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猪周期是由于产能调整和产出调整存在时滞导致的供需错配及其循环。其中,价格是表象,利润是驱动。所谓“最冷”猪周期,是仅就价格而言的,并不完全代表产业景气度。2023年,我国猪肉市场供应充足,猪肉产量创历史第二高位,这也是猪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所谓产能不降,猪价难振。但似乎没有一家企业愿意主动去产能。从本质上看,猪周期存在的条件是经营主体的不同应对和互相博弈。
问:生猪养殖行业现状如何?
答:回顾2023年,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尽管价格低迷,企业亏损,但生猪行业整体产业素质在稳步提升。得益于农业农村部近年持续推动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一批大型现代化养殖企业涌现,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加快推广应用,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目前,规模养殖场已经成为猪肉市场供应的主体,大幅提升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时,龙头企业在漫长的猪价熊市中苦练内功,养殖成本显著降低。
农业农村部日前表示,将坚持生产调控与市场调控“双管齐下”,优化完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精准开展生产预警引导,推动生猪产能稳定在合理水平。
问:未来猪价走势如何?
答: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7.33元。有专家表示,按当前调减速度测算,2024年一季度生猪产能将回到正常水平。预计今年二季度猪价将止跌企稳,三季度逐渐温和回升。
专家表示,面对猪价下行周期延长,要积极引导养殖主体理性去化产能。此外,还应加强信息监管,清理、限制一些炒作和扰乱市场的信息,避免出现恶意炒作市场现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