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灰色理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灰色文献的特点
(一)信息价值高,可靠性强。
(二)科研严谨,结论可信。
灰色科研文献是经科学研究人员从确定课题搜集积累资料,无数次的反复实验、研究等长期艰苦的科研活动创造而取得的最新成果。在灰色科研文献产生的过程中,无论是对国内外科研动态的考察、了解,还是对资料的占有大多是非常严谨、详尽和系统的,通过多次的探索得出了最新的结论,其结论无论正确与否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正确的结论可直接利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错误的结论可以启示人们少走弯路避免失误和浪费,具有很大借鉴价值;还有一部分结论则可能成为另一新课题和新思维的起点,具有很强的继承和持续研究价值。总之,灰色文献研究结论的可信性是不容置疑的。
(三)灰色文献的决策参考性强
各级政府机关的行政报告往往是紧紧围绕国家或地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需要,及时对一些方针、政策、计划的决策情况进行的通报。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中含有对尖端技术、重点技术研究、规划、实施等的决策情况。咨询部门的调查报告中含有政府急需解决的重点、热点问题的情况。企业的技术报告中含有生产、经营、销售的决策情况。利用它们制定各方面的决策比利用其他文献借鉴参考性更强。另外,可利用灰色文献向学员及时提供各种决策信息资料。党校的学员一般都是有一定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他们既是领导者,又是决策者。为他们提供信息资料服务既是满足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满足他们参与本地区、本部门决策的需要。
(四)灰色文献专业特色突出,业务作用明显。
二、灰色文献在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一、研究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重庆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其文化产业在过去五年以年均28%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同期重庆市GDP增速的两倍。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6.46亿元,占全市GDP的2.87%。从重庆文化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出版发行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以数字传媒、动漫、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二、研究方法
关于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无经典理论加以诠释,但中观层次的产业是宏观经济的组成元素,可依循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以哈罗德、多马、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下,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以卢卡斯、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认为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结合产业兴衰转化规律,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政府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资助、扶持和保护的各项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此外,任何产业的形成都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市场空间大小及其市场需求前景,对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劳动生产力、资金、技术、财政拨款、消费需求、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几个方面为数据指标分析其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指标选取及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进行灰色管理链分析,首先要选准系统行为特征的映射量,本文将重庆文化产业增长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随后进一步明确影响系统行为的有效因素,即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及比较序列,设系统行为序列:
X={x(1),x(2),…,x(n)}
………………………
X={x(1),x(2),…,x(n)}
X={x(1),x(2),…,x(n)},i=1,2,.....,m
表12005~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数据
年份
指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X
39.80
52.41
66.66
88.57
114.16
146.46
人均生产总值(元)X
8075
9608
10978
12437
14622
1757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
8093.67
9220.96
10243.99
13715.3
12590.78
14367.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
2214.55
2510.41
2809.32
2873.83
3509.29
4126.2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元)X
1025.99
1200.52
1391.11
1449.49
1237.35
1498.9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元)X
180.28
198.65
249.71
189.73
195.97
211.83
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X
4.21%
4.53%
6.27%
5.63%
6.11%
7.11%
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比重X
1.93%
1.98%
2.03%
1.97%
2.57%
3.25%
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占重庆GDP比重X
1.91%
1.87%
2.56%
2.95%
3.01%
8个影响因素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生产力提高、文化需求拉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根本动力
从表3可知,重庆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生产总值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影响最大,分别位居一、二名。这两者是文化消费需求的根基,而文化消费构成了文化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和源泉,并调节着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和供给,促使文化产业结构随着人们需求层次高级化而高级化。产业经济学中指出,生产力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是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也是根本源泉。重庆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在经历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之后,正在从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
文化消费能力在现实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文化消费总量不足。2007年,上海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653.67元,北京2007年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383.96元,相比之下浙江为2158.32元,而重庆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12590.78元,相比之下可见其差距。其次是文化消费能力地区差异显著。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对重庆文化产业影响排位居第五位,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更是排位第五。如何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带来的“消费断档”,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市场本身寻求内生性增长源泉加以解决。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导文化投资方向、扩大文化投资规模
