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大家沟通1v1方案定制的过程中,学姐经常能感到小伙伴们问的问题都大同小异。
本着一劳永逸(懒)的想法,学姐用心炮制了这一篇小白超级入门指南,包括以下9个内容:
本文重点
>>01有哪些常见的保险种类?
>>02购买保险需要什么条件?
>>03人生不同阶段需要什么保险?
>>04大小保险公司理赔有什么区别吗?
>>05不同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吗?
>>06网上买保险到底靠谱吗?
>>07花多少钱买保险比较合适?
>>08为什么买保险不要犹豫太久?
>>09保险纠纷和理赔是怎么回事?
学姐希望大家可以慢慢看~
下面进入正题:
01有哪些常见的保险种类?
从人身保障的角度来看,保险主要分四种:医疗险、重疾险、寿险和意外险。
正好涵盖了我们人生中所面临的三种主要风险:疾病、身故和意外,即病死残。
下面学姐一个个详细说:
◆1.医疗险
医疗险可以用来报销就医费用。得了病以后呢,先看病,再凭发票报销,报销的钱不超过实际的花费。
目前线上常见医疗险的报销范围包括住院费用,以及一些指定的门诊费用,比如门诊手术、门诊肾透析、恶性肿瘤放/化疗等。
和医保相比,它可以报销昂贵的自费项目,报销额度也很高,一般是一百万以上。保障的疾病也没有种类限制,不过投保前已经得的病是不能报销的。
不过,肯定也有小伙伴担心,报销额度这么高?保险公司会不会赔到破产?
不会的。
百万医疗险之所以能做到这么高的报销额度,是因为它有一个限制:免赔额。
通常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是1万元,意思是医保报销外的费用自己要先掏一万,然后再用百万医疗医疗险报销。
但是遇上大病就会很给力,可以防止“因病返贫”。
正是由于得大病的概率不高,所以这类产品的价格也比较便宜,适合大多数人投保。
医疗险多为一年期产品,买一年保障一年,下一年需要续保。
主流的几款产品不会因为健康状况变化或者发生过理赔影响续保。不过如果产品停止销售,就无法续保了。
◆2.重疾险
很多小伙伴都会问一个问题:有了医疗险为什么还要买重疾险?它们有啥不同?
首先,它们的区别在于:
试想一下,万一得了大病,你最害怕什么?
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小伙伴都是担忧钱的问题。
如下图所示,除了治病开支外,我们还有很多的潜在支出:
这些钱又从何来?
重疾险就是在这个时候起到保障作用,在生大病时,给到一笔钱,用以治病,并且弥补收入损失。
它是给付型的保险,说人话就是先给钱。无论拿去治病还是作其他开销,都可以。
我们买重疾险,不是为了有钱治病,而是为了有钱能治好病,继续走好我们的人生路。
因此,学姐建议重疾险和医疗险搭配购买。
医疗险可以用来报销社保不报销的医疗费用——先治疗后报销;
重疾险则可以马上获得一笔钱,用以治疗,而多出来的赔款用以维持康复期间的生活支出——先赔钱后治疗。
两者相辅相成,无法互相替代。
如果产品下架或者停售,对已经买了的人不产生影响。保险公司会依据合同上的保障期限,继续提供保障。
◆3.寿险
寿险保障是最简单的,达到身故或全残,就给一笔钱。
根据保障期限的不同,寿险可以分为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
寿险一次性赔付的这笔钱是用来解决家庭经济支柱不幸身故或全残后,留下的一堆债务问题。
就是为家人尽最后的责任,帮助家庭一次性还清债务并支撑家庭照常运转三到五年,保证家庭不至于因为家庭经济支柱的倒下,而“一朝回到解放前”。
◆4.意外险
意外险顾名思义,是抵御意外风险的,主要保险责任包括意外医疗、意外伤残和意外身故。
这里的“意外”指的是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客观事件。
意外风险又分两种情况:
①大意外:
比如车祸、火灾等导致身故或者残疾。
这时意外险就会赔付约定的金额,如果不幸意外身故可以留一笔钱给到家人,意外伤残的话可以有一笔钱应对康复期的日常支出。
②小意外:
不小心跌倒了,被猫抓伤被狗咬了,意外医疗可以报销医药费用。
它是补偿型的,花了多少钱凭发票报销。
意外险多为一年期产品,价格十分便宜,挑选时不用费太多功夫,直接在手机上自己投保即可。
02购买保险需要什么条件?
购买保险的三个主要限制条件分别是:年龄、职业、健康告知。
★年龄
如下图所示:年龄越大,疾病风险越高,因此保费也会越贵。
重疾险和寿险的最高投保年龄通常在50-55周岁,医疗险在60周岁左右,防癌医疗险(只保癌症的医疗险)则可以到70周岁。
如果超过60岁,一般只能考虑意外险和防癌险。
★职业
可能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投保是有职业限制的,高危职业是很难买到保险的。
如下图所示,保险公司会根据风险大小,将职业分为1-6类:
其中,1-3类为低风险职业,4类为中等风险职业,5-6类为高危职业。
除此之外,还有7类、S类、0类这种超高风险的职业类别,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会明确拒保。
绝大部分产品对高风险以及特殊职业都有限制,大家在投保时需要留意自己的职业是否在承保范围内。
★健康告知
每年因未如实告知而拒赔的人很多,学姐随机抽取了2019年度的387个拒赔案例,发现约90%的拒赔案例,都是因为投保前未如实告知。
实际上,这些拒赔案例,如果在投保前有做好健康告知,都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对健康告知有不确定的地方,可以来找学姐进行协助核保。
03人生不同阶段需要什么保险?
