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现将《2018-2020年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操作规范》《2018-2020年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标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
广东省气象局
2018年9月29日
2018-2020年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操作规范
第一部分承保操作规范
第一章组织推动
一、建立联动机制。各保险机构应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巩固和完善以农业保险服务站、点为支撑的基层服务体系,共同推动我省农业保险不断发展。
二、加强组织推动。当地农业保险工作管理部门(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做好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和组织推动工作,配合与督促保险机构做好投保信息采集、保险标的核实、查勘定损、理赔兑现、公示、回访等工作。
三、明确委托关系。保险机构可以委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等机构协助办理农业保险业务。保险机构应当与被委托协助办理农业保险业务的机构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约定费用支付,并对协助办理农业保险业务的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第二章承保管理
一、确定保险关系人。保险机构业务人员应指导协保员确定客户的投保意向,根据投保主体或投保方式核实保险利益并确定保险关系人。要确保农户的知情权和自主权,不得欺骗误导农户投保,不得以不正当手段强迫农户投保或限制农户投保。
(一)单独投保。由农民(含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含省属农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自行投保,投保人、被保险人应为农民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行投保的,保险机构应单独出单,做到保单到户。
(二)集体投保。由村民委员会、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单位组织农民投保。投保组织者应为村民委员会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单位。投保人为全体参保农户,被保险人为参保的每个农户。
二、采集投保信息。协保员要加强对投保人资金账号、开户行信息及身份证号核对工作,投保信息须包括(但不限于)投保人(被保险人)姓名(或组织名称)、身份证号码(或社会统一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联系方式、标的种类及数量、种养地点、奶牛和母猪识别码(耳标号或批次号)、总保费、农户自缴保费、资金账号(一卡通或一折通号码、银行卡号码、存折账号等)及开户行信息等内容。其中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村民委员会等单位组织投保的,应收集农户及标的信息,并填写《分户标的投保清单》。
四、录入投保信息。保险机构应将投保单信息及时录入业务系统,集体组织投保的政策性农险业务在录入投保信息时应导入清单信息。因特殊原因需要补录的,主要种植业保险原则上补录最长时限为30天并需要详细说明理由,其他险种原则上不得补录。
五、核实保险标的。县(市、区)农业管理部门应提供各险种的种养数量清单。保险机构业务人员(或委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等机构)对所承保的农业保险标的信息进行核实,严禁以虚构保险合同、虚报承保数量等方式骗取财政补贴资金。采用全检或抽查的方式查验标的,核查保险标的位置、数量、权属和风险状况。承保种植险,应查验被保险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或土地承包租赁合同。被保险人无法提供的,需有村委会提供证明。承保养殖险,应查验保险标的存栏数量、防灾防疫、标识佩戴等情况。现场核实保险标的,验标人员须对保险标的拍照,做好验标记录,并保留验标资料。下列情况必须实地验标。
(一)按保险机构规定须单独出单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二)投保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植业品种保险。