资本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该产业的规模和素质,由表三可以看出: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对重庆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位居第三位。重庆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果之后,需要继续稳步推进“转企改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扩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尽管文化领域的投资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但仍应给予其投资空间,这需要政府出台明确的产业发展与投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民资、外资等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商贸、房地产、金融等外部行业以多种形式对文化产业进行资本渗透与融合,在发挥资本运营作用的同时,引入国外文化服务业先进理念、文化管理先进模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
目前来看,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政府投资扶持,2010年,在中国国际文博会上,重庆9个政府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额近80亿元。重庆市政府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采购、后期奖励等方式,成为推动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开拓新的投资主体,2007年,浙江宋城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投资集团,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实现贸易成交137.38亿元,协议利用外资10.17亿美元,引进内资108.34亿元,重庆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要借鉴各省市投融资成功的运行体制,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
(三)从依靠政府政策、投资推动转变为依靠市场内生动力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在重庆的逐步深入,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命题将会逐渐转向市场宏观环境。如何给改制后的企业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进入退出机制,给予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以国民待遇,通过市场管理文化,将政策性的安排转化为制度性的建设等等,政府应从文化企业改革中转变职能,全力培育规范的文化市场环境。
重庆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的比重对文化产业产生了一定影响,据重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显示,2009年重庆市文化与传媒支出19亿元,2008年重庆市对广播电视的财政补贴达到20377万元,对艺术表演团体补贴总计达7187万元,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在一定阶段是必要的,但是在扩大文化产业供给的前提下也要兼顾需求,兼顾文化产业发展自身规律,重要的问题不是财政是否具备能力,而是能否创新支持产业的体制机制,使得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重庆市政府在对文化产业进行财政资金支持的前提下,要对支持方式进行合理设计,要避免文化企业把政府作为“客户”,开展不良博弈,降低财政资金的效用。
(四)财政资金应重点扶持高端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
2008年,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体育传媒财政经费投入为151279万元,同比增长26.94%,财政拨款的方向和力度会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创新能力是文化产业的根基与灵魂,文化产业同样会面对产业的整体换代升级,因此重庆财政扶持政策应着重偏向于高端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方面,增强深度开发能力、价值增值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处在全国网络游戏产业和休闲游戏的领先位置的深圳,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补贴着重放在高端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依托IT等高新产业的优势和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平台,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加快新媒体产业发展,带动基于互联网、无线网络、数字广播电视等网络基础上众多产业的转型和融合,形成软件服务商、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印刷出版者等共同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赵书华,王华强.北京市文化产业关联分析[J].经济论坛,2008.9
2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3钱韵竹,张磊.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9.11
1引言
2灰色预测GM(1,1)模型
GM(1,1)模型是常用的灰色预测模型[3,4]。
设有原始数据序列
构造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为
式中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大的样本量,也不需要考虑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通过累加技术,使数据形成指数律,从而建立统一的微分方程,求得拟合曲线后对对象的将来发展值进行预测。灰色预测可以较好地对非线性系统进行预测。
3季节型电力负荷预测模型
为了反映电力负荷的非线性特征,本文中应用了灰色预测模型,从而可以将线性趋势的乘积模型发展为季节型灰色预测模型
式中Ij为季节变动指数(SVI)[5],j=1,2,3,4。
在考虑长期趋势的条件下
从而可以得出一个季节变动指数列I1,I2,I3,I4,为了尽可能消除得出的季节变动指数中存在的不规则变动,可以将不同年份的同一季节的变动指数进行平均,,n为历史数据所跨越的年份。计算出的4个季节指数之和应为4,若和不等于4,可以将季节指数乘以一个因子,以便其和为4。最终得到的季节指数为
4自回归模型
如果一个线性随机过程可表达为[5]
式中Фi是回归参数,i=1,…,P;μt是白噪声过程。这个线性过程xt称为p阶自回归过程,用AR(p)表示。它是由xt的p个滞后变量的加权和,再加当期的随机扰动项μt构成的。
式(5)还可表示为
式中Ф(L)称为自回归算子。自回归过程可能是平稳的,也可能是不平稳的。其平稳的条件是特征方程Ф(L)=0的全部根必须在单位圆之外。
对AR(p)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很多,如最小二乘估计。假设式(5)中的参数估计值已经得到,即有
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所要求的参数估计值应使得式(6)达到极小,所以它们应该是下列方程组的解
解该方程组,就可得到待估参数的估计值。
对灰色季节型预测的残差建立自回归AR(p)模型,设预测值为zk,则非线性季节型电力负荷灰色组合预测模型为
5非线性季节型灰色组合预测模型的应用
为了验证非线性季节型灰色组合预测模型对电力负荷预测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对京津唐电网售电量进行了预测。京津唐电网1994年第一季度至2001年第四季度的售电量数据如表1所示。图1反映了该地区电力负荷的波动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电力负荷具有明显的两重趋势性特征。
通过编程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灰色预测的GM(1,1)模型为
经过后验差检验,此模型为一级模型。
利用上式,得到该地区电力负荷的灰色预测值。此预测序列反映的是该地区电力负荷的长期增长趋势。
通过分析这些计算结果,可以明显地看到,只考虑增长性趋势还是只考虑季节性趋势都是不行的,都会对短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造成影响。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提高短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根据预测模型,编制出的季节型负荷预测软件,可以使预测方法更具有实用性。
6结论
(1)尽管灰色预测模型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具有两重趋势性特征,灰色模型只能预测出负荷的长期增长趋势值。它与实际值之间存在着较大误差。
(2)提出了季节型灰色乘积模型,既可以反映出负荷的长期增长趋势值,又可以反映负荷的季节性趋势。
(3)对季节型灰色预测的残差建立了自回归模型,提出了非线性季节型电力负荷灰色组合预测模型。与季节型灰色模型结合,将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1]牛东晓,等(NiuDongxiaoetal).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及其应用(Powerloadforecasting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on)[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Beijin:ChinaElectricPowerPress),1998.
[2]史德明,李林川,宋建文(ShiDeming,LiLinchuan,SongJianwen).基于灰色预测和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Powersystemloadforecastingbaseduponcombinationofgreyforecastandartificialneuralnetwork)[J].电网技术(PowerSystemTechnology),2001,25(12):14-17.