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说,一家人都应该配置完善的保险。
不过在购买顺序上,大家往往有一个误区:人们普遍会觉得老人和孩子更容易生病,应该先给老人和孩子先购买保险。
但实际上,保险并不是谁风险高先给谁买,而是谁发生风险对家庭的影响更大,先给谁买。
所以,先把自己保障好,自己才是孩子和父母最好的屏障。
在这里就简单的给大家总结一下:
★大人
对于成年人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来说,一般比较完善的保险配置是: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定期寿险
至于具体的方案参考和配置思路可以看学姐的往期:
★小孩
鉴于寿险的功能性,所以学姐不建议大家给老人和孩子买寿险。
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完善的保险配置是: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
★老人
老年人投保重疾险,限制会比较多,而且保费也会比较贵。
所以对老年人来说,建议优先考虑医疗险+意外险。
04大小保险公司理赔有什么区别吗?
其实这样的问题是很难去回答的。
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现象:很多人觉得非要是他听过的这几家才是大公司,才可以买,其它就是小公司,不靠谱。
接下来,讲讲理赔:
保险公司的大小跟产品的赔付,包括它好不好没有任何关系。
按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保险公司在收到理赔申请后,应该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而落实到具体操作上,任何保险产品的理赔,都无非是这几个环节:
另外,一定要重视健康告知。只有满足健康告知并达到理赔条件,保险公司才一定会赔付。
所以说,与其纠结公司大小,不如把重点放在产品条款本身,重视并做好健康告知。
05不同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吗?
虽然保险公司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但每家公司确实都会有自己特色的地方。
有的公司产品比较人性化,对客户有利,有些公司的产品则是对代理人有好处。
什么叫对代理人有好处呢?就是说销售这个产品对于代理人能赚很多钱,虽然是代理人销售的利益更大,但你并不能说它不叫特色啊……
另外还有一种是比较注重个性化的产品,比如说有些偏高端、有些偏注重女性、有些喜欢捆绑销售。
当然,就算是以代理人利益为重的公司呢,也会有一些对客户有利的产品出来。所以说不能绝对的去评价一家公司是好还是坏。
至于在网络上搜索到的对于保险公司的或产品的黑料或骗局,只有少部分是真实的用户感受,其余大多的投诉,都是行业内互相黑对方。
06网上买保险到底靠谱吗?
首先,网络只是一种渠道。
其次,保险产品都会经过保监会备案,可以随时上保监会查看产品信息。
但需要注意两点:
①很多产品的宣传名跟实际名字不一样,以合同为准。
②新上线的产品保监会更新没那么及时,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官方联系方式查询。
最后,网上投保收到的电子合同,跟纸质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07花多少钱买保险比较合适?
大家都知道,保额和保费是呈正比的。
但是,保费过高,家庭负担太重;保费过低,又满足不了基本的保障需求。
因此,学姐的建议是:按需配置、足额保障。
这样才能保证风险发生时,不会陷入经济窘迫的局面。
根据标准普尔理财法则,学姐建议合理的保费预算应占家庭年度可支配收入的20%。
最重要的是自己觉得合适,没有压力就行。
08为什么买保险不要犹豫太久?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健康,想买保险却一直拖着。
或者是听了很多人的建议后,一直纠结怎么买?买多少?买哪款产品?在哪买?
其实没必要。没有百分百完美的产品,保险的配置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针对目前的需求尽快把保障落实下来,未来有其他需求再补充。
09保险纠纷和理赔是怎么回事
在这里讲一下关于纠纷和理赔的问题。
保险公司的理赔跟在哪买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保险公司的产品都是全国通赔,不存在说大小公司理赔标准不一样,都是严格按照条款来的。
学姐随机抽取了2019年度的387个理赔纠纷案例,发现约90%的拒赔案例,都是因为投保前未如实告知。
学姐强调了无数遍了,如实告知非常重要!!!
不要试图隐瞒自己的病史,无论是在医院的,还是体检中心的记录,保险公司都是可以查出来的。
所以说,千万不要存侥幸心理!
我们是小秋阳说保险,一个只为提供专业、客观、中立保险知识的团队。
你可以获得免费答疑的机会,也可以领取以下福利:
「产品榜单」:每月更新四大险种高性价比产品排行榜!「投保指南」:儿童、成人、老人各年龄段科学投保指南。「保险方案」:年收入5万、10万、20万、50万家庭不同需求的保险规划方案。「理赔服务」:集合专属理赔、法务、核保和医学专家团队,协助您处理理赔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