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复习:2023乡村振兴大会.pdf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复习:2023乡村振兴大会

【事件回顾】

2023年12月10日,人民网在京举办“2023乡村振兴大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代表,部分从事“三农”工作的全国

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江苏、四川、云南、陕西、甘肃、

及美团、盒马、物美等企业机构代表共计600余人参会。与会代表分

享心得体会、交流典型经验、展示优质产品,共同探索乡村振兴产业

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莒南花生、云岭野山参、静宁苹果……本届大会首次设置了集中

选品会和产品推介会环节,来自全国170余个地区单位的代表携带

1100余款当地优质特色产品参展。

为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

平台、短视频平台和MCN机构,共同打造农产品产销平台,实现供需

精准对接。与此同时,人民网人民优选推出地方馆和品牌馆,首批入

驻的敖汉旗馆、光山馆、邯郸馆、清涧馆、盐山馆、虞城馆、枣庄馆、

云岭野山参馆正式上线。大会同步发布“2023乡村振兴创新案例”

名单结果。

搭建交流平台共话乡村振兴新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把工作做深做实。与会嘉宾认为,

第1页共19页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人民网举办“2023乡

村振兴大会”,对于凝聚各方智慧、汇集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各

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影响。

“推进乡村振兴,要让更多的脱贫地区优质农副产品融入全国大

市场,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

发展与改革部部长阿地力吾布力介绍,供销合作社长期扎根农村、

贴近农民,为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自2020年上线以来至2023年

H月30日,由总社所属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和运营的脱

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480

亿元,入驻供应商超2万家,在售农副产品超40万款,注册采购单

位超60万家,助推832个脱贫县的320多万农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下一步,供销合作总社将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深入推进供

销合作社系统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指导'832平台'持续优化

平台运营服务水平。”阿地力吾布力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国家

乡村振兴局原督察专员贾希为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

这三个字琢磨透,对脱贫地区产业进行帮扶,也要继续补上技术、设

备、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找准产

业发展定位,发展地方具有特色的优势和产业,改善经营方式,提高

生产效率,助力乡村农产品补上营销短板,帮助培育一批优质农产品,

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第2页共19页

“稳步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优质农产品市场具有无限商

机,期待各方加强交流,密切产销合作,实现共赢发展。”黑龙江省

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晓冬表示,黑龙江省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

全的重大政治责任,近年来致力于打造最优、最绿、最香、最安全的

农产品,通过设置最严格的准入门槛,实行最严苛的管控机制,来精

选绿色有机农产品,给予消费者最安全的购买体验。

打造推介平台共育乡村振兴新理念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在大会“乡村振兴城市名片”专题发布

环节,多个地市党委政府负责人通过推介所在城市的特色产业、文化

旅游、优质项目,推广当地乡村振兴的优秀经验及先进工作方法。

创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查颖

冬介绍,苏州是国家级的智慧农业试点城市,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

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苏州市打造了41个智慧生产场景,建设培育

了30个智慧农业品牌,认定智慧农村102个,并与中国农科院合作

共建华东农业科技中心,打通了农技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于宜农宜牧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农牧业资源,西宁大力发

展'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绿色有机高原生态农牧业。”青海省西

宁市副市长肖向东介绍,通过打造系列绿色高端产品,提升农牧产品

的市场竞争力。未来,西宁将继续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

造和标准化生产加速发力,聚力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

第3页共19页

市,书写乡村振兴的“西宁篇章”。

绿水青山绘美景,乡村振兴谱新篇。陕西省汉中市副市长王红艳

介绍,近年来,汉中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做大做强优

势农特产品,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汉中路径。未来,将着力开拓生物医

药产业集群,培育农旅融合综合体和文商服务消费聚集区,建设高端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