[3]邓聚龙(DengJulong).灰色预测与决策(Grayforecastanddecision-making)[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Wuhan:Pressof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1992.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通气受限,而通气受限即可由于气道狭窄也可因肺弹性回缩力的减弱而引起⑴。自发性气胸阻塞性肺气肿并发症之一。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42例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38岁-92岁。通过给予吸氧、止咳化痰、解痉、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使用呼吸兴奋剂等药物治疗,并及时有效地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以缓解症状。通过护士精心护理39例患者病人康复痊愈出院。2例合并肺部感染心衰死亡。
2.护理
2.1病房温度、湿度:保持病室温度在18℃~20℃,湿度50%~70%,定时开窗通风,并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2.2病情观察:由于该病患者基础病严重,合并急性气胸时往往无明显胸痛,加之患者心肺功能差或病情危重,不能及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鉴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急性自发性气胸。出现下列情况应警惕气胸(1)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的突发性气促,呼吸困难加重伴刺激性干咳或胸痛;(2)肺部新出现广泛哮鸣音或突然哮鸣音增多,但肺部一侧或局部出现呼吸音消失,经支气管扩张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呼吸困难不能缓解者;(3)患者烦躁、大汗淋漓、紫绀迅速加重,双侧呼吸音改变不一致者;(4)有气管移位、局限性或患侧呼吸音消失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3]
2.3氧气吸入:氧疗可提高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增加向组织的供氧能力,改善缺氧状况。继发气胸呼吸困难时可短暂高流量吸氧,缓解期主张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4%~28%)持续吸氧,应维持3~4周以上。
2.4做好抢救器械、物品、准备,及时配合医生抢救。只要病情不是需立即抢救时,应在做好抢救准备的情况下,立即行X线胸片检查。对重症不能进行X线检查者,当搔抓试验阳性护理论文,(其方法为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胸骨中部,然后在距中线4~6cm处,用钝器或手指轻轻搔抓两侧胸壁,气胸侧可听到粗糙的音响):高度怀疑气胸患者,协助医生在患侧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部位谨慎地进行胸腔试穿,如穿刺后抽出气体,诊断即可成立。
2.7康复宣教: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等护理论文,同时还应认真做好病人宣教是预防气胸发生及复发的重要措施:告知从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要开始注意。首先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注意劳逸结合,多安排休息,尽量避免强体力劳动,不要用力屏气,如吹喇叭及吹萨克斯风等;对于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哮喘患者应预防哮喘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积极控制感染症状。认真做好自我护理以减少复发机会:(1)术后应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下卧床休息.(2)避免用力和屏气动作,保持大便通畅,2天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3)病人应戒烟,平时注意补充营养,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素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4)气胸出院后3到6个月不要做牵拉动作,廓胸运动,以防诱发气胸。(5)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另外,比利时科学家最近指出,有气胸病史的人更要注意避免到剧院、电影院等有可能出现高分贝音量的公共场所。
3:小结
[参考文献]
[1][2]姚景鹏,内科护理。2007年版
[3]张敦华.实用胸膜疾病学[M].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12315.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深入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成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公共管理能力的关键。本文从提升文化软实力视角,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用发挥进行初步研究,以期深化认识,为全面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软实力和影响力提供理论指导。
一、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话语权
1.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国家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都想尽力提高自身的软实力,提高本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2.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话语权
话语权是传播学概念,指舆论主导力。国际话语权是指通过话语传播影响舆论,塑造国家形象和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话语权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换言之,一个国家是否具有话语权,是这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弱的反映。
话语权包括理论、思想、价值、理念、议题、政策、主张等。话语传播涉及“说什么”、“谁来说”、“何时说”、“怎么说”等环节。衡量尺度是“说了算不算”。拥有话语权,就能通过议题设置,占据舆论制高点,引导舆论,使之导向有利于己的方向,从而达到宣传塑造形象的目的。
话语权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为塑造国家的良好形象,谋求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各国无不努力创造于己有利的舆论环境。因此,话语权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的战略制高点。
而从社会学角度理解,话语权简言之即说话权,是控制舆论的权力。在当代社会生态中,话语权就是指媒介在对受众群体产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很大的贡献力,该国就会在国家话语权之争中赢得主动地位。文化有深度,话语权才有力度;话语权有力度,易扩张文化影响力;话语权的强势,更会促进文化的推广。话语技巧高超,加之高质量、高品质的文化内涵,会促进话语权更强,并有恒久的生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话语权,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