(三)农业设施(大棚)保险。
七、见费出单。农民自缴保费的,保险机构应委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等机构在投保时收取农民自缴保费或由农户自行缴费(可以采取委托银行代扣方式);政府全额代缴的,由当地农险主管部门出具保费代缴确认函。
第二部分理赔操作规范
第一章报案管理
一、出险报案。荔枝、龙眼、香蕉、木瓜、柑桔橙柚,由各地市根据当地实际,确定采用天气指数定损模式或现场定损模式。如果采用天气指数定损方式,不需农户报案,根据广东省气候中心审核发布的标的所在地域气象站观测的数据,自然灾害(风灾、强降雨、低温)达到了起赔标准后,当地保险机构必须主动联系受灾地区各级协保机构及协保员,及时公示赔付明细清单,清单应以行政村为单位,内容包括被保险人姓名、标的名称、承保数量、赔付标准、赔款金额等信息。如果采用现场定损模式,参照下面的操作办法。
能繁母猪、生猪、家禽、奶牛死亡,水稻、花生、玉米、马铃薯、甘蔗、农业设施保险遭遇损失,应在24小时以内报案。发生大面积灾害或重大事故时,可由当地农牧部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或村级农村基层组织、协保员初步了解、统计受灾情况后,代表受灾农户集中向当地保险机构报案。
三、大灾及突发事件报告。发生大灾和突发事件后,保险机构应启动大灾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会同当地农业部门及时向上级政府和上级保险机构汇报灾情及突发事件情况。大灾及突发事件是指:
(一)一次农业自然灾害或养殖业重大疾病影响范围超过两个县(区)的;或者影响范围仅在一个县(区)范围内,但影响程度较大,估损金额种植业在500万元以上或养殖业在200万元以上的。
第二章查勘管理
(一)荔枝、龙眼、香蕉、木瓜、柑桔橙柚,如果采用了天气指数定损方式,不需现场查勘,根据广东省气候中心出具的自然灾害(风力、降水、低温)等级证明,以一个乡镇作为统一的定损区域,对照赔付标准确定赔付金额。如果采用了现场定损模式,则参照下面的操作办法。
(二)水稻、花生、玉米、马铃薯、甘蔗、农业设施、生猪、家禽、奶牛保险需要进行现场查勘定损(可以视频确认),由保险经办机构派出工作人员或委托基层协保员实施。必要时,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协助查勘定损。
(四)查勘过程中,如果灾害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应会同被保险人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研究施救措施,尽量减少保险标的损失。
三、撰写查勘报告。查勘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撰写查勘报告。查勘报告要对标的受损情况、事故原因以及保险责任是否成立等方面提出明确意见。查勘报告要做到要素齐全、内容完整、逻辑清晰、文字简练、书写工整。查勘定损人员应在纸质查勘报告上签字确认。
第三章案件处理
二、确定定损标准。在发生大面积灾害后,为保证定损客观公正,保险机构应会同当地农业部门或农业专家共同确定受灾农作物的定损原则、定损方法、定损标准,制定理赔方案。主要种植业理赔方案应在作物收获后20日内完成。其他险种理赔方案应在查勘结束后20日内制定。理赔方案实施过程中要确保定损结果到户。
原则上抽样定损范围应覆盖每个乡镇的每个行政村。每个村应分轻、中、重三种损失类型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随机抽样点,再在抽样点中采取随机、等距、梅花式等取样方法,根据灾害类别、损失情况及实地条件选取样本,据以测定损失程度。采取抽样方式定损的,应详细记录抽样地点、抽样方式、样本总数量、样本损失数量、样本损失程度等要素,抽样工作底稿应由抽样人员、被保险人(或被保险人代表)签字确认。
第四章赔付方式
农业保险赔款一律采取转账方式直接支付到被保险人银行账户(卡)或农户一折通财政涉农补贴账户。
领款人与承保清单录入的分户被保险人不一致的,应逐一说明情况。严禁通过虚假赔案、虚列费用、扩大损失等方式返还代缴保费或骗取财政补贴资金,严禁任何形式的截留、挪用农业保险赔款的行为。严禁将赔款转入乡镇政府、村委会等指定的账户、保险机构员工个人账户或部分被保险人账户后由其代发。
对于被保险人为专业合作社的,应认真调查其实际组织运作情况,按照投保时合作社性质确定支付清单,其中有分户清单的要直接支付到具体农户。
第五章理赔公示
二、公示内容。
保险机构应将查勘定损结果和理赔结果制作成理赔明细,公示内容应包括被保险人姓名、保险标的、标的地址、投保数量、出险日期、出险原因、损失数量、损失程度、赔款金额、一卡通号(卡号倒数5-10位用*代替)等信息。
第六章理赔客户回访
二、回访内容。赔款支付后一个月内,保险机构要对受灾农户是否收到赔款及赔款金额是否相符进行回访,回访比例原则上不低于获得保险赔款被保险人的0.5%或集体投保的每案不少于3户。
