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陈连山:
其实,白兔在中国古代自然状态下是不存在的。中国古代有九种野兔,全都是旷兔,是不能驯化的。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白兔,其实是明朝后期传进中国的家兔。家兔在分类学上属于穴兔,是能够驯化的。中国古代没有穴兔,驯化不了。那么,中国古代的白兔是怎么来的?其实是发生了白化病,属于独特个体,是不能繁殖成种群的。所以,罕见的白兔就被大家当成了神仙,当作了祥瑞。神话里嫦娥所抱的玉兔,也就堂而皇之地进到了月亮里。
所以,我们不能泛泛地说兔子就是很神圣的,祥瑞专指白兔。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唐志强:
兔子除了象征着祥瑞,还象征着长寿。因为兔子繁殖力快,大家认为它是很有生命力的。月宫中的玉兔更是象征着长生不老。
除此以外,它还辟邪。像玉兔捣药,就带给人能够治病、驱邪、消灾的感觉。在山东一带,丈夫出海打渔前,妻子会塞给丈夫一只兔子,希望能保佑他出海期间的安全,同时还能获得丰收。
如今,我国有很多白兔,它们是怎么出现的呢?
赤兔的典故
除了白兔,赤兔在古时也是祥瑞。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赤兔又有哪些故事?
在《大唐六典》里面祥瑞分四级,大瑞是最高一级,凤凰之类的出现叫大瑞;然后是上瑞、中瑞、下瑞。
赤兔对应的是上瑞,白兔是中瑞。
《二十四史》里面总共出现过三次赤兔,也就是红色的兔子。可是,现实中的野兔是没有红色的。所以,这是个很偶然的事情,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
《北齐书》的首卷就讲到北齐的第一个皇帝高欢,原是有名的一个大将军,后来篡权建立了北齐。他年轻的时候跟朋友一起去打猎,骑着马带着鹰去捉兔子,偶然看到一只红色的兔子。它们从来没见过,感觉很新奇,就追到了一户人家。这时,家里面跑出来一条狗,把鹰和兔子全咬死了。古代时,看到赤兔预示着后来能成皇帝,结果他后来真的成了北齐的开国皇帝。
现在来看,赤兔之所以被称作上瑞,就是它出现的几率实在太低了。
兔子在文化中的体现
兔子有很多美好的寓意,在一些传统的诗词里,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李白的诗中提到,月中的兔子是白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杜甫的诗中也提及月兔是白色的,“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写得很逼真。
兔子在西方文化当中也有着吉祥的寓意。像古希腊、古埃及的文化里,很早就有这样的一些意象和代表。中国早在5300年前,就出现了第一个兔子的形象,它是在凌家滩遗址出现的玉雕兔子,说明当时兔子已经进入了人的文化内涵。文化兔的内涵也是一种信仰,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当中,人们对兔子崇拜、信仰的历史非常悠久。
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
兔子在十二生肖中位列第四,这个顺序是怎么来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故事呢?
古代有各种数字体系,其中有一种神秘化的数字是天干地支,这个体系是专门用来计时的,但是它的坏处就是太不形象、太麻烦。同时,它的顺序也不好记。所以,老百姓就给十二个地支配了十二种动物,一下就把它具体化了。这套数字体系就好理解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给它一结合,就方便记忆了。
鼠跟牛搭配、虎跟兔搭配,一个是力量,一种是机警;一个是勇猛,一个是谨慎。它反映一对一对的搭配,是一种文化的现象,也是人的性格的组合,一种互补。
那么,十二生肖是只有中国才有吗?
十二生肖在其他国家也有,比如日本、韩国、越南都有。日本、韩国跟我们的生肖一模一样。越南把兔子换成了猫。而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生肖中把龙换成了狐狸,因为他们不信仰龙。
传说中的兔儿爷
兔儿爷也是从天上下来的,等于是玉兔具象到人间了。明代就有记载,后来变成泥塑。兔儿爷骑老虎、骑狮子,后面插着个小旗儿。
兔儿爷是以将军的形象出现的,很威猛。它跟玉兔是有关系的,玉兔是给嫦娥捣不死药的,到了民间形成了一个传说,某一年人间出现瘟疫,兔儿爷就从天上下来了,但他不能保持在天上的样子,就变成一个金甲将军的形象,然后帮助大家来抵御瘟疫。此后,大家都很感恩他、崇拜他,塑造了他的形象,称他作兔儿爷。
但是,兔儿爷的故事讲的是中秋节。中秋节的时候,大街上卖兔儿爷的玩具,一般是泥塑的,那是因为传说中他在中秋节下凡祛瘟消灾的。因此,中秋节大家不仅拜嫦娥,还要拜嫦娥旁边的玉兔。
我国的兔产业发展
兔子也是我国一道很受欢迎的美食,尤其是四川麻辣兔头、兔丁、烤兔子等等,用玩笑话来说,没有一只兔兔可以活着从四川出来。兔肉都是瘦肉,吃起来也比较健康。那么,我国养殖兔子的历史有多久了?如今产业发展如何?
其实,我国从明末引进家兔之后,经过不断地培养,不断地品种更新,有很多改良。所以,兔子的品种现在非常多,中国养殖发展得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