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社保:包括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这是面向打工一族的
居民社保:只有两险,居民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这是面对没有工作单位的人群
1、职工社保
我们打工仔,往往会提到“五险一金”。而职工社保就是指这五险,具体如下:
而“一金”则是住房公积金,其实不属于社保,但也是重要福利,可以让我们申请优惠的房贷、用作买房、租房等。
劳动法明确规定,公司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
而公积金此前并不是强制缴纳的,但在2020年公积金管理条例新规中,公积金也列为强制缴纳范围了。
所以往后上班,公司都得为咱们同时缴纳社保、公积金!
五险一金的费用每个月都要交,我们员工交小部分,公司要为我们交大部分。
具体要交多少钱,下文会说到。
除此之外,一些城市,一些企业还会有长期护理险、企业年金,又合称为“六险二金”,本文也会有介绍。
2、居民社保
居民社保是面对小孩、老人、全职妈妈、自由职业者等没有工作单位的人群,只有两险:
居民医保:可以报销看病费用,包括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但不少地区已将这两者统一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
居民养老保险:至少累计缴满15年,到了指定年龄后(一般60岁),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相比于职工社保,居民社保的福利会相对差一点;
但也不是国家偏心,职工社保是每月都要缴费,而居民社保则是一年交一次,费用少得多。
去上班,公司就得为我们缴纳职工社保了,不用我们操心办理。
每个月,个人和公司都要交一笔费用,各自承担缴费比例不同。
看工资条,似乎很复杂?只要你搞懂缴费比例,缴费基数,这算法就简单了。
我以上海为例,2020年五险一金缴费比例如下:
注:工伤保险缴纳比例各行业会不同;公积金缴纳比例在5%-12%之间,上海等地区还会有补充公积金,此处仅以1%、8%为例。
假如你月薪一万,每个月公司为你缴纳比例是36%,共计3600元;而你个人缴费比例是18.5%,共计1850元。
也就是说,你每个月税后能拿八千工资,公司要承担1.3万多的成本。
可见,公司每个月承受的社保成本并不低。
所以公司想方设法逃避社保很常见,员工自己要求不要的就比较少了......
这时可能有人要举手发问了:我税前工资1万,但社保只交了几百啊?哪有你说的这么高。
这是因为,在实际中,很多公司不一定按照我们实际工资来交社保。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社保缴费基数,来自于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一般来说,缴费基数是上年月均工资60%至300%区间,上海2020年缴费基数就是4957元--28017元。
举个例子:
假如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是3000,那最低缴费基数是3000×60%=1800元,最高基数是3000×300%=9000元;
如果你工资是1500元,比最低基数还低,那就按1800交社保;如果你的工资是一万,那就按照最高基数9000交社保。
如果你工资正好在缴费基数之间,就要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
但有些无良公司在交社保时,会以最低缴费基数为你交。
你本来月薪1万,却以4957基数来交;虽然你到手工资也更多了,但公司省下的成本多得多。
这还会严重影响到你看病、公积金贷款,退休后领多少养老金!