四、回访资料留存。保险机构要对回访记录进行归档管理,现场回访记录应留存纸质文件,非现场回访记录可留存电子版文件,以备调阅抽查。回访记录应保存1年。
第三部分工作督查
一、督查内容。保险机构应配合当地农业部门、财政部门对所辖区域农险业务的督查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农业保险业务督查方案。检查内容应包括:基础工作、业务和财务数据真实性、服务质量、公示情况及被保险人签字情况、客户回访及档案管理等。
二、督查次数及范围。督查次数根据业务规模及业务质量合理确定,督查范围应覆盖已开办的所有险种,并以书面形式将检查情况报当地农业主管部门。
三、监督整改。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上级要监督下级限期整改,下级应将整改结果和改进措施及时向上级汇报。
2018-2020年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标准
本标准为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赔付标准,各地各保险公司可在不增加保费的前提下,为投保农户提供更多保障。
第一部分种植险
一、采用现场定损模式
(一)险种。水稻、水稻(制种)、玉米、花生、马铃薯、甘蔗。
(二)保险责任。
由于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冻灾、雷击、地震、泥石流、突发性滑坡、火灾、旱灾、病虫草鼠害等原因直接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且损失率达到20%(含)以上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三)赔偿处理。
1.保险标的损失率在80%以下(不含)时,保险人按照以下方式计算赔偿:
赔偿金额=保险标的不同生长期每亩赔偿计算标准×损失率×受损面积
2.保险标的的损失率在80%以上(含)时,视为全部损失,保险人按照以下方式计算赔偿:
赔偿金额=保险标的不同生长期每亩赔偿计算标准×受损面积
3.损失率=单位面积平均植株损失数量/单位面积平均植株数量或损失率=平均单位面积损失产量/平均单位面积标准产量
4.平均单位面积标准产量按照保险标的所在县前三年该作物单位面积平均产量确定。
6.保险标的不同生长期每亩赔偿计算标准。
(1)水稻、水稻(制种)不同生长期每亩赔偿计算标准
(2)玉米不同生长期的最高赔偿标准
(3)花生不同生长期的最高赔偿标准
(4)马铃薯不同生长期的最高赔偿标准
(5)甘蔗不同生长时期最高赔偿标准
二、天气指数定损模式
(一)险种。荔枝、龙眼、香蕉、木瓜、柑、桔、橙、柚。各地市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确定采用天气指数定损模式或现场定损模式,现场定损模式的赔付标准,由各地市与承保公司商定。由于天气指数定损模式在我省农业保险领域属于探索阶段,因此将根据上一年的实施情况确定是否调整赔付标准,如需调整,将另文印发。
1.风灾:保险标的所在区域遭受风灾侵袭,以日最大风速(一天内的10分钟平均风速的最大值)作为标的受灾因子,当受灾因子达到或超过标的受灾临界值时,视为灾害事件发生,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2.强降雨:保险标的所在区域遭受强降雨侵袭,以日降雨量作为标的受灾因子,当受灾因子达到或超过标的受灾临界值时,视为灾害事件发生,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1.荔枝、龙眼、柑、桔、橙、柚无花无果期赔偿处理。
(1)以乡镇为统一监测和计算赔付金额的区域。若当地乡镇区域气象站监测到风灾,且日最大风速(一天内的10分钟平均风速的最大值)达到或超过10级,启动该乡镇区域的保险赔付程序。赔付标准详见下表(15天视为一个风灾周期,一个周期内多次风力达到起赔点的,只赔付一次且以最大风力等级进行赔付)。在保险合同约定时限内,同一地区遭遇多个风灾周期,农户可多次索赔,但赔付总额不得超过保险金额。
单位:元/亩
(2)以乡镇为统一监测和计算赔付金额的区域。若当地乡镇区域气象站监测到低温灾害时,启动该乡镇区域的保险赔付程序。赔付标准详见下表(15天视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内连续多次达到起赔点的,只赔付一次且以最大低温灾害等级进行赔付)。在保险合同约定时限内,同一地区遭遇多个低温灾害周期,农户可多次索赔,但赔付总额不得超过保险金额。
(3)以乡镇为统一监测和计算赔付金额的区域。当同一地区15日内同时或接连遭遇风灾、低温灾害,以赔付标准高的赔偿金额进行赔偿,不作叠加赔偿。在保险合同约定时限内,同一地区遭遇多次风灾、低温灾害时,农户可多次索赔,但赔付总额不得超过保险金额。受灾乡镇如无监测站点,则选取距离受灾点最近的气象观测站资料。
2.荔枝、龙眼、柑、桔、橙、柚开花结果期赔偿处理。