振。

云南省玉溪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宝民认为,区位优势显著、自然

条件优越、产业完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硬”基础,而组织机构高效、

制度保障体系健全、营商环境一流则是“软”实力。唯有“软硬结合”、

双管齐下,才能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玉溪将实施现代农业产

业基地建设、市场主体倍增、绿色食品加工、开放农业提升四大行动,

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李宝民说。

甘肃省定西市全面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升级,传出了一段“洋芋

花开赛牡丹,小土豆变成金蛋蛋”的新佳话。定西市副市长张强介绍,

定西不仅盛产中草药,马铃薯也已形成了从良种繁育、淀粉生产到主

食化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药都薯乡”走出了一条“草畜并举、

链条循环”的生态优先发展道路,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拓宽合作平台共谋乡村振兴新格局

产业发展是振兴之基。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离不开“政、

商、农、联”等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跨界合作”的具体实践

第4页共19页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魏德胜认为,

推动乡村振兴,要强化党建引领,选拔培养地方能人队伍,带领当地

致富;也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准施策,为结对村量身打造完整

的长期发展规划。“自2013年与甘肃省康乐县建立帮扶关系以来,

中建二局委派4家二级单位与村支部开展党建结对,直接投入引进帮

扶资金2031万元,先后实施康乐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综合服务中心、

何家沟合作社、三条沟小学附属工程等帮扶项目81个,采购帮销帮

扶县农特产品1500万元。”魏德胜说。

“助力乡村振兴,必须要落实在老百姓的幸福感上,让更先进的

医疗技术真正地应用延伸至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让百姓能够用得上、

用得起。”在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看来,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当

地造血能力,要把项目引进来、把人才留下来,把好的产品生产出来。

李西廷介绍,通过向落后地区捐赠医疗设备、提供医疗培训,迈

瑞增强了优质医疗资源的跨区域共享能力。借助5G、大数据、物联

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迈瑞打造出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能够协助推进优

质医疗资源下沉,惠及更多基层边远地区的患者。

建设产销平台共迎乡村振兴新未来

乡村振兴,持续创新是动力。为鼓励各地各单位乡村振兴创新举

措与实践,发掘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与成果,汇聚更多社会力量,

形成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今年2月起,人民网开展了“2023

第5页共19页

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征集展示”活动。截至11月,共征集350份有效

案例,最终推荐产生2023乡村振兴创新案例88个。大会现场,2023

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入围名单正式公布。

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2023年数字乡村

发展工作要点》中指出,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深入推进“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渠道。

短视频平台和MCN机构,共同打造农产品产销平台,通过遴选优质农

产品,助力打造品牌、提升品质,加强传播和推广,实现各方供需精

准对接。

大会上,人民网宣布将依托8.2亿用户,33个地方分支机构和

“人民优选”客户端,重点建设“人民优选馆”,具体包括“地方馆”

和“品牌馆”,集中展现各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突出成果。

作为入选首批“人民优选馆”的代表,吉林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

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宪清表示,相信人民优选云岭野山参馆的上线能够

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带来更多新机遇。

在下午的产品推介会上,27位地方政府和企业代表通过视频展

示、主题宣讲的形式积极推广家乡的特色与产品。现场,参会的电商

平台、短视频平台、MCN机构选品部门代表以及在京部委、央企、高

校等单位后勤部门代表认真观看,为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与产销合

作打下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本次展会展示了81个吉林市特色产品,参与展会的13家企业

第6页共19页

都是吉林市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优秀企业。”吉林市工商联负责人介

绍。

展会还展出了中国社会帮扶网推荐的系列乡村振兴创新产品,相

关负责人在选品会现场交流乡村振兴优秀经验,为继续推进农业农村

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与会嘉宾表示,“2023乡村振兴大会”采取大会交流、集中选

品、线上线下推介的创新方式,推广各地乡村振兴的优秀经验,先进

工作方法,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助力“政、商、农、联”

