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得起宠物,但给它们看得起病吗?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吐槽,现在给宠物看病太贵了,动辄上千元近万元,感觉看不起了,“要苦只能苦自己,再穷不能穷主子”。因此有人质疑:宠物医院的定价有无监管?为何如此之高?
核磁共振,人做一次几百元猫要五千多元
在南京工作的小梦(化名)是一名爱猫人士。2018年,她在街边发现一只流浪猫,当时小猫浑身发抖,于是她就把它带着它回了家。可带回家后小猫身体一直不好,输液、吃药、拍片子,搞了几个月还是没有好转。后来做了一系列检查,发现小猫得了脑膜炎,又开始了针对脑膜炎的治疗。
在南京读研究生的小刘也有同样的经历。前年她养了一只金吉拉猫。因为品种的原因,她担心猫有隐藏的心脏病,去年12月,小刘带猫来到一家宠物医院做心脏检查。“心脏检查比较复杂,如果查出问题,还要进行多次彩超、X光、血液检查等才能确定,这一趟下来总共花了8000多元。”小刘说,猫的心脏病没办法根治,后期还要定期检查,有时需要一个月复查一次,情况好可以半年一次,花费可想而知。8000元还只是检查的费用,再加上后续的护理费用,远远不止这些。”
林肖(化名)是一个南京爱猫群的群主,平时大家喜欢在群里交换养猫经验。“不同医院收费差距特别大,三四倍甚至十几倍的都有。”林肖记得,之前一个猫友的猫得了肺炎,去了南京一家连锁宠物医院,医生说最起码要花费一万多元。后来主人将猫送到一家普通的医院,1000多元就治好了。“宠物医院的检查费用也高,治病一百元,检查却要一两千元,实际上很多检查是没必要做的。”林肖说。
记者了解到,中国宠物市场规模近些年增长迅速。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元,比2017年(1340亿元)增长27%。在宠物服务消费中,医疗服务消费占比最高,狗的主人在宠物医疗上年均花费1557.2元,猫的主人为1446.1元。2020年,宠物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000亿元。
宠物医院投资大,医疗体系不成熟
铲屎官们吐槽给宠物看病贵,那么宠物医院怎么看待呢?
“我们并不是暴利行业。”南京一家连锁宠物医院院长有些委屈。他表示,宠物看病和人类看病之间并没有可比性,造成宠物看病贵的原因有很多。“动物不是人,它们不会表达,所以给动物看病完全得靠各项化验才能得出结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宠物医院不仅检测仪器贵,宠物用药也比人用的药品贵。“同样成分的药,兽用药要比人用药贵出8至10倍,因为生产这些药品的厂家太少了,产量也少。”上述人士表示,近些年,国人对宠物的态度转变很大,越来越多的人把宠物当成家人,宠物行业发展也比较迅猛。“但是行业内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价标准,国内的宠物制药市场也不够发达,相较欧美国家要落后近20年,我们也期待一个更成熟的宠物医疗体系出现。”
市场没有定价标准行业亟待规范
浦正宁说,人的医疗是建立在享有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宠物作为人的陪伴,不可能要求国家也为它们埋单,而主人也必须为宠物的衣食住行消费。只是在宠物花费这一块,属于新兴产业,我们国家正渐渐发展起来。供不应求,一开始的市场价格,必然是相对高的。另外很多主人也有种心态,对待宠物就像对待孩子一样,什么都想给它们用最好的,那自然就会倾向于选择高额的服务。”
4月11日,记者拨打了12358价格举报热线咨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宠物诊疗费用是放开的,由经营者自主定价,不过经营者必须做到明码标价,事先向动物主人主动说明价格。宠物诊疗费用不属于政府定价范畴,未被列入政府价格目录。
不同治疗方案造成价格差异
记者发现,在这4家医院中,只有一家医院在大厅的墙上张贴了详细的医疗价目表,其余几家的医疗费用都要通过医院的资料夹或电脑进行查询。
通过对4家医院医疗价格的对比,记者发现单项的费用差别不大,生化检查大多在300元左右,X光检查大多150元一次。不过,养宠人士告诉记者,同样一种病,不同的医院会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所以会造成治疗总价上的差异。“比如有些宠物医院会要求做多项检查,收费就比较贵,但是我们也确认不了这些检查是不是必需的。”
宠物医疗保险应运而生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已有保险公司针对宠物医疗推出保险产品。记者在一家保险公司的介绍页面看到,这家宠物医疗保险包括药品、麻醉、检验和手术等范围,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将近5000家宠物医院。记者注意到,宠物保险的保障年限大多为1年,费用从300多元到2000元不等,相应的补偿比例根据价格浮动,最高补偿90%。
记者采访了几名养宠人士。对于宠物保险,南京爱猫群主林肖说,大家也在群里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多数人觉得还要观望观望。在南京工作的小马养了一只“田园猫”,他表示,如果猫经常生病,会考虑购买宠物医疗保险产品。一名宠物医疗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些年给宠物买保险的主人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可以减轻宠物主人的经济压力”。①3(据《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