(1)以乡镇为统一监测和计算赔付金额的区域。若当地乡镇区域气象站监测到风灾,且日最大风速(一天内的10分钟平均风速的最大值)达到或超过8级,启动该乡镇区域的保险赔付程序。赔付标准详见下表(15天视为一个风灾周期,一个周期内多次达到起赔点的,只赔付一次且以最大风力等级进行赔付)。在保险合同约定时限内,同一地区遭遇多个风灾周期,农户可多次索赔,但赔付总额不得超过保险金额。
(2)以乡镇为统一监测和计算赔付金额的区域。若当地乡镇区域气象站监测到日降雨量达到160毫米或以上,启动该乡镇区域的保险赔付程序。赔付标准详见下表(15天视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内多次日降雨量达到起赔点的,只赔付一次且以最大日降雨量等级进行赔付)。在保险合同约定时限内,同一地区遭遇多个强降雨周期,农户可多次索赔,但赔付总额不得超过保险金额。
(3)以乡镇为统一监测和计算赔付金额的区域。若当地乡镇区域气象站监测到低温达灾害时,启动该乡镇区域的保险赔付程序。赔付标准详见下表(15天视为一个低温灾害周期,一个周期内连续多次达到起赔点的,只赔付一次且以最大低温灾害等级进行赔付)。在保险合同约定时限内,同一地区遭遇多个低温灾害周期,农户可多次索赔,但赔付总额不得超过保险金额。
注:1-2月份开花的参考此标准。
注:3月份(含)之后开花的参考此标准。
(4)以乡镇为统一监测和计算赔付金额的区域。当同一地区15日内同时或接连遭遇风灾、强降雨、低温灾害,以赔付标准高的赔偿金额进行赔偿,不作叠加赔偿。在保险合同约定时限内,同一地区遭遇多次风灾、强降雨、低温灾害,农户可多次索赔,但赔付总额不得超过保险金额。受灾乡镇如无监测站点,则选取距离受灾点最近的气象观测站资料。
3.香蕉、木瓜(全年都是开花结果期)赔偿处理。
(1)以乡镇为统一监测和计算赔付金额的区域。若当地乡镇区域气象站监测到风灾,且日最大风速(一天内的10分钟平均风速的最大值)达到或超过8级,启动该乡镇区域的保险赔付程序。赔付标准详见下表(15天视为一个风灾周期,一个周期内多次达到起赔点的,只赔付一次且以最大风力等级进行赔付)。在保险合同约定时限内,内同一地区遭遇多个风灾周期,农户可多次索赔,但赔付总额不得超过保险金额。
(2)以乡镇为统一监测和计算赔付金额的区域。若当地乡镇区域气象站监测到日降雨量达到160毫米或以上,启动该乡镇区域的保险赔付程序。赔付标准详见下表(15天视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内多次日降雨量达到起赔点的,只赔付一次且以最大日降雨量等级进行赔付)。在保险合同约定时限内,同一地区遭遇多个强降雨周期,农户可多次索赔,但赔付总额不得超过保险金额。降雨对香蕉的伤害不大,不设赔付。
(4)监测和计算赔付金额的区域。当同一地区15日内同时或接连遭遇风灾、强降雨、低温灾害,以赔付标准高的赔偿金额进行赔偿,不作叠加赔偿。在保险合同约定时限内,同一地区遭遇多次风灾、强降雨、低温灾害,农户可多次索赔,但赔付总额不得超过保险金额。受灾乡镇如无监测站点,则选取距离受灾点最近的气象观测站资料。
第二部分畜牧险
一、能繁母猪、生猪
采用现场定损模式。
(一)保险责任
1.在保险期间内,由于疫病、疾病、火灾、爆炸、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风灾、雷击、地震、雹灾、冻灾、突发性滑坡、泥石流、建筑物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等原因直接造成保险母猪、生猪(含仔猪、育肥猪)死亡,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2.在保险期间内,由于发生高传染性疫病,政府实施强制扑杀导致保险母猪、生猪(含仔猪、育肥猪)死亡,保险人也负责赔偿,但赔偿金额以保险金额扣减政府扑杀专项补贴金额的差额为限。
(二)赔偿处理
1.发生条款列明的保险责任事故(扑杀事故除外),赔偿金额计算如下:
母猪赔偿金额=死亡数量×每头保险金额
生猪赔偿金额=死亡数量×每头赔付金额
2.发生条款列明的扑杀事故,赔偿金额计算如下:
母猪赔偿金额=死亡数量×(每头保险金额-每头政府扑杀专项补贴金额)
生猪赔偿金额=死亡数量×(每头赔付金额-每头政府扑杀专项补贴金额)
3.生猪赔付金额确定标准,可采用重量标准,也可采用体长标准,投保时约定。体长是从两耳根连线的中点起,沿背中线至屁股的长度。
二、家禽养殖险
1.在保险期间内,由于疾病、疫病、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台风、龙卷风、暴风、雷击、地震、雹灾、冻灾、雪灾、泥石流、突发性滑坡、崖崩、火灾、爆炸、地面突然下陷、建筑物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等原因直接造成保险肉鸡死亡,且连续七日内保险肉鸡死亡总量达到单批次养殖总量3%(含)以上,或单日死亡总量达到单批次养殖总量1%(含)以上,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2.在保险期间内,由于发生高传染性疫病,政府实施强制扑杀导致保险肉鸡死亡,保险人也负责赔偿,但赔偿金额以保险金额扣减政府扑杀专项补贴金额的差额为限。