二、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存在的不足
1.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思想观点不易被公众所接受。
当前,由于社会的信任危机,很多中国民众对国内智库发出的声音经常抱着一种狐疑的态度。但不可否认,中国智库本身的确也缺乏足够的公信力。一些智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丧失自己的观点和独立性的风险。所以说,如果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能在国内产生政策影响力,在国际上也很难被承认。
2.研究领域相对狭窄,缺乏国际影响力
中国智库很少有鲜明的、突出的全球研究视野,很多的全球性战略议题都是国外智库研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后,国内的智库才开始研究,从而在话语权和影响力上落后于国外,并在政策上受制于人。欧美等发达国家智库主导着国际社会事务的话语权,而中国智库仅专注自身发展问题,埋头做国内公共政策研究,很少参与国际性、全球性事务,更很少有机会在国际组织或会议中表达观点,缺乏国际影响力,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种集体“失语”的状态。
3.研究方法的落伍导致国际化研究能力的落后
当前中国绝大多数智库目前基本上是处在忙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阶段,缺乏全球化的思维、国际化的眼光和前瞻性、系统性的研究能力。很多智库过去奉行“深入研究,写出优秀的报告,客户会自动找上门”的准则。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每天会有不断增多的新技术被创造出来,这就要求智库不断去寻找更加高效便捷的技术手段用于技术的收集、分类和分析工作,通过多样化的媒体传播工具把研究成果推送到各个不同的目标受众和潜在客户手中。
综上所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扩大文化传播力和辐射力,而传播力的增强关键在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作用发挥。
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1.强化议程设置,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在国际传播的大格局内,打造具有较高传播影响力的智库,日益成为一个媒体乃至一个国家提升自身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追求。在全球传播的大环境中,必须强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参与议程设置的能力,抓住一些重要契机,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逐渐形成自己的话语权,甚至话语强势,真正提升传播影响力,成为品牌化的国际一流智库。
2.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挥智库的传播作用
目前我国智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很小,与中国国力不相适应。一般我们谈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似乎只关媒体的事。作为舆论产生的重要源头,智库本身的传播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智库目前更多局限在对我国政策的解读、阐释,很少提出能够主导国际话语的概念和战略名词,往往在别人的框架下跟随讨论。
3.树立国际传播观,加强文化输出
此外,政府还应从政策上对智库加以引导,对国际传播效果好的智库予以支持,使我国智库逐步树立国际传播观念,做到“研究”和“传播”并重。推动我国媒体特别是外宣媒体更多地翻译和报道智库适合向国际社会传播的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智库的声音。
[1]姜捷:新阶段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州学刊,2008(9):155-156.
[2]陈颖:论新阶段高校统战工作创新[J].理论与当代,2011(4):38-41.
[3]陈一新:党委核心智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政策t望,2011(8):10-16.
[4]安淑新:国外智库管理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1(5):88-92.
三、被引用率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确定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
表1影响因子及变量设定表
(二)无量纲化
由于系统中各因素列中的数据可能因计算单位的不同,不便于比较,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时,一般都要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的数据处理。本文利用公式(1),以P50的数据为基准,对原始数据数列和比较数据数列进行初始化运算,以消除量纲或数量级的影响,得到标准化后的数列(表3)。
(三)产生对应差数列表
将无量纲化后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进行差值计算,并求绝对值,将之列如对应差数列表,内容包括与参考数列值差(绝对值)、每列最大差和每列最小差。然后计算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
四、灰色关联的结果分析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可知:
3.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结果对把握期刊的服务对象和办刊理念有极大帮助。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数理统计方法中对样本需要量大、计算量大等缺点,有利于分析期刊研究过程不完全信息中随机因素的显著性和关联性,开拓了期刊研究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刘雪立.10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构成特征及其启示[J].编辑学报,2014,26(3):296-300.
[2]毛国敏,蒋知瑞,任蕾,等.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的幂律分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5(2):293-307.
[3]叶鹰.高品质论文被引数据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1):100-103.
[4]方红玲.我国科技期刊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峰值年代——多学科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708-710.
[5]黄鹂.从论文被引频次分析看高校学报在学校科研发展中的作用——以长江大学及其主办的学报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2,35(9):184-186.
[6]任胜利,柴育成,姚玉鹏,等.地球科学国际主流期刊的引文分析[J].科学通报,2002,47(1):74-79.
[7]李斐然.如何创作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J].创新科技,2012,(1):58.
