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互联网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互联网保险作为一种便捷的投保渠道进入人们视野,与传统保险渠道对比来看,互联网保险具有产品场景化、降低销售成本、信息透明、便于互动、打破上门销售的限制等优势。
一、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互联网保险保费发展情况分析
2012-2016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整体上呈现上涨趋势,但是增长速度逐渐放缓。2012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仅仅为110.7亿元,2014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已达859亿元,同比增长169.8%。到了2016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增长至2347亿元,同比增长5.1%。2017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却下降至1875.27亿元,同比下降20.1%。截止至2018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1097.9亿元。
从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结构来看,人身险保费占据了绝大的优势,自2015年以来,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在2017年保险行业严监管政策下,行业整体处于优化产品结构、突出“保险姓保”的行业功能定位中,因此行业整体增速放缓,自然互联网业务也趋于放缓。从近几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趋势来看,人身险市场持续低迷,一年半过去了,依然呈现负增长态势。截止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人身险保费收入为852.7亿元,同比下降15.61%。
2、互联网保险人身险保费发展情况分析
从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结构来看,人身险保费占据了绝大的优势,自2015年以来,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在2017年保险行业严监管政策下,行业整体处于优化产品结构、突出“保险姓保”的行业功能定位中,因此行业整体增速放缓,自然互联网业务也趋于放缓。从近几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趋势来看,人身险市场持续低迷,一年半过去了,依然呈现负增长态势。截止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人身险保费收入为852.7亿元,同比下降15.61%。
从2017年中国互联网人身险市场份额结构来看,国内建信人寿、工银安盛和国华人寿占据了国内互联网人身险市场前三甲。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领跑,2017年前十名公司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合计1273亿元,集中度达92%,其中建信人寿以274亿元保费收入居行业首位,占据20%的市场份额。
截止2018年上半年,在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人身险65家公司中,共有48家企业通过自建官网展开经营,58家公司与第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其中46家公司采用官网和第三方合作“双管齐下”的商业模式。从渠道上看,第三方平台仍是销售主力,但自建线上渠道的趋势明显。截止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通过第三方平台收入为753.8亿元,较上年下降18.94%;通过官网所实现的规模保费为9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9%,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比重增至11.6%。
3、中国互联网财产险发展情况分析
从2017年中国互联网财产险市场份额结构来看,国内平安产险、众安保险和人保财险占据前三甲。占据了国内互联网人身险市场前三甲。财险集中度相对较低,2017年前十名公司互联网财险保费收入合计352亿元,集中度71.3%,平安产险以148亿元保费位居第一。
二、互联网保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我国居民商业保险普及度的加大、新型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商业化应用的普及以及保险从业机构对该业务领域的重视,我国的互联网保险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该业务领域的从业机构必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分析认为,未来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将呈现以下两大趋势发展:
1、跨界合作共创保险生态圈
随着“互联网+”快速蔓延,保险行业只是其中一个分支,在互联网的助推下,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工具之一,适用于各行各业。随着用户的保险意识觉醒,越来越多行业将融入保险理念,而保险也将成为连接企业和用户、打造生态圈的中间环节。
2、创新产品涌现
随着保险科技的落地,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技术将助力传统产品变革,场景化保险将越来越深入人心,由此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的爆款产品。
《2025-2031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规划报告》共八章,包含海外互联网保险行业运营经验借鉴,互联网保险领先企业经营战略及业绩,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建议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