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宠物保健品买单是交智商税?(主题)
宠物保健品是高附加值产品,专家认为大部分宠物没必要吃保健品(副题)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吕惠实习生高慧盈)随着“健康养宠”和“精细化养宠”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宠物的高品质生活买单。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有79.41%的宠物主会给自己的宠物使用宠物保健品。记者了解到,不少消费者每月的宠物营养费动辄几百元。这些保健品为什么卖得贵?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现象:年轻人养宠,每月500元营养费
对于部分宠主来说,购买宠物保健品的需求来自增强抵抗力,也可以省下价格不菲的治病和检查费用。另外,宠物老龄化逐渐成为趋势,让爱宠心切的消费者加大消费力度。
价格:宠物保健品是高附加值产品
“宠物保健品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华区消费行业咨询师曹思婕告诉记者,宠物保健品除去特殊的化毛等需求,常见的复合维生素、软骨素、鱼油等与人用保健品在原材料上几乎只有成分含量的差别。上游原材料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中游保健品制造商,为了增强产品区分度在宠物保健品包装上进行设计,吸引养宠消费者,并收取高附加值。
曹思婕认为,年轻养宠群体购物频率较高,价格敏感度较低,对品质的要求甚至高于人用保健品,为了更好的保健效果选择售价更高的产品。同一类的宠物保健品价格差异明显,以鱼油为例,50g胶囊型鱼油价格从10-300元不等,国外产品普遍高于国内产品。
专家:大部分宠物没必要吃保健品
市场前瞻
宠主对保健品安全性需求上升
曹思婕介绍,国内目前将宠物保健品划分在饲料加工类,缺乏明确的行业生产、管理规范,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企业在供应链和品控层面缺乏规范管理,消费者信心较低。
与此同时,宠物保健品市场“人化”需求明显,宠主开始关心宠物特殊期间更加精准的保健方式。“一方面,幼年宠物、分娩期宠物、老年宠物等特殊时期划分单独产品赛道,宠主对成分天然等保健品安全性需求继续上升。另一方面,消费者日趋理性化,随着社交媒体上对人用保健品和宠物保健品相似成分的揭露,消费者消费的频率也在减少。”曹思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