关键词:职称评审;灰关联分析;BP网络
Keywords:professonaltitlesevaluation;GRAY;BPnetwork
0引言
1高校教师职称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1.1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影响因子的确定依据某高校历年教师职称的评定标准,主要是从论文的级别数量、科教成果获奖(市级以上),是否承担科研科教项目等方面来综合评定教师职称的获得。针对该高校2012年数据中46名教师在承担科研科教项目都满足,而在有科教成果获奖(市级以上)上只有个别的教师有,所以本文考虑,以论文级别数量构建6个评定指标:SCI/EI篇数x1,一级核心论文篇数x2,二级核心论文篇数x3,三级核心论文篇数x4,一般期刊论文篇数x5,论文总篇数x6。
1.2灰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的计算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序列的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序列的联系是否紧密,其紧密程度用关联度量化,曲线越紧密,其关联度越大,反之就越小[3-4]。
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分析步骤:
(1)将该高校职称专家评审结果作为参考序列x0(k),k=1,…,46,晋级职称的x0=1,被淘汰的x0=0,6个影响因子作为比较因素序列xi(k),i=1,…,6;k=1,…,46。
(2)根据表1求出Δ■(k)=y■(k)-y■(k),并找出Δ■=0,Δ■=27,由灰关联系数公式ξy■(k),y■(k)=■其中分辨系数ρ取值0.5,计算出6个影响因子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在46个样本点上的灰关联系数,如表2。
(3)计算关联度
由公式ry■,y■=■ω■ξy■(k),y■(k),取ω■=ω■…=ω■=■,及根据表2求得比较因素xi和参考因素x0的关联度,依次为r1=0.9345,r2=0.9625,r3=0.8360,r4=0.9108,r5=0.6545,r6=0.4984。
关联度排序:r2>r1>r4>r3>r5>r6
由以上关联排序我们可知:一级核心论文篇数x2,SCI/EI篇数x1,三级核心论文篇数x4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影响程度最大,关联度值都在0.9108以上,如果我们能在这三类级别的期刊上多,就可以大大提高通过职称评审几率。我们如在一级核心,SCI/EI上感觉发表困难的话,可把重点放在较容易发表的三级核心上,同样有效。二级核心论文篇数x3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影响程度也很大,关联度值为0.8360,论文总篇数x6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影响程度最小,关联度值只有0.4984。
2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预测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表1归一化的46组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样本,任取前37个样本用于网络学习训练,另外的9个作为网络训练完毕后的预测样本。
为了验证本文灰色BP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实验中与单一采用BP的模型,在网络训练效率方面、网络预测的准确上分别进行比较。
灰色BP预测模型:根据上文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影响因子的分析,选用上述的关联度值在0.4984以上的5个影响因子作为输入变量,高校教师职称专家评审作为输出数据,将职称晋级(1)、淘汰(0),分别用“10;01”表示。隐含层经训练,结果表明:当隐含层单元的个数为8时,网络模型稳定且获得较理想结果,这样网络结构即可确定为5-8-2。训练函数采用trainlm,输入层与隐层、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的传递函数选为tansig,logsig函数。训练次数最大设置为100次,网络收敛误差为0.001。
BP预测模型:表1归一化的数据作为BP网络的输入。BP输入节点为6个指标数值,BP网络输出节点为2,中间层的节点数选8,网络结构即可确定为6-8-2,其它参数设置同上。
从图1、2可以看出,灰色BP网络的训练只经过13步就达到了最小误差,这说明,选择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有较大关联度的5个影响因子作为网络输入,提高了网络训练的效率。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建立预测模型前未经过任何数据预处理的BP模型,预测准确率低,判错了2个,准确率77.77%,本文的基于灰色BP预测模型,判错1个,准确率提高到88.9%,预测结果与专家评审基本吻合。
3结论
本文针对某高校2012年教师职称评审实际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各个影响因子对教师职称评审的影响程度;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教师职称评审进行预测,得出结论:
(1)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能够考虑影响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因素,灰色关联分析表达出各个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为高校教师职称的晋级提供指导参考。
(2)与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采取的定性分析评审相比,基于灰色神经网络评审模型实际操作简单、客观,这些使得评审结果更加趋于合理。
(3)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帅选了其中5个指标的本文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未经过任何数据预处理的BP预测模型相比,提高了网络的训练速率和网络预测精度。
[1]张吉刚,梁娜.消费者网上购物意向的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22):133-135.
[2]孙莉.基于灰色BP神经网络的服装面料规格参数预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7):154-157.
[3]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5版.科学出版社,2010:62-90,211-213.
[4]肖新平,宋中民等.灰技术基础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
[5]刘军奎.高校职称评审制度的社会学思考[J].前沿,2011(05).
[6]朱霁.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程序的弊端及完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0.前言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正处于崛起过程中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问题最为严峻的国家[1]。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根据有关预测,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亿,2026年达3亿,2037年超过4亿本科毕业论文格式,2051年达到最大值,届时,中国人口中将有1/3达到60岁或者更大,4.38亿的老年公民将超过美国的人口总数。
1.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简介
灰色系统的关联理论[6]是从系统内多因素中确定主要因素进行优势对比的一种理论,是指系统内部主要因素随时问而变化的同步程度,它定量刻画了系统内都结构之间的联系,是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
