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意外伤疗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1.03.19

烧伤和烫伤的疗法

烧伤和烫伤,如果处理不好,对于婴儿来说往往会因此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皮肤非常薄。

如何处理

无论造成伤害的东西是烫物、明火、电还是化学物品,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一样的:立即使用凉水冲患处持续10分钟以上。不要使用洗涤剂、凝胶或者黄油(某些偏方如此),也不要掺进冰块。

何时需要就诊

烧伤脸部、手脚、或者生殖器官时,应立即去医院。否则一旦耽搁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对于12个月以下的婴儿,无论何种类型的烫伤或者烧伤,无论严重程度如何都应该去看医生。所有因电击或者化学物品导致的伤害都应当去看医生。

手指戳伤的治疗方法

手指戳伤是手关节的扭挫伤,是在指头碰在硬物时发生的。

手指挫伤后,可用冰冷物敷在伤处,每次10—15分钟,可以消肿。如果已受伤三四个小时,就不能冷敷了。

冷敷后,可贴敷消肿止痛贴剂,如伤湿止痛膏,或内服七厘散等。

为了使伤指减少活动,避免再受伤害,可用厚纸裹住伤指。消肿后,可轻轻按摩,并缓缓活动。

如果肿痛严重,可能有骨裂或骨折,应用较厚的纸片裹住伤指,以免伤指再活动,请医生诊治。

手指夹伤或砸伤如无出血,也可如上处理。

误饮误吞,难受中毒了怎么办?

当孩子误服清洁剂、农药,或发生气体中毒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以下的急救方法,除了孩子外也适用于大人。值得提醒的是,这些都是事件发生当时的急救方式,当处理完毕,仍需尽快送医院诊治。

药物中毒

1.可喝一、二杯水或牛奶稀释毒物(意识不清者,不可给予任何饮料)。

2.催吐。

3.维持呼吸道通畅。

4.尽快送医院,同时携带盛装毒物的容器、标签,以及呕吐物等送化验。

注意,若有下列情形,则不可催吐:

*嘴唇和口腔有灼伤痕迹。

*呼吸有异味(如:汽油味)。

*昏迷不醒者。

*痉挛。

*中毒物标签指示不可催吐者。

酒精中毒

1.利用冲洗及催吐,使未吸收的酒精尽快吐出。

2.注意不要因呕吐而阻塞气管,维持呼吸道通畅。

3.送医院。

清洁剂等腐蚀物质中毒

1.不可用水冲洗或催吐。

2.尽快口服牛奶或生蛋白,以稀释及延缓毒物之吸收。

4.尽快就医。

农药中毒(杀虫剂、灭鼠药等均包括在内)

经口食入:

1.服下大量清水或牛奶后催吐,以减少体内药物之吸收。

2.维持呼吸道通畅。

3.尽快送医院。

注意,与前述相同情形,则不可催吐。

经皮肤接触:

1.迅速除去受污染之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2.如为眼睛接触,则用流动清水,自眼内向眼外冲洗10-15分钟。

一氧化碳中毒

1.打开门窗,立刻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流通处。

2.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人工呼吸。

3.松开颈、胸、腹部紧束的衣物,并注意保暖。

4.让中毒者静卧,减少氧的消耗。

5.尽快送医院。

小儿憋闷窒息后怎么办?

在生活中如果照料不当,有可能发生新生儿被闷死或婴儿被憋死的意外事故。前者往往是在熟睡时,大人的肢体或衣服压迫小儿口鼻部,阻塞呼吸道,或呕吐物误吸入气管未及时发现造成窒息死亡。后者则容易在宝宝刚刚学会翻身,但又不灵活时出现,尤其是患气管炎、支气管炎时,呼吸道分泌物多,伴有喘憋,宝宝挣扎时翻身成俯卧位而没有力气翻回来,以至憋闷死亡。