所以碰上这情况,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赚了,保存好你的工资条,直接12333举报吧。
不过公积金缴费比例是5%--12%之间,这个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就看你公司是否大方了,不过大部分公司都是以最低比例缴纳的,那也没办法。
不同于职工社保,居民社保只有居民医疗、居民养老保险,每年只需要交一次费用就可以了。
居民医保:一般在每年的11-12月份集中办理,缴纳下一年费用,交一年就保一年;各地费用不同,大多在200--300元之间。具体政策,需要以咨询当地社保局为准。
比如深圳去年缴费规则是:
第一次参加,只能去自己户籍地社保所、或街道办等部门缴纳。
但第二年续费则方便得多,很多城市都支持网上续费了。
一场大病就可以令无数人倾家荡产了,而医保则保证了我们“有病能医”的最基本尊严。
不能没有啊,朋友们。
咱们去医院看病,无非就是门诊或住院花费,职工医保、居民医保都是可以报销的。
医保只能用一个,我们参加其中一个就够了。
比如你在外地上班,公司交了社保;老家的居民医保(新农合)就可以停了,反正也不能重复使用。
因为缴费多得多,所以相对于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也会有三大优势:
1、如果遇上住院等巨额花费,职工医保报销比例、报销额度会更高。
而居民医保需要一直交下去,交一年就保一年。
3、职工医保会有个人账户,比如说,你在上海工作,月薪1万,每个月缴纳:
公司:10000×9.5%=950元→统筹账户
个人:10000×2%=200元→个人账户
统筹账户的钱是归国家支配的,可以让我们住院等大额花费得到报销;
而个人账户的钱,则是自己支配,去看门诊、买药都可以刷社保卡的钱。
而居民医保,个人账户已经逐步取消了。
虽说都能报销医疗费用,但是花了一万块,有人可以报销好几千,有的人却一分都不能报!
这又是为什么?
要想医保可以帮我们报销,那得满足两个条件:三大目录内费用、定点医院。
①医保三大目录
只有在医保目录内费用,才可以得到报销:
可以看到,医保主要报销药品、诊疗、服务设施这三大目录内的费用。
不过,对于医保目录咱们也要注意三点:
所以明白了吧,有些人就算花了几十万,医保也没有报销多少,就是因为大部分费用不在医保目录内。
②定点医院
要想费用得到报销,除了得在医保目录内,我们还得去定点医院、定点药店。
怎么查有哪些定点医院、药店,也简单得很,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不过实在太多朋友纠结了:
医保究竟是怎样报销的?每次都是刷我医保卡的钱,哪有报销啊?
我们根本不用想这个问题,每次去医院挂号、买药等都带上你的医保卡就行了。
自刷你的医保卡起,医院就会连接医保系统,能报的就会自动走报销流程,最后结账就已经是结算好了,不能报的你操心也没用。
医保的报销其实可以分为三部分:门诊、住院、大病二次报销。
我以天津的职工医保为例,逐一分析这三部分费用是如何报销的:
先看门诊,平日里的感冒发烧、小病小痛,咱们在门诊就可以解决。
不过往往会存在一条起付线,比如天津的就是800,只要超过后才能报销,一年最多报销7500.
比如,老王在一级医院门诊看病,花了1000元。
那么可以报销:(1000-800)×75%=150元。
剩下的费用,老王只能自付,或者刷医保卡的钱了。
普通门诊花费不多,不过如果是肾透析、糖尿病等需要长期在门诊治疗的特殊门诊,
这部分费用会更贵,所以医保报销比例往往也会更高:
如当生病住院了,医保这个时候就会显示出大作用了,一年最高可以报销45万!
举个例子,
还是老王,他生病后在三级医院住院,一共花了30万,其中,22万属于医保内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来报销。
报销过程如下:
1700元-12万部分:(12万-1700)*85%=10.05万12万-45万部分:(22-12)*80%=8万
则老王一共报销:10.05+8=18.05万,
由于医保内费用一共为22万,报销后老王还要承担3.95万。
这个大病二次报销,目的是进一步减轻我们老百姓负担。只要花费到一定数额,住院报销后,还能继续报销。
上面说到,老王住院一共花了30万,他付3.95万,超过了2万起付线,可以进入二次报销。
2-10万部分:(3.95-2.1202)*60%=1.1万
经过大病保险二次报销后,老王则是一共可以报销:
18.05+1.1=19.15万。
医保报销费用达到总费用63%,报销情况还不错。因此,如果是上班一族,建议一定要交职工医保。
各大城市的医保报销比例、额度、二次报销规则等也是各不相同的。
我也为大家解读过不少城市的医保政策,点击即可阅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佛山、天津、苏州、重庆、长沙、杭州、武汉、成都、郑州。
医保不是全国通用的,如果你在广州交医保,却在北京看病,那就得提前办理好异地就医手续。
否则,你的医保报销比例会大幅下降,甚至报销不了。
这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我咨询了多地社保局,大部分地区都是可以报销的。保留好发票单据,回到参保地去医保局报销就行了。
如果当地医院不行,想前往外地更好的医院就医,这就需要申请异地转诊。
这种情况关键就是要得到主治医生开具的转诊证明,不是你想转就能转。
如果当地就能治疗,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医疗条件,一般医院都不会开具;
否则大家都跑去大城市就医,无疑加剧了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
没有转诊证明,报销比例会下降不少,甚至不能报销!
