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总保费达到4.778万亿美元,其中非寿险总保费为2.124万亿美元,寿险总保费为2.655万亿美元。从寿险保费情况来看,排名前十二的公司分别为美国、日本、英国、中国、法国、意大利、德国、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其中英国、日本、台湾等国家或者地区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领先。
世界前12大寿险市场保费及份额(2014)
发达国家保险深度和密度远高于我国(2014)
一、美国寿险业:全球份额第一,发展成熟
美国寿险业最早起源于1759年,经过探索,于19世纪下半叶得到快速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寿险业开始趋于成熟。2014年美国寿险行业保费收入达5,282.21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为19.9%,排名第一;寿险保险密度为1,657美元,寿险保险深度为3.0%。
从美国寿险公司的数量来看,从1950年至1988年有个持续增长的过程,至1988年达到峰值,为2343家,其后数量持续减少。截至2014年,共有830家寿险公司,其中股份制有636家,相互制106家,互助型81家。
美国寿险公司数量在1988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美国寿险行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虽然近年来保费增速波动幅度比较大,但是总体上增速尚可;而美国寿险行业的总资产除2008年负增长以外,近年来基本保持4-7%的稳定增速。从险种结构来看,美国寿险公司的年金险和健康险合计占比接近80%,其中,年金险占比50%左右,健康险占比接近30%。
近年来美国寿险行业年金险和健康险合计占比接近80%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相对于830家寿险公司的总量,按照总资产规模排序的前十大保险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占比高达48.6%,显示美国寿险公司的行业集中度也非常高。
按总资产规模排序的前十大寿险公司总资产规模占比达48.6%
二、日本寿险业:发展成熟,死差在利源中的占比高
日本寿险行业始于1881年明治生命保险公司成立,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通过不断创新主动顺应时代变化,虽也经历过危机和困难,但历久弥坚,目前行业的监管体系、公司的经营管理、产品体系在时代变迁的打磨下已经演进的非常成熟。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日本寿险公司的数量也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变化,1971-1995年日本寿险公司数量稳步增长;1996年《保险业法》大修订,允许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以子公司的形式交互发展业务,因此1996年新增11家非寿险公司的寿险子公司;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1997-2001年有7家寿险公司破产,2000-2005年出现大规模并购重组,导致这一时期日本寿险公司数量下降明显;此后数量逐渐增加,至2015年共有41家。
日本寿险公司数量变化
日本寿险行业历经时代变迁,目前发展已经非常成熟。2014年(注:日本的统计口径为财年口径,为当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日本寿险行业保费收入3715.88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全球市场份额14%;寿险保险密度为2,926美元,寿险保险深度为8.4%,世界领先。截至2014年,日本共有42家寿险公司,其中,股份制有37家,相互制有5家;日本本土寿险公司有21家,外资寿险公司有17家,非寿险公司的寿险子公司4家。前五大寿险公司分别为邮政保险(JapanPost)、日本生命保险(Nippon)、第一生命保险(Dai-ichi)、明治安田生命保险(MeijiYasuda)、住友生命保险(Sumitomo),前五家寿险公司保费市场份额合计为60.2%(2013年)。
市场集中度高:前五大寿险公司合计市场份额达60.2%
日本寿险行业的净利润从1949年的7亿日元稳步增长,至1990年达到峰值3.56万亿日元,随后开始减小,且出现较大波动,2012年为1.13万亿日元,较1990年下降幅度超过2/3。从净利润增速来看,净利润增速下降快于保费增速,其中20世纪50-60年代净利润增速为20-80%,1970-1990年为5-20%,1990年以后波动幅度加剧,总体增速很低甚至为负。
日本的寿险保费中保障型险种占到相当的比例,截至2014年,按新保保单数量统计的分险种占比情况为:医疗保险占比33.6%,终身保险占比24.5%,定期保险占比13.8%,年金保险占比9.4%,两全保险占比8.4%,其他险种占比10.2%。
按新保保单数量统计的分险种占比历史变化情况
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利源分析
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司利源分析
日本寿险行业投资收益率不高
三、英国寿险业:发展成熟,保费增速低
英国寿险业的发展始于1583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从早期的艰难探索和自由发展,到19世纪的初步发展,再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快速发展,再到20世纪中期以后平稳发展,至今英国的保险市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从查找到的1998-2015年保费增速情况,英国保费收入增速波动幅度较大,1999-2000年增速高达20-35%;2001-2003年增速为负,但逐渐向好;2004-2007年逐渐进入高增速,2006-2007年增速高达30%以上;2008-2010年增速为负;2011-2015年增速在-2.2%到4%之间。
英国寿险保费收入及增长情况
截至2015年,英国有379家寿险公司,其中200家为英国寿险公司,179家为总部在其他欧洲国家但取得英国寿险业经营资格的寿险公司。
英国前五大寿险公司
四、中国台湾地区寿险业:近年保费增速放缓,发展已趋成熟
二战后,台湾寿险业总体上经历了管制、有条件开放到自由竞争的变迁。1949-1960年市场禁入,只有2家寿险公司;1960-1962年短暂开放本土民营企业,7家寿险公司登记营业;1963-1981年,因担心恶性竞争,进入第二次市场禁入阶段,此时恰逢台湾工业化进程和经济振兴,伴随台湾经济起飞,寿险业获得快速发展。1982-1991年逐步开放美资公司,1992-1994年台湾寿险市场全面放开,1995年至今为完全开放、自由竞争时期。将台湾寿险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光复后的恢复阶段、60年代以来的高速增长阶段、80年代对外开放的高速增长阶段和2000年之后的渐趋成熟阶段。
台湾人寿保险公司数量近年来略有下降
台湾寿险行业总资产从1963年的3.64亿新台币增长到2015年202783.04亿新台币,除个别年份外,年增速基本都维持在10%以上,2001-2015年年平均增速为15.1%。
台湾寿险行业总资产保持较高增速
台湾寿险行业2000年以后渐趋成熟,保费增速总体上较2000年之前放缓,2001-2010年年均增速为14.2%,2011-2015年年均增速为5.0%。在险种类别上,近年来人寿保险占比75%左右,年金保险10%左右,健康保险占比11%左右。2001年以后,健康保险的占比基本比较稳定,但是年金险的占比各年度之间有较大的差异,2010年占比最高达到22.8%。
台湾寿险行业保费收入增速放缓
台湾寿险行业以人寿保险为主
台湾寿险行业投资型险种首年保费收入占比从2002年开始逐渐增加,至2007年达到峰值,为61.8%,此后开始下降,至2010年达到最低值,为13.4%,此后又逐步恢复,2015年为29.2%。2015年,人寿保险新保保费收入中传统型占比为80.3%,投资型占比为19.7%;年金保险新保保费收入中传统型占比为36.7%,投资型占比为63.3%;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全部为传统型。
台湾寿险行业投资型险种首年保费占比2007年达到峰值后下降
2015年台湾寿险市场共有25家公司,其中,台湾本土21家,海外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有4家。台湾寿险行业的集中度高,按照总保费收入计算的前五家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66.70%,前十家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达到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