宝宝窒息如果能及时发现,立即就地进行心脏及肺的复苏,尚有挽回生命的希望。可以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及口对口人工呼吸。把宝宝平放在硬板床上,用2-3个指头压住胸骨下段,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冲击压迫,深度为2厘米,频率为100次/分左右。对于新生儿可用拇指按压法,将手掌伸开握住小儿半个胸廓,大拇指按住胸骨下段,另四个手指并拢于置于背部,然后相对挤压。注意胸外按压不要用力过大,避免胸郭骨折。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首先要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将宝宝的头尽量后仰,一手托起下颌,另一手捏住患儿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吹入宝宝口内,见胸廓扩展起伏才算有效。再放开鼻孔使气体随胸廓回缩而排出。如此反复,频率为30-40次/分。注意用力要适度,不能过猛,以防肺泡破裂形成气胸。

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场,则要按人工呼吸2次、心脏按摩15次这样反复进行。当在颈前或腹股沟内侧部位触及动脉搏动,或紫绀的面色渐转为红润,甚至出现自主呼吸时,说明抢救有效。当然,与此同时还应想方设法,尽快送至附近医院抢救。

避免宝宝窒息,重要的是还在于预防。比如,睡觉时大人和宝宝不要靠得太近,以免压住小儿。不要让宝宝边吃乳边入奶入睡。患呼吸道疾病的婴幼儿,应重视夜间护理,经常起床观察小儿的变化。溢奶时要将小儿侧卧,防止呛奶窒息。等等。

小儿脑损伤的处理

小儿脑外伤多因跌伤、车祸与运动事故所致。在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下,可以引起头皮损伤、颅骨骨折、颅内脑组织损伤三种

1.常见的颅脑损伤

(1)脑震荡

(2)脑挫裂伤

(3)脑子损伤

(4)脑内血肿

它是颅脑损伤后的颅内出血所致。特急性常在伤后3小时内,急性在伤后3天内,亚急性在伤后3周左右,慢性在伤后3周以上,均可出现脑内血肿。主要表现为头痛加剧、恶心、呕吐频繁。其次为意识障碍,出现昏迷。累及运动区时引起偏瘫、失语。可出现脑疝症状,瞳孔大小不对称。

2.处理措施

(1)婴幼儿受伤后有哭泣是一种好现象,表示有意识感觉,如无哭闹现象,可用玩具逗伤儿,如伤儿伸手拿取,即表示有正常的表现。

(3)如伤儿的耳、鼻有血性液体外流时,不要用棉花或纱布填塞,也不要冲洗,有条件的话,用消毒棉签拭净流出液。

(4)如有脑组织脱出者,不能将脑组织送入伤口内,同时避免直接压迫包扎,应在伤口周围用清洁柔软布垫高形成保护圈,或用干净的饭碗盖住脱出的脑组织,然后再包扎。

(5)发生头皮血肿时,不要用药酒涂搽或揉搓推拿局部,这样出血会更厉害。

(6)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或用冰块、冷水外敷、促使血管收缩、阻止继续出血。

了解受伤及伤后经过,观察头部伤痕,如有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瞳孔改变等,应及时送医院

(1)意识障碍。脑外伤都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伤后意识障碍程度分为意识模糊、嗜睡、朦胧、昏迷(浅昏迷、深昏迷)。浅昏迷时小儿对光、声等的反应消失,强刺激也不能唤醒,但部分浅或深的反射仍可存在,有同四肢舞动或谵语等。

(2)头痛。多数为全头痛。如头痛持续加重,同时伴有意识变化,则应考虑颅内损伤。

(3)呕吐。颅内出血刺激迷走神经或前庭系统,引起呕吐呈喷射性。当急性颅内压增高时,有频颦呕吐。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都可以出现呕吐。

(4)瞳孔变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多提示伤情严重。瞳孔不等大,可见于一侧动眼神经原发性损伤或颅内血肿所致的脑疝。

(5)小儿如外伤头部,并伴有上述两症状,家长必须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医生根据伤儿情况为明确诊断,可能进行头颅骨拍片、头部超声波及CT等检查。医生在检查结果出来后,再作出治疗方案。

常见意外的原因及对策

3岁以前的小宝宝自理能力及避害意识都很差,如果家长不留心照看,就可能发生意外,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意外原因及防范措施。