等多方面资源实现精准对接,这是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生动实

践,必将对推动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

设农业强国产生积极影响。

命题视角:乡村振兴

【命题示例】

1、2023年12月10日,“2023乡村振兴大会”在北京举办。为大力

实施消费帮扶,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会宣

频平台和MCN机构,共同打造农产品产销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与此同时,人民网人民优选推出地方馆和品牌馆,首批入驻的敖汉旗

馆、光山馆、邯郸馆、清涧馆、盐山馆、虞城馆、枣庄馆、云岭野山

参馆正式上线。大会同步发布“2023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名单结果。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第7页共19页

(1)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表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理由。

(3)我国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分析。

(4)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5)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可以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8页共19页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

实际工作的切入点。”的理解。

(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国乡村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

(3)绘制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国家应该如何做?

(4)结合材料,请你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9页共19页

(1)打通农技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对推进乡村振兴有哪些意义?

第10页共19页

(2)结合材料,说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何重要意义

(3)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解读“乡村振兴”的制胜法宝。

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以来,地处深山的某村已发展成为

主打“梦开始的地方”网红品牌村,走出了“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

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这反映了()

①合理利用网络,可以赋能乡村振兴

②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看经济发展

③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5、“改革开放几十年,咱们的日子比蜜甜。城镇发展脚步快,幸福

生活人人爱。党的政策放光芒,首先给贫困户盖起了扶贫房,一年盖

了一大片。盖好了房子,电通、水通、道路通,马路边上装路灯。感

感谢中国共产党…”快板词中唱到的这一切表明()

①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②我国推动城乡一体化,走共同富裕道路

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11页共19页

④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最重要力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6、植保无人机从农田上呼啸而过,高效完成病虫害防治作业;物联

网探头在稻叶上轻轻一夹,营养数据便出现在表盘上;在智能显示屏

上按下按钮,自动流水线播种机就可完成撒底土、播种、浇水、覆土

等工序……一亩智慧农田可“藏”数十种高科技。这表明()

①技术的创新促进乡村生产力的发展

②科技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定因素

③创新让乡村生活更美好

④乡村振兴就是科技、生态的振兴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C

【核心考点】

1、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依据是什么?

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义是什么?

第12页共19页

①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有利于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③有利于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⑤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①政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建设法治乡村,等等。

②经济: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

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

业,等等。

③生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生

产生活方式。

④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向上

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等等。

⑤民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

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等等。

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

第13页共19页

果。

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一体

化。

④我国积极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5、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贡献?

①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②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③关心国家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④全面发展自己,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投身乡村振兴需要,为乡村振

兴作出贡献等。

6、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仍面临城乡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

②推进这一战略,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

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④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

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14页共19页

7、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政府和青少年分别应该怎么做?

⑴政府:

①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的力度;

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③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乡村的资源生态和

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

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④加大乡村普法宣传力度,建设法治乡村、和谐乡村,加强乡村文明建

设;

⑤大力弘扬爱国爱乡、遵纪守法、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俭自强、

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建设文明乡村;等等。

(2)青少年:

①认真学习、了解和宣传有关乡村振兴的发展政策;

②热爱家乡,就推动乡村振兴给当地政府建言献策;

③敢于同破坏乡村建设的行为作斗争。

8、为建设更美好的家乡,青少年应该树立哪些意识。

奉献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等。

9、请你为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贯彻落实提出理化建议。

①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乡村振兴促进法落实到位;

②建立健全配套制度,细化实化各项任务;

第15页共19页

③加强宣传,增强村民的法治观念,建设法治乡村。

10、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这说明了什么?

(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

兴。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

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5)党和政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

福感和安全感。

(6)党和政府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

11、党和国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有哪些重要意义?

(1)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

进。

(3)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

(4)有利于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16页共19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12、绘制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国家应该如何做?

(1)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加快发

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富裕乡村。

(2)加强人才、科技、资金等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

(3)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

风,建设文明乡村。

(4)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

环保意识,建设法治乡村。

(5)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美丽乡村。

13、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可以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做些什么?

