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它已成为个人生活和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工智能很快会像互联网一样无处不在。因此,保险业需要接受并拥抱这一现实,而保险业也正在这样做。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风险、提高效率、在保留现有业务的同时创造新业务。”慕尼黑再保险董事会主席JoachimWenning说。
一是人类大健康。人类大健康是当前人寿和健康险业务所探讨的最重要的趋势。在许多国家,随着健康数据的电子化,人们对自身和社会健康状况的认知在不断加深。这不仅有助于制定个性化医疗方案,还能够简化与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过程。
三是数据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将很快会像互联网一样无处不在,渗透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领域。保险业希望以灵活敏捷的方式适应这一现实。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帮助保险公司更好地评估风险、进行个性化保险保障范围并提高效率等。因而在实施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之前,不只是每家保险公司,每一家商业主体都需要制定其特定的AI治理体系。
四是网络与加密技术。随着人工智能能力的指数级增长,保险公司的网络保护能力需要得到扩展。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伪造和网络钓鱼攻击变得愈发复杂,因此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更新意识培训和保护措施。承保网络风险的保险公司需要不断监测新的现实案例,并适应威胁趋势。尽管加密货币在媒体上的曝光率较低,但许多国家仍在继续研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并且主要加密货币的价值也在不断增长,保险公司能够对这些趋势的潜在机遇和风险进行评估。
警惕大模型网络攻击
在保险业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数字安全”问题日渐凸显。日前“Windows蓝屏风波”更是为我国保险业数字化进程敲响了警钟。
MartinThormahlen表示,随着ChatGPT的发布,大语言模型(LLM)和生成式AI已成为主流。然而,当前生成式AI时代才刚刚开局,“可以肯定的是,国家及商业行为主体将在多个领域部署AI技术”。
就AI对网络安全的影响而言,慕再预测,网络攻击将愈发趋于自动化和个性化,同时以各种语言进行大规模扩散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
MartinThormahlen表示,近十年来,网络安全保险已成为企业和个人管理网络安全风险的重要工具。在网络威胁态势不断动态变化的大环境中,一个尚在发展中的保险市场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可保性挑战和管理累积风险。同时,保险业和另类资本市场也需要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全球的承保能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