1、跌伤

从宝宝会翻身那日起,就要防止他跌伤。床上最好有护栏,或用被子、枕头等拦挡一下,但一定要放稳,以防倒下压住孩子。宝宝会爬时,从床上掉下来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大人夫暇照看,可在地上铺上垫子,外面围起,让孩子坐在垫子中玩。

2、割刺伤

凡锐利物品,如刀、剪、针、玻璃、铁片等一定要放好,并告诫孩子不能动。

3、耳鼻喉及气管食管异物

宝宝会认识鼻子、耳朵时,容易将豆子、扣子等塞进耳鼻,他们还喜欢口含花生、糖豆、瓜子等食品时跑动说笑,这样就可能呛入气管或卡住食管。

预防措施:经常检查玩具有无螺丝钉等松脱;检查衣服,看有无扣子松脱;检查桌面看有无小珠及类似物品;孩子吃饭时不能跑跳,不要说笑,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4、烧烫伤

预防措施:暖瓶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也不要放在孩子经常跑来跑去的桌子上。给孩子洗澡的水要先放凉水再放热水。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厨房,厨房里的炉火、热油、水瓶、热饭菜都很危险。

5、触电

插座、插销要防护好,最好使用安全插座。不让孩子玩电灯开关和拧灯泡,也不要让孩子拆弄家用电器,雷雨天不要让孩子出门。

6、药物中毒

7、溺水

不要让孩子到井台、池溏、河边等处玩耍。洗衣机内不要存水,以防孩子踩在凳子上爬看而未配对栽入。

8、交通事故

孩子过马路一定要有成人带领,从小就要教给孩子简单的交通规则,不要让孩子在停车场玩耍,因为孩子矮小,钻到车下或紧靠车身时,司机发动车或倒车时就很难发现他。

9、落入洞坑

要留心住房附近有无坑洞,地下管道的井盖有无遗失、破损、松动,盖子是否盖好。家的周围如有废坑应马上填平。

10、打斗伤

11、煤气:小孩子出于好奇,可能会跑进厨房打开煤气,造成煤气泄漏。所以,除教育孩子不进厨房外,必要时应关大闸。

12、砸伤

13、窒息

小婴儿要防被枕头、被子等闷住,家长睡眠时要防压了孩子。不要让孩子玩塑料袋,以防套在头上引起窒息。家中柜子、箱子要关好或锁住,以免孩子躲进不小心关住而窒息。

14、缠绕伤

线头、绳索勒住孩子手脚会造成局部缺血坏死,出于好奇而套在脖子上则更危险。故不要让孩子独自玩线、橡皮盘、绳索等。

15、绞伤

自行车、门轴、玩具等都可能造成绞伤,应做好防护措施。

16、化学灼伤或中毒

含强酸的厕所清洁剂、含氯消毒剂、强硷、来苏儿等均会造成灼伤或中毒,所以不要放在明处,不要让孩子玩洗涤剂,以防混合中发生毒性反应。

出现意外伤害后应马上去医院处理,如系化学灼伤或烧烫伤,要马上用自来水冲洗以减轻伤害,并速往医院治疗。

孩子坠落如何处理?

8—9个月的婴儿大都坠落过,最常见的是婴儿从小床上坠落,另外,从坐车上翻下来、从楼梯口滚下来也有发生。因此,父母要及早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①借用别人的旧童车或婴儿小床时,应仔细检查栏杆的挂钩和车轴,小床的栏杆应高于婴儿的胸部。②在门口台阶及上下楼道口安上栅栏门。③怀抱婴儿上阳台要注意安全,不能一手抱孩子,一手做事,特别不能将身体探出阳台,以免重心外移,一失手使孩子坠落楼下。