1.发生条款列明的保险责任事故:
不同养殖阶段赔偿金额=每只保险金额×不同养殖阶段赔偿比例×对应死亡数量
总赔偿金额为各个养殖阶段赔偿金额之和。
2.发生条款列明的扑杀事故:
不同养殖阶段赔偿金额=(每只保险金额×不同养殖阶段赔偿比例-每只肉鸡政府扑杀专项补贴金额)×对应死亡数量
3.保险肉鸡不同养殖阶段赔偿比例表
三、家禽批发价格险
在保险期间内,由于重大疫情因素引发肉鸡市场批发价格异常波动造成保险肉鸡的价格损失,且月度批发价格较前三年全省肉鸡平均市场批发价格下跌达到20%以上(含),保险人按照本附加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前三年肉鸡平均市场批发价格数据、每月肉鸡平均市场批发价格数据,由省级物价主管部门根据批发市场历史数据确定并向社会公布。各地市可参照省的做法,开展本地区的肉鸡批发市场价格调查,公布本地区前三年肉鸡平均市场批发价格数据、每月肉鸡平均市场批发价格数据,开展本地区家禽价格险业务。投保时需要明确约定评价标准是省级数据还是市级数据。
赔偿金额=达到出栏条件而未能销售出去的存栏保险肉鸡数量×每只保险金额
四、奶牛
1.在保险期间内,由于疾病、疫病、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风灾、雷击、地震、雹灾、冻灾、泥石流、突发性滑坡、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等原因直接造成保险奶牛的死亡,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2.在保险期间内,由于发生高传染性疫病,政府实施强制扑杀导致保险奶牛死亡,保险人也负责赔偿,但赔偿金额以保险金额扣减政府扑杀专项补贴金额的差额为限。
1.发生条款列明的保险事故,赔偿金额计算如下:
赔偿金额=死亡数量×每头保险金额
赔偿金额=死亡数量×(每头保险金额-每头政府扑杀专项补贴金额)
第三部分农业设施险
设施大棚(只限种植业大棚)
在保险期间内,由于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地震、泥石流、突发性滑坡、爆炸、建筑物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崖崩、火灾原因直接造成保险大棚的损失,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简易大棚(钢结构大棚)赔偿金额=每亩保险金额×受损面积×(棚架+薄膜)损失程度
第四部分释义
(一)暴雨:指每小时降雨量达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达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的降雨。
(二)洪水:指山洪暴发、江河泛滥、潮水上岸及倒灌或暴雨积水。规律性涨潮、海水倒灌、地下渗水不属于本保险合同约定的洪水。
(三)风灾:指风力达8级以上、风速在17.2米/秒以上的自然风。
(四)台风:是发生在热带大洋上的一种具有暖中心结构的热带气旋,风力在12级(即32.7m/s)以上的为台风。
(五)雷击:指积雨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其破坏形式分为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种。
(六)建筑物体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指空中飞行器、人造卫星、陨石坠落,吊车、行车在运行时发生的物体坠落,人工开凿或爆炸而致石方、石块、土方飞射、塌下,建筑物倒塌、倒落、倾倒,以及其他空中运行物体坠落
(七)地震:指地壳发生的震动。
(八)雹灾:指在对流性天气控制下,积雨云中凝结生成的冰块从空中降落,造成作物严重的机械损伤而带来损失的现象。
(九)冻灾:指因遇到0℃以下,引起作物冰冻或是丧失一切生理活力,造成作物死亡或部分死亡的现象。
(十)泥石流:指由于雨水、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十二)崖崩:石崖、土崖因自然风化、雨蚀,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裂下落的自然现象。
(十四)爆炸:包括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指由于液体、固体变为蒸汽或其他膨胀,压力急剧增加并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化学性爆炸指物体在瞬间分解或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很大的压力向四周扩散的现象。
(十五)地面突然下陷: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