公司是采用资产驱动型,还是负债驱动型,抑或双驱动型,不同公司以及面对的不同的资本市场环境,其选择也不同;四要坚持保险交易法治化,要注重保险合同的约定,并在保险交易中符合保险监管的要求。

第二,保险意识整体化。保险意识整体化包括三个层面:保险消费者的投保意识;保险人的保险功能意识在于在保险产品研发、保险展业、防灾防损、保险理赔方面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让保险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政府的保险认知意识在于政府感知到保险是社会发展“稳定器”、经济增长“推动器”,为保险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保险人才专业化。保险行业是服务行业,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现代保险业需要的是不仅懂保险专业而且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此,要培养人才、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在选人才方面,要有准入门槛的考试制度;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注意采用定期培训或专题研究;在用好人才方面,要注意才尽其用;在留住人才方面,注意采用股权激励、企业年金、司龄工资和优先晋升等多项并用的措施。

第四,保险经营数字化。要在保险经营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展业、承保、客服、理赔、防灾防损、分保、投资等方面用好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保险经营质量。

第五,保险风险可控化。保险公司在承保和投资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是公司稳健经营的关键,其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法律风险则包括合同纠纷风险和合规风险。在经营风险方面要重点加强车险、责任险和健康险的反欺诈,以实现保险公司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如何在产品供给和服务保障上下功夫,构建多元化产品服务体系,让保险惠及更多人群

王绪瑾:第一,保险法律完善化。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保险合同法,以达到保险交易的公平化;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保险业法,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和促进保险业稳健发展。例如,进一步完善《保险法》第136条中保险条款费率监管制度,应将“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改为“依法实行强制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将“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改为备案制;删除第116条第4款“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规定,以赋予保险公司产品研发的自主权、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满足保险消费者需求。

第二,条款费率市场化。我国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当时缺乏市场经济基础,保险公司缺乏完全根据市场定价和独立制定条款的能力,故而在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中对保险基本条款费率须经监管机关的批准,以确保企业稳定经营,也有利于稳定市场。后来为应对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整个保险业发展的需要,先后于2002年、200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但对基本条款和费率还是采用监管机关批准的形式。基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已基本确立,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和行业自律制度亦已基本完善,我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已完全具备面对市场需求研发产品和厘定保险费率的能力,条款费率市场化也便于体现保险公司权利和义务对价的原则,让保险公司更好地面对市场自主经营,更好地满足保险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

图1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变化图单位:家

图22006—2022年中国保险业投资收益与综合盈利情况图单位:亿元

THE END
1.2024年中国保险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市场调研网发布的2024年中国保险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保险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保险行业前景预判,挖掘保险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保险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第一章 世界保险产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https://www.20087.com/M_QiTa/82/BaoXianWeiLaiFaZhanQuShi.html
2.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20241.2.2 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2.3 保险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1.2.4 政策环境对保险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3 保险行业经济环境 1.3.1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1)GDP发展分析 (2)中国金融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1.3.2 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1)中国社科院预测 ...http://96892234.b2b.11467.com/news/8276841.asp
3.202420242030年中国银行保险行业运营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版目录 一中国银行保险行业现状分析 3 1. 2023年上半年行业发展趋势概述 3 营收规模及利润增长情况 3 各类金融机构业务结构调整 5 客户需求与服务模式转变 6 2. 主要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987447.html
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和相关产业链分析报告精读一、发展现状 1. 行业规模及增长情况:中国保险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国内重要的金融行业之一。目前,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持续增长,保费收入逐年增加。 2. 市场竞争格局:中国保险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竞争的格局。各大保险公司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营销策略调整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 https://m.vzkoo.com/read/202402200bb1a79bbdea323f2517b3e1.html
2.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19531515435#: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毅儿鹏:中国保险业在规模、保险深度和密度、民众对保险的认知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保险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保险深度和密度低,民众保险观念较差。三、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保险业将向市场体系化、业务专业化、市场竞争有序化、产品品格化、制度创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行...http://tt.ye-su.cn/yy/andt2tatsn9dysdst2s.html
3.中国保险行业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策略未央网一、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保险行业现阶段发展情况 保险行业正经历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2014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保险行业经历了快速的扩张阶段,保费收入实现了显著的翻倍增长。2020年后,经济增速的放缓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影响了保险产品的购买力;监管政策的加强,如偿...https://www.weiyangx.com/438834.html
4.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摘要: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30余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产保险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寿险公司的利差损较严重。因此,正确...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70716000008_1395285.html
5.中国养老保险法制建设:法律性质现状与未来发展中国养老保险法制建设:法律性质、现状与未来发展 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承担着解除社会成员年老后生活来源后顾之忧的职责,是现代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社会权益。由于养老保险建立在劳资双方与政府等多个主体分担责任的基础上,且公民个人的养老金权益具有长期累积性,若无法律规制便无法明确赋权明责并...http://www.sass.cn/109000/59041.aspx
6.中国银行保险行业运营现状及前景发展方向分析报告20242.4.2 国外寿险领域银保产品的发展特点 2.4.3 寿险领域银行保险发展的驱动因素 (1)政府鼓励 (2)保险业竞争加剧 (3)银行业寻求新业务 (4)客户保险意识加强 2.4.4 寿险领域银保业务发展的对策措施 第3章:中国银行保险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3.1 经济环境 https://qi370827.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58627083
7.我国寿险业市场发展状况寿险市场现况与区域制的发展,总公司培训部,二八年版,区域收展制区主任晋升班授课投影片,讲师介绍,姓名,简要经历,保险资历,主要成就介绍,授课目的,通过授课,使学员了解,平安了解寿险市场的起源及发展,掌握了解中国寿险市场的现状,将了解区域收展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52528133.html
8.2020年中国汽车保险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车险市场规范化发展任重道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车险的互联网化也开始发展,但是近年来国家对于互联网车险的监管趋严,互联网车险业务发展不佳。互联网车险业务呈负增长状态。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9年,互联网车险业务保费收入为274.52亿元,同比下降25.55%。2020年互联网车险业务发展趋缓并整体走低,业务处于持续负增长状态。2020年上半年,共计42家公...https://www.yoojia.com/article/10035048799103753371.html
9.2023年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车险市场强者恒强...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汽车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https://m.huaon.com/detail/89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