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鼠当宠物从他家清理出200多只
记者邓月红摄影李文彬
社区街道组织人员清理老鼠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南岸区南城世家2号楼3楼,一出电梯,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哎呀,这里还有个大的。”一女子声音从电梯旁一道敞开的防盗门里传来,伴随着女子的声音,还有一阵乒乒乓乓的敲打声。
记者屏住气息走进屋内,看到两名男子和一位婆婆带着口罩,正在打扫。婆婆从厨房里面搜出一堆黑漆漆的东西,有布条、塑料瓶等。
据了解,婆婆姓刘,是养鼠老人周大爷同一个街道的熟人。周大爷在家喂老鼠的事情被街坊四邻知道后,6号开始,街道社区便找到了刘婆婆前来帮忙清扫。
辅仁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彭先生说,这几天,他们采取了物理防治的方法,在封堵门窗和下水道管道后,用粘鼠板进行地毯式捕捉,然后进行深埋处理。
邻居们很支持主动来帮忙
记者进屋子看到,为了方便抓老鼠和杀毒,周大爷家所有的家具都被集中在一间屋子,其他的地面都被清理出来,一些食物也被高高存放,防止老鼠啃食。
“我们晓得要给老周家抓老鼠,我们都很开心。”刘婆婆说,很多邻居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老周家养了老鼠,都十分害怕,毕竟这么多老鼠传播病菌就很吓人了,大家得知要清理杀毒后,都十分开心,有空的人还来帮忙。
记者看到,在现场,社区还邀请了专业的单位来抓老鼠,一共放了十多块老鼠粘板,已经连续工作了一周多,陆陆续续抓了200多只老鼠。
老人与女儿暂住养老院
彭先生说,因为要对周大爷家进行集中清洁消毒,在南坪镇街道的安排下,周大爷和女儿暂时住在南山上的一所养老院。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周大爷暂住的养老院。周大爷带着一顶红色针织帽,穿着深色的外套,胡子和双鬓呈灰白色。虽然住的房间不大,但相比周大爷以前住的房子,至少没有刺鼻的臭味。不过对于这样的安排,周大爷显得不是特别满意。
“你们恁个赶它们(老鼠)要不得,时候到了,它自己会走。”周大爷说。
由于周大爷的女儿生活不能自理,所以这几天也和周大爷一起住进了养老院。截至今天,周大爷和女儿已经在养老院住了10天。他告诉记者,自己还有几天才能回家。
彭先生表示,捕杀老鼠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将进行消毒杀菌。等到确保安全卫生后,会将老人接回家里住,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半个月。
周大爷:养了这么多老鼠也被咬过
为什么会养老鼠。对于这个问题,周大爷一直坚持自己没有养老鼠,只是他不杀生,老鼠到自己家里了,不能随便赶出去。
周大爷介绍,自己是在今年过年前发现家里有老鼠,此前从未见过。一般人发现家里有老鼠,第一反应可能是将老鼠赶走,但周大爷却认为,既然老鼠不约而至,就不能随便赶。
随后,周大爷家里的老鼠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成群结队的老鼠窜出来,甚至还爬到周大爷饭桌上和他手上。
即使这样,周大爷也没赶他们走。而是在每天做饭时,将老鼠的饭量也算了进去。
“早上吃面,我就煮1斤半,除了我和女儿的,剩下的都是它们(老鼠)的。”周大爷介绍,自己每天都会去买十几个馒头,如果煮饭一般都煮两斤半,在吃饭前,先喂食给老鼠。
几个月后,家里的老鼠越来越多。有一次,周大爷从冰箱旁掏出一张毛巾,上面竟然有4个老鼠崽子。
眼看老鼠越来越多,周大爷就将这4个老鼠崽子拿到了门外的垃圾桶。
“当天晚上右脚小指母就被咬了,鲜血直流。”周大爷说,他也发现,只要先给老鼠喂食,老鼠就不会上桌,反之,老鼠就会爬上桌子找吃的,自己吃饭也不安生。
对于家里老鼠成群吓到街坊四邻,周大爷说,自己平时关着门,并不会影响其他人,“我也没想到会惊扰到邻居,后来街道的说这样很不好,要灭鼠和消毒后,我也同意了。”
昨天下午,记者离开养老院前,问周大爷,以后搬回去住,还会养老鼠吗?
“我没有养过老鼠,但是以后它要是再来了,我也不知道该咋办,总不能赶它们走呀。”周大爷说。
记者看到,老人家说这话时有点犹豫。
老人少和邻居交流和病女相依相守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周大爷今年72岁,是一家企业的退休职工,老人年轻时离异,就独自抚养生病的女儿,如今女儿也40多岁了,依然单身,两父女就一直住在一起。
20多年前,周大爷妻子离开他,女儿生病,生活无法自理。
女儿生病后,周大爷给女儿办理了内退,如今女儿每个月有一千多元退休工资,而他自己有两千多元退休工资。
除了自己女儿,周大爷说,他还有两个亲妹妹,但平时联系不多。
“有事的时候还是会联系。”周大爷称,自己在家喂老鼠的事情曝光后,妹妹还到家里来指责他。这让他觉得有些难堪。
“如果成功了,一等奖是1000万,扣了税还有800万。”说起中奖,周大爷说,如果自己中了一等奖。第一先给10万元给卖彩票的人,然后拿一点点钱给自己的亲戚们,让他们看看自己的成功。而剩下的钱,他表示要存进银行卡里。
老人平时是怎么生活的?
在周大爷家里,记者看到一台几十年前的小电视,不过四周乌漆墨黑,显然已经无法正常使用。
周大爷每天的活动很简单,早上起床后扫扫老鼠的粪便,然后给女儿做饭。出门坐公交车去南坪买菜,做午饭,吃完饭再睡个午觉,再做晚饭。
周大爷说,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和邻居交往也不多。
▲▲专家说法
老人的古怪
多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
重庆大学专门研究社会人文学的丁教授告诉记者,老人的古怪,除了个人原因外,很多时候来自淡漠的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许,家里的老鼠让老人内心的某种需求得到满足,而这样的瞒足让这位不擅长与周围邻居正常交流的老人感到激动,于是他就不断地复制,“换句话说,对于这样孤独的老人,不善于和周围环境交流的老人,社会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或许,我们的邻居多和老人见面了聊几句,点几个头,就能化解老人内心的灰尘。
目前,中国老人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加,全国老龄委的数据显示,从今年起中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未来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