孩子坠落后,大人心里很紧张,很怕有什么生命危险和后遗症。如果婴儿坠落时头着地,坠落后立即哇的哭出来,10-15分钟就停止了,脸色正常,不呕吐,又照样精神地像原来一样玩,那么大脑受伤的可能性就很小。但是,以后又无缘无故的哭泣,并且呕吐,不愿进食,脸色苍白,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就应到医院诊治。如果跌落后,宝宝当场(或稍后)失去知觉、不哭、昏睡不醒,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孩子跌落后没有其他症状,仅在磕碰的头部上起了包,并不意味着什么严重问题,这是头颅外部皮下血管破裂引起的,不用管它,会自然痊愈的。如擦上红花油,消肿快一些。擦破了头皮可抹点红药水。但要警惕,有时只注意头部而忽略了其他部位的伤痛,如内脏破裂、锁骨骨折等,发现小便出现血尿,面色苍白要考虑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到医院。

不管孩子从床上或楼梯口跌落,只要立即哭出来,没有发现其他毛病,一般没有问题;但当天也要保持安静;不要洗澡,如果婴儿愿意可让婴儿枕冰枕、冷敷。夜间应唤醒孩子两次,以确保它并未丧失知觉,第二天早上如果婴儿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就可照旧。

触电之后怎么办?

触电、雷击事故,会导致灼伤、呼吸及心跳停止。有时电击的冲力会使身体整个被弹起,因而造成撞伤、骨折。触电原因大多是没有关掉洗衣机、电视等导电体,用湿手碰触电器,电线受损,屋外电线断掉垂落。

遇到这些情况,家长应争分夺秒以最快的速度使小儿脱离电源。

1.尽可能关掉总电源

(1)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站在绝缘的东西上,如橡皮地毯或一堆干的报纸上。用两种方法使源,用一些干燥的不导电的东西,如木椅或木制的扫帚柄拨开导线或移开孩子。

(2)如果没有适用的物品,就尽可能用干布或干报纸把手包起来,抓住孩子的衣服,避免触及孩子的皮肤。

2.检查孩子是否神志精醒

(1)如果神志不清,应检查呼吸,必要时即刻进行人工呼吸。如果还有呼吸,应把孩子放于恢复姿势。

(2)如果神志清醒,安抚并使孩子安心。检查电击引起的各种症状。

(3)检查烧伤病情:查看身体接触电源以及地面的两个部位。烧伤处看来发红或已烧焦,也可能肿起,不管出现哪些症状均要按严重烧伤治疗。

电流能使它进人身体以及离开身体的两处产生烧伤,所以孩子的电烧伤大多发生在身体触摸电源及接触地面的两个部位。尽管这种烧伤看起来面积小,但伤口却很深。

孩子如有以下情况,在做好急救处理后应即刻送医院:

(1)神志不清(即意识丧失),即使只是几秒钟也属急症。

(2)有任何电烧伤。

低压电流造成的灼伤创面小,边缘规则,与健康皮肤分界清晰。创面呈焦黄或褐黑色,可以深达皮下脂肪层,多数见于手臂及脚。高压电或闪电击中的灼伤,则面积较大,伤口深,有时可见到电伤烙印或闪电纹。

预防小儿触电是最重要的,平时要教育儿童不要玩弄电器,尤其是不要湿手触摸电源、电器等。屋内用拉线开关较安全。定期检查电气装置及漏电开关是否正常。有电线断落处不可走近,并应及时修理。雷雨时避免在大树下躲雨。

刺伤与抓伤的应对措施

刺伤是指被刺、钉子、锥子等尖锐物刺到而受伤。刺伤的伤口大多小而深,出血量少。若被脏东西刺伤,则伤口容易受到感染而化脓。特别是木片、泥土进入伤口,则有可能导致破伤风,因此要按住伤口,作彻底且大范围的清洗及消毒。如果木片或泥土侵入深处不容易取出,或者是被生锈的铁钉深刺,为了避免产生后遗症,应尽速到外科诊所治疗。

抓伤是指被小朋友的指甲或猫狗等抓破皮肤而受伤。抓伤的伤口多浅而呈线状,不过由于孩子的指甲藏有许多病菌,所以还是会有感染的可能性,用自来水清洗伤口后消毒就显得很重要。猫抓的伤口也有可能变成猫抓病,需特别注意。