分析过程中,设有参考数列为x0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被比较数列为xi,(i=1,2,…,n)。且x0={x0(1),x0(2),…,x0(n)},xi={xi(1),xi(2),…,xi(n)},(i=1,2…,n)。灰关联度分析步骤如下:
①原始数据变换:对原始数据消除量纲(或单位)转化为可比较的数据序列。分别用第一个数据去除后面的数据,得到新的倍数数列,即为初值化数列,量纲为一,各值大于零。且数列有共同的起点。
②求关联系数:按公式①计算参考数列x0和比较数列xi的关联系数。
(1)
式中:ξ1(k)为x0与xi在k点的关联系数。
称为第k点x0与xi的绝对差。称为两级最小差。其中是第一级最小差,这表示在第i条曲线上找各点与x0的最小差。是第二级最小差期刊网。表示在各条曲线中找出的最小差的基础上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找出xi中的最小差。
是两级最大差,其意义与两级最小差相似。
ρ称为分辨系数,其意义是消弱最大绝对差数值太大所引起的失真,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一般取ρ=0.5。
③综合各点的关联系数,得到整个xi曲线与参考曲线x0的关联度ri,
ri=(2)
图1人口老龄化主要影响因素
3.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经过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的定性判断,选取的16个影响老龄化的主要因素分别命名为x1、x2…x16(见表1),历年的>65人口比的数据为参考数列x0,根据灰色建模理论和程序[7]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建立灰色关联分析。
表11999~2008年老龄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
影响
因素
1999
2000
2001
2002
X0
6.9
7
7.1
7.3
7.5
7.6
7.7
7.9
8.1
8.3
X1
3349
3849.1
4637.7
5480
6208.3
7242.6
8418.8
9815.3
12148
14500
X2
50
51.2
52.9
58.3
59.6
62.9
69.7
75.7
79.3
83.4
X3
63.8
73.2
78.8
83.5
82.5
76.3
75.1
71.8
72.7
X4
21.56
13.47
15.2
16.92
15.85
14.86
16.15
13.72
12.44
11.52
X5
4178.6
4586.6
5025.9
5790
6584.1
7590.3
8659.9
9843.3
11290
12218
X6
31.1
32.48
33.03
30.60
29.13
29.75
29.99
30.9
29.84
27.84
X7
445.9
449.1
450.8
427
430.6
439.3
446
462.4
478.8
503
X8
1614
2411
1842
1921
1843
1441
1406
842
462
474
X9
1965.1
2278.5
2489
3171.5
3680
4258.4
5093.3
6309.8
7834.2
9740.2
X10
7159
7858
8622
9398
10542
12336
14053
16165
19524
22698
X11
42.1
39.4
38.2
37.7
37.1
36.7
35.8
36.3
37.9
X12
52.6
49.1
47.7
46.2
45.6
47.2
45.5
43
43.1
43.7
X13
35
36.22
37.66
39.09
40.53
41.76
42.99
43.9
44.94
45.68
X14
3.55
3.904
4.1887
4.596
5.082
5.839
7.122
8.048
9.360
11.086
X15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X16
24.01
22.89
21.29
20.34
19.3
19.55
世博会作为全球最大的城市博览会,越来越成为世界瞩目的盛事,作为各国展示自身综合国力、民族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重要舞台,对各国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举办城市或者举办国则抓住时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上海市在年举办了有史以来最为盛大的世博会,对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按照一般的经济增长周期理论,一个经济体在保持长期(一般为年)的持续增长之后,由于受到市场、资源、基础设施以及环境等“瓶颈”因素的制约,如果没有外生变量的介入,其增长率将会逐步递减。而此时如果有一个足够大的外生变量介入,无疑将会改变经济增长曲线的斜率,使之继续保持一定的高速增长[1]。年上海世界城市博览会的举办,对上海和中国都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然而,其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多大却值得探讨。
2研究状况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GDP的发展规律及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梁鑫等利用SPSS软件,在AIC准则下建立了ARIMA(1,2,1)模型,利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适应性检验,进而对GDP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及预测[2]。赵盈以1954~2004年我国GDP的数据资料为依据,采用Box2Jenkins方法建立ARIMA(1,1,1)模型,揭示了我国GDP增长变化的规律性,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3]。李占江等应用SAS软件,依据1952~2005年内蒙古GDP数据建立了ARIMA(0,2,1)模型,并对2006年GDP作出预测[4]。靳珊对1950~2006年贵州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Eviews软件建立ARIMA(1,1,1)模型,揭示了贵州GDP的增长变化规律[5]。魏宁利用SPSS统计软件,根据ACF图和PACF图选取模型的阶数,再在AIC准则[6]下重复拟合得到合适的模型,并根据残差序列的ACF图和PACF图对模型进行适应性检验,从而对1952~2007年陕西省的GDP进行分析,并对陕西省未来6年GDP进行预测[7]毕业论文格式。
然而,这些预测方法要求数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符合某些典型的概率分布,因此,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预测所做决策约束太多,实用性也嫌弱。而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数据进行灰色预测时,对样本量数据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要求低,而且计算量小且方便,更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因此,该方法具有很广泛的实用价值[8]。目前,灰色系统理论已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Li-changHsu的论文中使用GM(1,1)模型预测全球IC业的需求及销售量[9]。马勇基于GM(1,1)改进的DGM模型来预测港口货物吞吐量[10]。左继宏基于灰色GM(1,1)模型预测GDP及人均GDP[11]。
对世博会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的经典方法与对一般的重大事件活动进行经济影响评估一样是成本效益分析[12],其基本评估技术是投入产出法。然而,都因需要有精确、全面的财务、资金及其它数据资料而难以使用,尤其是在预评估中更因信息贫乏而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目前经济效益,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GDP及人均GDP的文献较多,但主要特征是单一地用来进行GDP的数字预测,不能更好地分析其后续效应。本文结合乘数分析法,以2002~2009年上海市筹办与举办世博会期间每一年的经济总量为样本数据,探讨世博会对上海市GDP短期影响力,并在一定的预测精度和灰色关联度水平下对年上海市经济总量的贡献做出评估,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到上海世博会的短期经济影响力大小。