这种情况最为普遍,也最简单,我们办理好异地就医备案就行了。
如果你所在地不支持,那就需要带上资料回到老家的医保局申请办理了。
步骤1:
步骤2:
进入小程序后,点击【快速备案】。
首次使用时,要进行实名认证、人脸识别,只需要认证1次,认证成功后即可办理备案申请。
选择备案时,要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备案类型,如实填写每一项备案申请信息,信息确认无误后,就可以提交了。
除了给自己进行备案,也可以给他人进行备案。给别人备案时,也需要进行人脸识别,或上传备案人的身份证。
步骤3:
在小程序底部的菜单栏【备案状态】,可以查询提交成功的备案申请状态。
一般情况下,两个工作日内能够完成审核。只有确保备案成功之后,在异地就医看病时才能使用医保正常进行结算。
但也要提醒大家留意两点:
备案前:确保不要选错参保地,万一操作有误,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现有的医保待遇。
需要注意的是,对大部分地区来说,医保异地备案是长期有效的;如果要回老家使用,一般需要先撤销备案。
由于各地政策有差异,大家在回老家看病之前,最好先向社保局了解清楚,以免影响自己的报销福利。
现在的医保、养老、工伤等所有功能,基本都应该整合到一张社保卡内了。
参加职工社保,公司人事会帮我们办妥,不用操心;或者自己也可以去银行申请,非常方便。
在医院往往排队就要几小时,轮到自己时,发现忘记带医保卡了,真的欲哭无泪。
别慌,在手机领一张电子社保卡,或者医保电子凭证就行了!
电子社保卡的功能是包括医保、养老保险等业务的,你得先有实体社保卡才领能开通。
而医保电子凭证,则是参加了医保就能开通;而且还能查询定点医院或药店,医保目录内药品,非常方便。
新生儿医保、学生医保其实都是属于居民医保,交一年就保一年。
在很多地方,在宝宝出生的三个月内办理好少儿医保,那么从出生当天起的费用都可以报销!
比如说,孩子在7月出生,即使在9月才办好医保,7月-8月的医疗费用也可以得到报销!