1.可能的话,先要找出是何种异物碎片进入孩子的皮肤。如是玻璃碎片可能割伤孩子的肌肉或血管,立即找医生取出,不要自行处理。

2.如碎片不是玻璃,一端露在皮肤外,可用一镊子,末端放在火焰上进行消毒,冷却后,一边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不会太紧张,一边轻轻用镊子夹出碎片。

3.如碎片是在皮下,用火焰消毒缝衣针,或将其放在消毒酒精或消毒水中浸泡几分钟。在碎片所在部位放一块冰,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暴露碎片,用消毒过的镊子将其夹出来。

4.用肥皂与清水清洁该部位,擦上消炎膏,最好不要贴胶布。

5.如果是玻璃,或者碎片深埋皮肤中而碎片已知被泥土污染(感染破伤风的机会就多),或不易自行取出时,都应迅速就医。

6.如果是铁钉,应首先拔出铁钉。用镊子或小钳子顺着铁钉扎入向的方向外拔出,拔时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晃动,以减少周围组织损伤。

7.如果铁钉已拔出,可用力在伤口周围挤压,挤出瘀血与污物,以减少伤后感染。如铁钉断在伤口里,应停止走动,并将取出的部分钉子与伤儿一起送医院手术拔除,以便医生判留的长度。

8.尽快清洗伤口。较浅的伤口可自行处理,先用温盐水洗净伤口,再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然后用消毒布或手帕包扎。

9.要防止破伤风。伤后最好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如果受伤后、伤儿出现口难以张开或发热等症状,便表示病情较为严重。

一旦发生破伤风时,即出现颈、胸或脸部的肌肉抽筋、痉挛等现象,会发生死亡的不幸事故。

儿童被宠物咬伤的处理措施

现在不少家庭中养有犬、猫等宠物,因此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如被宠物咬伤。特别是孩子,常因嬉戏逗弄过度而被宠物伤害。那么,一旦孩子被宠物咬伤,应该如何处理?

处理措施

孩子被宠物咬伤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能行之有效地预防发病。

使用狂犬疫苗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正确处理伤口

伤口的正确处理是防止发病的关键,越早越好。最好能取得医生的帮助,当然亦可自行处理,其方法是先将伤口挤压出血,并用浓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大量清水冲洗,擦干后用5%碘酒烧灼伤口,以清除或杀灭污染伤口的狂犬病毒。只要未伤及大血管,一般无需包扎或缝合。若条件许可,可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血清和破伤风抗霉素。

②尽快注射狂犬疫苗

③被可疑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亦应注射疫苗

动物之间由于互相打斗嬉咬,可相互传染狂犬病病毒,故人被咬后同样可以感染狂犬病。因此,为保险起见,凡被犬咬伤或其它动物咬伤,都要按狂犬咬伤处理,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在注射疫苗期间,应注意不要让宝宝喝浓茶、咖啡,也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诸如辣椒、葱、大蒜等;同时要避免宝宝受凉、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防止感冒。

儿童触电的救护和预防

触电的救护:

1、首先切断电源、关闭开关或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干布等不导电物挑开电线、电器,或用带木柄(干燥)斧头砍断电线,千万不可用手或潮湿的物体直接推拉小孩。

2、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针刺人中、涌泉、内关穴位,切勿轻易放弃抢救。

3、恢复心跳呼吸后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救治,途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并且要保护电击部位的伤口清洁。

触电的预防:

1、不使用不熟悉的电器。

2、不要用湿手去开灯、关灯或触动其它电开关。

3、不能用手指、小刀、钢笔等去触、捅电源插座。

4、不爬电线杆,不在有电线的地方放风筝。

儿童溺水的紧急抢救

儿童溺水救出水面后应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一定要注意现场立即抢救,或者边抢救边转送,千万不要只注意转送医院,而不进行急救,造成耽误抢救时机。现场急救的要点是立即倾倒出体内积水,促其呼吸,恢复心跳,然后迅速转送医院继续进行抢救治疗。