3上海市GDP预测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3.1上海市GDP预测模型的构建
3.1.1原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要面对诸多复杂因素及不确定性因素,由此而带来种种的安全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许多施工企业都在探寻如何及时有效的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及时做出科学决策,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基于灰色系统-AHP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
2.1基于灰色系统-AHP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预警系统的机理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预警系统的宗旨是对施工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发展趋势进行推测与判断,并对有可能出现的警情寻找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为实现其目标,必须要有一套严密逻辑的运行思路。本文施工项目安全预警系统主要是通过对反映施工单位安全情况的指标进行筛选、数据处理、建模分析以及评价等,从而得出施工项目安全预警系统的评价值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安全能力的预测值,其机理如图1所示。
图1本论文的机理图
2.2数据的处理
关于数据的处理部分,我们如何选取反映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预警系统的指标、如何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如何确定指标的权重关系与指标如何定量化,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为预警、预测打下基础。该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详见图2所示。
图2建筑施工项目预警模型的构建思路图
3施工项目安全预警系统实证分析
工程实例为河南省锦绣花园工程,该工程由河南某建筑院设计,建设单位为河南省通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二级,使用年限15年,防火建筑设计分类为丙类,防火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性质为居住建筑。
3.1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鉴于本文预警研究的需要,参考有关文献[4][5]建立了两级安全风险指标体系,从人员,机械设备,将统计指标归为两级:人员风险A1包括组织指挥能力A11、类似工作经验A12、安全员对现场人员的熟悉程度A13,未经安全培训工人A14,特种作业无证上岗比例A15;设备风险B1:机械设备及其器具的安全控制B11,设备可靠性检测B12,设备的维修及保养次数B13;环境风险C1:气候条件C11、施工现场噪声及扬尘C12、施工照明C13、施工现场情况C14,危险源控制情况C15;技术风险D1:施工组织设计D11、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D12、工程设备的优良程度D13,专项安全技术方案D14;管理风险E1:安全操作规章完善情况E11、安全教育培训E12、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处理E13。其中定性指标有A11、A12、A13、B11、C11、C12、C13、C14、C15、D11、D12、D13、D14、E11、E12、E13。其他为定量指标。
3.2有关指标百分制打分
本文依据该项目连续四个月的施工记录,采用专家打分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定性指标进行定量化。本论文根据量化值拟采用百分制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分为五个分数等级60分;70分;80分;90分;100分。同时为了统一施工项目安全预警系统体系中指标的量纲及后文预警研究的需要,考虑到定性指标的百分制打分法,故而定量指标通过“功效系数法”[6]对其进行优化百分制打分进行计算,有关的数据如下表1
3.3基于AHP的指标属性权重的确定
本论文在确定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时采用了专家打分的方法,选取大多数专家认可的取值,确定第一二层评价指标的权重,限于本文的篇幅所限,仅列出最终的权重确定结果,详见表2所示。
4灰色预警与预测
4.1灰色预警
通过上述指标分数与权重的确定,便可计算出锦绣花园各月的综合得分综合预警指数,具体计算公式下所示,预警指数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综合预警指数=加权求和单项最终权重*单项最终得分分数
第一月的综合预警指数=86.54,安全情况较好;
第二月的综合预警指数=87.90,安全情况较好;
第三月的综合预警指数=78.55,安全情况一般;
第四月的综合预警指数=85.48,安全情况较好。
4.2GM(1,1)灰色预测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机理,我们可以构造锦绣花园项目四个月的综合预警指数的1-AGO序列与紧邻均值序列,结果如下表5所示。
第二步:对原始数列作准光滑性检验。
由
得
,当k>3时准光滑条件满足。
第三步:检验1-AGO序列是否具有准指数规律。
,当k>3时准指数规律满足,故可对建立GM(1,1)模型。
第四步:对参数列进行最小二乘估计。
=
第六步:利用预测公式求的模拟值。
=(86.54,172.80,252.81,338.60)
第七步:还原求出的模拟值。
=(86.54,86.25,80.01,85.78)
第八步:检验误差。由表6计算相对误差。
平均相对误差:。由表6知模型精度等级为2级,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GM(1,1)模型的精度可以根据相对误差、均方差比值与小误差概率划分为以下4个等级。详见表7所示。
第九步:预测锦绣花园第五个月的的综合预警指数。
=420.19-338.60=81.58
由以上的综合预警指数分析可知在第五个月锦绣花园项目的发展整体良好,但是相对之前的指数有下滑趋势。因此,应分析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前进行预防。
5结论
目前我国对建筑项目的安全预警还是不够成熟,本文通过基于灰色系统-AHP建立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预警系统弥补了安全预警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其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
(1)进行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预警研究,在微观层面上可以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状况进行诊断与预测,便于管理者及时做出科学的决策,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2)通过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预警研究,可以帮助施工项目管理者较快适应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变被动为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与专业化水平。
赵晓芬.灰色系统理论概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Vol.27No.03:152-154.
DengJulong.Connotationsongreytarget[J].TheJournalofGreySystem,1998(1):22.
