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我们的养老金要怎么领?
延迟退休的最新消息来了!人社部在回复网友问题时称:
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由于延迟退休是一项重大社会政策,不同行业、不同群体还有一些不同看法,人社部将进行深入研究论证,适时提出方案建议。
延迟退休真的来了!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
答复一:相应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1、大多数国家退休年龄是65岁、67岁
2、多国延迟了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
近年来已有多国延迟了本国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
3、我国现行企业职工退休年龄
答复二:不同行业群体存在不同看法
1、明年是延迟退休方案出台最后期限
延迟退休方案何时能出来?
2017年7月公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即2016-2020年)应制定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如果按照该要求,那么明年即2020年应当是最后期限。
2、推出延迟退休至少五年后才会实施
3、延迟退休方案出台是非常慎重的
延迟退休改革面临重重困阻,官方至今也没有公布延迟退休方案。
人社部上一次回应是在今年8月,人社部通过中国政府网回应养老保险热点问题时表示,延迟退休年龄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社会政策,政府。
4、需深入研究论证并适时提出方案建议
人社部指出,延迟退休年龄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属于重大的政策调整,特别是当前就业形势依然复杂,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同时,对延迟退休年龄,“不同行业、不同群体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
“我们将综合考虑劳动力市场情况、社会的接受程度,根据不同群体现行退休年龄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并适时提出方案建议。”人社部称。
这四类群体将受延迟退休影响
第一类
到2025年,小于等于60岁男性(1965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第二类
到2025年,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5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第三类
到2025年,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1970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第四类
90后年轻人(1990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如果延迟退休方案,照这样落实下来,对于60后、70后和80后的影响是最大的,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90后来说,到退休时已经完全赶上了。
延迟退休来了,
什么时候才能领到养老金?
延迟退休来了,很多人关心养老保险到底该怎么交。
人社部通过中国政府网回应了多个养老保险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事关每个人,其中包含大家关心的自由职业、延迟退休等问题。
一、个人也可以参保
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必须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
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等可以参保(以下简称“个人身份参保人员”),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但并不是强制性的。
个人身份参保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原来的政策规定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
2、个人可自愿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
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其中明确,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即个人身份参保人员)可以在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至300%范围内自愿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
3、可以选择多种方式缴纳养老保险费
这些政策,应该说充分考虑了个人身份参保人员没有固定工资性收入的特殊情况,更加便于他们参保缴费。
4、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养老金水平要高些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换而言之,参保人员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的高低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体现公平,主要是待遇领取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的指标是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5、长缴费、多缴费、晚退休就多得养老金
一般来说,累计的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工资水平越高,退休时的年龄越大,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相对就会较高。
长缴费、多缴费、晚退休,就多得养老金。
此外,国家在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调整办法兼顾公平和激励的原则,调整水平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挂钩。
参保人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基本养老金水平越高,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也会比较高。
延迟退休年龄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社会政策,政府是非常慎重的。
6、退休人员无需顾虑个人账户储存额剩余多少
应该说,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退休后,其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
一是国家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也就是说,退休人员无需顾虑个人账户储存额剩余多少,国家将确保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内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正充分体现了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政府的责任和担当。
此外,国家政策还规定,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死亡的,其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我交了22年社保,退休金只有600元,
为什么有些人就拿2000元?
既然说到养老保险了,再给大家科普一下养老保险到底该怎么交才能让自己最有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