(1)主动学习和宣传党的有关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支持并宣传党

THE END
1.让1.2亿农村老人安心养老首份全国性农村养老服务政策出台应有所倾斜;第二,鼓励年轻人在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缴费档次,目前的政策是多缴多补,加上账户积累资金由国家统一投资,积少成多,增加账户积累;第三,发挥集体经济作用,适度向集体中的高龄老人倾斜;第四,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地,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解决“老有所养”最迫切的失能老人照护和医养服务...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6143104447927.html
2.《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国农民...③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为养老构筑“最后一道防线”④发展经济充实社保基金,夯实养老保障服务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发布:2024/9/10 9:0:8组卷:3引用:2难度:0.5 解析 3.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我国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中要立足国情,稳步...https://www.jyeoo.com/shiti/4821a106-5015-4a15-56f2-ae0f251c18c2
1.让1.2亿农村老人安心养老首份全国性农村养老服务政策出台...应有所倾斜;第二,鼓励年轻人在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缴费档次,目前的政策是多缴多补,加上账户积累资金由国家统一投资,积少成多,增加账户积累;第三,发挥集体经济作用,适度向集体中的高龄老人倾斜;第四,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地,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解决“老有所养”最迫切的失能老人照护和医养服务...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18372632169913.html
2.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于2024年全国实施丨报告解读南方+个人养老金发挥的是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中的补充性作用,本意是为了提供更高的养老保障水平,且不同于此前试行的个人商业递延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具备金融属性,其投资回报理应更加具有吸引力。 南方周末记者 陈怡帆 责任编辑 | 钱炜 2023年7月18日,湖北荆门,老人在阅报栏前观看2023年退休金政策。(人民视觉/图)...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3/07/c8668588.html
3.襄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鼓励多缴费、长缴费的激励机制,探索提档补缴政策,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缴费补助。加快发展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纳入救助范围。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金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老年人,实施...https://www.xuchang.gov.cn/openDetailDynamic.html?infoid=3c349c8a-f5a7-4d9f-a065-53a671ed3ada
4.202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结(精选11篇)2、结合我县实际,先后出台了《德安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方案》、《德安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宣传工作方案》,制定了《德安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和基金管理制度》等制度措施,确保规范有效开展工作。 3、召开试点工作动员大会。 https://www.unjs.com/fanwenku/264398.html
5.2024年新农村养老保险包括哪些方面一个国家发展的好不好,就是要看老年人在不能工作之后的生活是否还能得到保障,所以养老保险一直是所有人都特别关心的话题。国家也是很重视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农村户口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保障。那么,今天我们就说一说,新农村养老保险包括哪些方面呢? https://www.64365.com/zs/819482.aspx
6.2024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推荐通用版10篇近年来,随着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接补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惠民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农村养老问题尚未触及,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和热点。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农民的新期盼,进行的又一项具有重...https://www.77cxw.com/fl/739246.html
7.专题17中国现代史非选择题汇编此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先后于2009年、2011年得以确立。2012年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这解除了国民的后顾之忧,使广大人民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期间,2011年《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智利的个人账户积累制度等等,都成为中国学习借鉴的参照...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4609ct14420n419290.html
8.2024上海工程大公共管理学专业805公共管理综合考研大纲!4.“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五.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本章复习重点: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理论依据;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功能 一.社会保险 1.社会保险的含义 2.社会保险的基本项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504733.html
9.2024农村交纳社会养老保险的流程是怎么样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是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待遇由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新农保...https://m.66law.cn/laws/202548.aspx
10.2024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测试题(含答案)D.仅新型工业化和乡村振兴 19.全会提出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构建什么样的食物供给体系? A.单一化 B.集中化 C.多元化 D.进口导向 20.关于土地制度改革,全会提出要如何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A.全面推进 B.暂停推进 C.有序推进 D.加快推进 21.全会强调,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什么标识? A...https://fanwenshow.com/post/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