T.L.Saaty.AScalingMethodforPrioritiesinHierarchicalStructure[J].JournalofMathematicalPychology15,234
【摘要】简要论述了高校文献资源建设中关于灰色文献资源的类型、特点和情报价值等内容,旨在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高校灰色文献资源,实现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的巨大情报价值。
关键词高校灰色文献;类型;特点;价值
作者简介:温普玲(1963—),女,河南郑州人,英语教育本科,副研究馆员。
高校是知识和人才高度密集的单位,在其完成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由于大部分的信息资源是以半公开、非常规的文献形式出版发行的,所以这部分的信息资料均属于灰色文献的范畴。由于各种原因高校灰色文献资源很少进入图书馆资源组织和管理的视野。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的实际开发工作严重不足。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的类型、特点和情报价值等方面内容,旨在让大家能更好地认识与了解高校灰色文献资源,提高对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的类型
1.1灰色教学文献资源
这部分灰色文献资源主要是由高校的教务部门、各教学单位和教师等工作中产生的与教学有关的灰色文献,是高校的教学工作赖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和必备条件,反映了高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它主要包括教学计划、自编教材和讲义、教学参考书、教学实习指导书、教学研究报告、教学经验总结、教案、教学课件等。
1.2灰色科研文献资源
这部分灰色文献资源主要是由教学单位、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根据学校的整体科研规划、各个单位的科研计划、个人的科研兴趣与研究方向等进行科研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未公开发表和出版的科研成果。这部分文献是高校的科研能否走向正常化的轨道、能否具有相应的科研激励作用、能否产生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科研成果的具体体现。它主要包括科研报告、学术会议文献、学位论文、内部刊物等
1.3灰色管理文献资源
这部分灰色文献资源主要是由高校行政后勤管理部门、教务教学部门和科研机构等单位根据学校的整体工作安排和各个单位的年度计划进行组织、起草、编写和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条例性文件等。这类文献反映了学校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能够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是高校的管理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同时,通过它也可以反映出高校的管理水平,揭示出学校管理工作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是否同步,是否真正做到为教学科研服务。它主要包括规章制度、法规性文献、决策规划类信息、学校有关事实、数据、调研报告等
2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的特点
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种类虽然繁多复杂,但仍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主要有:
2.1具有较强时效性
2.2具有原生态性
高校灰色文献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各个专业领域新经验和新成果,既能提供最新的行政政策和科研动态,也能及时报道各种实用的技术和方法。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高校灰色文献的原生态性。公开发表的文献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人为的加工处理才能被公开。高校灰色文献则能以其原始的面貌被人们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2.3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在高校灰色文献中,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总结,还是科研工作中对国内外科研动态的研究分析;无论是学生的学位论文,还是教师的研究报告,在其研究过程中大多是严谨、详尽和系统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例如,某些重大课题的科研报告,不仅内容专业深入,而且数据准确可靠,所以情报价值极高。而且,科技报告中还附有大量的数据、图表和原始记录等原始资料,是非常重要的情报资源。
2.4流通范围窄,载体形式多样化
高校灰色文献一般仅仅供内部交流使用,或者作为档案资源保存,而不经过商业性出版物流通发行。其发行范围由生产者根据需要决定,大多只发送给高校内部有关的部门或个人,流通范围窄、收集比较困难。另外,高校灰色文献的载体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纸质的文献外,还有缩微资料、声像资料和机读文献等。而且,同一载体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如纸质文献可以是印刷品和也可是复印品,可装订成册也可是活页形式;机读文献可以是数据库也可是机读磁盘或光盘等。
3高校灰色文献的情报价值
尽管高校灰色文献属于非公开出版的文献,有的研究也许并不成熟,但由于文献见解独到、材料新颖、信息量大,在科学研究和情报价值上有着特殊的参考作用,较之公开发表的文献,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3.1实用性
高校灰色文献一般是在校内现有的教学科研及生产管理条件下产生的,对本校的教学科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作用。其中,较为成熟的结论,可直接利用;那些失败的结论,则具有大的借鉴价值;还有一部分的结论则可以提供新的科研思路,成为新课题的研究起点。所以,高校灰色文献资源在科学研究和情报价值上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3.2导向性
高校灰色文献不仅能提供人们全面了解某一事物现状的信息,揭示出一些关键技术的所在,而且还能指出该事物的可能走向,从而使人们能牢牢把握其发展轨迹,研究其未来,其巨大的情报效应与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例如,科研报告中记载了某核心技术内容的研究步骤、方法和实用的材料,以及所得出的实验数据和效果过程,并记录着该技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其所在学科领域研究往往形成自然的导向作用。
3.3独创性
高校灰色文献资源中,科研报告、学位论文等文献都是高校科研人员、教师或学生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大量的思维劳动,从中提炼出的学术性见解或结论,其选题新颖,结论不与他人雷同,具有很高的独创性。
3.4可靠性
高校灰色文献在产生的过程中,引用资料广泛、详实,论述严谨、系统,并详细记载着所研究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背景、研究的方法、成果、结论及
参考文献,还附有大量的图表及详细数据,其结论都是经过多次探索、研究才得出的。所以,高校灰色文献资源的情报价值高,可靠性强。
3.5权威性
在高校灰色文献资源中,除了未经权威机构认可的自编内部讲义、教学指导书等文献外,其他的灰色文献,尤其是经过法定机构认定的科研报告、科技成果,以及省部级、国家级学术会议或国际学术会议的交流论文,在每个学科的探索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在科研和情报价值上,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