这里以深圳为例,讲解下少儿医保的办理流程:
这和居民医保一样,如果宝宝是当地户口,流程很简单,带上资料去社保局或街道办等机构办理就好了。
但如果是外地户口的,很多城市都很难办理,往往需要父母至少有一个人持有当地居住证,或者干脆办不了。
这种情况可以回老家办理好,然后办好医保异地就医备案就行了。虽然麻烦点,但毕竟保障重要吗。
等到孩子上学了,在学校可以直接办理学生医保,就不用操心了。
深蓝保:新手爸妈必备:2020少儿医保从办理到报销的实操指南!zhuanlan.zhihu.com
虽说还是这个医保,报销比例、医保目录咋都改变不了。但是留意以下几点,也许可以帮你报销得更多。
虽说医保定点医院很多,但不是去任一家定点医院都可以报销的,往往需要我们绑定几家医院。
比如深圳一档医保,去任一家医保定点医院都行;
但是二档医保就需要绑定一家社康医院,门诊费用只能在这社康医院才能报销。
广州的医保,也需要绑定一大一小医院,即一家三级和一家社区医院。
我们去这些定点医院,才会报销的更多。
绝大部分城市的医保政策,都是医院等级越高,报销比例越低。
以郑州医保为例,一级医院能报销75%,而三级医院只能报55%,整整下降了20%。
所以咱们如果只是一些小病小痛,就没必要去大医院凑热闹了;在小医院报销得更多,拿号也更快嘛。
除了报销比例,报销额度也非常重要。
为了鼓励连续参保人,很多城市医保都是参保越久,每年能报销得越多。
比如深圳,只要连续参保,报销额度会逐步提高;如果连续参保6年以上,最高能报销160多万。
所以,我们医保最好就是尽量不要断缴。
在上面第2点医保可以报销哪些费用中,已经介绍了如何查询目录内药品。
甲类药可以全部报销,乙类药可以按比例报销,丙类药则是全部自费。
所以如果想省钱,那就尽量选甲类、乙类药物就好。
如果药效差不多,没必要一定要用那些丙类药。
这个养老保险啊,有多少人爱它,就有多少人恨它。
别喷,这里不讨论对错,纯属科普。
无论是职工养老,还是居民养老;
只要累计交满15年,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了。
比如深圳:
说来说去,养老金究竟能有多少啊?
一切计算都是一个预估值而已,所以,别再甩给我一个工资,就问养老金有多少了。
职工养老保险计算公式是: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这个公式,又会涉及到三个概念:
是不是很复杂?算了,直接举例子,让大家有个大概了解。
30岁的A先生,每月的基本工资是5000元,那么他每个月要交的养老保险是这些:
假设A先生每年的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涨幅一致,都按5%的速度上升;
那么在A先生60岁退休时,一共累计交了31.9万。
在退休后的第一个月,A先生领取的养老金是:
所以两个账户加起来,第一个月合计领取的金额是1.06万。
我计算了从60岁到80岁一共能领多少钱,如下表:
(为方便计算,以19年北京平均工资为例,假设按5%增长)
通过计算可以看到:小A从60到80岁的时候,一共领取到了446万的养老金。
看起来很不错了,如果不没有考虑到几十年后的通胀问题话......
其实,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每年还会有不固定的利息;
这里为了方便了解,没有计算这部分利息收入,实际收益可能会更高。
相比于职工养老,居民养老保险可少得多了。
这里我以深圳为例,深圳的居民养老金分为2部分:
基础养老金:户籍不满8年的,每月领240元;满8年及以上,每月领360元。这个金额由社保局定期调整;
个人养老金:用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计发月数。其中,计发月数由社保局规定,例如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
上文已说到,居民养老有10个缴费档次可自由选择。
举个例子:40岁的A先生,每年按最高档3600元交保费,一共交了15年。
基础养老金:每月按360元领取
个人养老金:3600×15÷139(计发月数)=388元
那么在60岁退休后,A先生每月能领取:360+388=748元,每年合计领取:8976元。
A先生在15年中,总共交了5.4万保费,退休后第6年就能回本。
另一方面,由于交得少,自然就领得少,居民养老的作用是有限的。
深圳作为一线城市,退休后每月也只能领几百块,连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其他地区可能比深圳更少。
这个问题可是很重要的,因为养老金会和当地平均工资有关;你在老家领养老金,和在北上广深领,差别可大了去。
要想在某城市领退休金,你首先得在当地至少交够10年;总的来说,会遵循“户籍地优先、从长、从后计算”原则。
比如,老王是佛山人,先在佛山交了5年,然后在上海交了15年,最后在广州交了15年。
那么退休时,老王可以优先选择在佛山领(户籍地优先),也可以在最后参保地广州领(从后计算)。
但如果最后在广州没有交够10年,那就回上一个城市在上海领(从长计算)。
如果老王的一生坎坷,兜兜转转,没有一个城市交够10年的,那就回户籍地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