1.倒出积水小儿一经捞出水面就应立即倾倒出体内尤其是呼吸道的积水。救护者将患儿腹部置于救者的肩部,头足下垂,快步奔跑,借跑走抖动利用患儿头部下垂的重力学作用使溺水儿童呼吸道内的积水迅速排出。救护者可以用自己的双手举起患儿的双手,边跑边颤动患儿的双手,一方面促进呼吸道水外流,一方面起到人工呼吸的作用。也可将患儿腰部抱起,背向上,头足下垂,并不时颠颤使患儿体内积水外流。

2.促进呼吸若患儿尚有心跳呼吸,应撬开口腔,清除口鼻部的淤泥、烂草、呕吐物等,将患儿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现场如有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等可立即注射;现场没有兴奋剂用手或针刺患儿的人中等穴位。

3.人工呼吸,恢复心跳如果病儿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要分秒必争,千万不可只顾倾水而延误呼吸心跳的抢救,尤其是开始数分种。

4.急送医院继续抢救患儿经以上处理,呼吸心跳恢复后,不要以为万事大吉,因为还会现出肺部、心脏及脑的并发症,所以家长一定要迅速护送到医院继续进行抢救治疗。

儿童烫伤的家庭处理误区

儿童的烫伤多数是开水烫伤,由于儿童身材矮小常常会打翻或拉倒放在桌上的热水瓶或水杯,开水从上而下烫伤儿童。开水常由袖口灌入手臂,经头颈灌入上胸甚至腹部,多数家长会马上脱掉孩子身上的衣服以查看伤势,这一点是应该的,但在脱衣服的过程中则会发生第一个错误而加重伤势,那就是由于家长此时已心慌意乱,常常是胡乱扯下患儿的衣服,尤其是手臂烫伤时扯下衣袖,在这样的处理中由于衣物对烫伤表皮的摩擦,常会加重烫伤皮肤的损害,甚至会将受伤的表皮拉脱。正确的处理其实很简单,拿剪刀将袖子剪开,避免衣物对伤面的摩擦。

牙膏是刷牙用的,但我们常常发现那些烫伤患儿的创面上被涂满了厚厚的一层牙膏,每当问及家长时,家长常支支吾吾地说是别人告诉他要这么做的。涂牙膏在常人看来还不算什么,更有家长的创面洒上盐或其他不知名的东西。唉!不知道怎么做就别做,瞎做会害了孩子。涂上牙膏非但没有什么治疗作用,可能还会引起感染,其凝结粘连伤口还会增加医生处理创面的难度。所以,切忌勿在烫伤创面涂沫牙膏等没有确切治疗效果的东西,这是家庭处理烫伤的又一误区。

孩子烫伤了,马上送医院,对吗?不全对,医院是要送的,但如果是面积不大的肢体烫伤可用干净的冷水或冰水浸泡半小时,这样可以减轻损伤和疼痛,如果是烫在其他地方,也可用冷毛巾覆于创面,但切忌摩擦创面。用冷水处理创面可以中和烫伤皮肤内残存的热量,减轻进一步的热损伤,使创面迅速冷却下来,此法非常有效,但众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并且有些家长还持相反态度。

儿童烫伤的家庭急救处理是否及时,,不仅对以后的治疗有重要影响,甚至关系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在这里,我想呼吁那些年轻的家长们,多学一些常识,多尽一些责任,将来才会少一份痛苦。

儿童外伤出血的家庭急救

医学专家指出,当孩子划伤皮肤时,最重要的是正确而又快速地处理伤口。一个严重的创伤,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医疗处理,伤口在几小时内就会被感染。

问题一:如何止血?

如果是表浅的划伤和擦伤——

先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绷带的压力通常能促使血液在伤口处凝固。

如果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

1.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牢牢地压迫伤口。(注意:如果有碎玻璃块、金属等物体嵌在伤口上时,使用绷带反而会使物体深嵌入伤口。在这种情况下,不宜直接压迫伤口,需要医生来处理。)

2.如果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注意:如果怀疑伤口处有骨折,千万不要移动伤口。)

3.经过3—4分钟的直接压迫后,检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如果血渗透了绷带或衣服,请不要把绷带去除,而是在上面再加一块绷带。)如果直接压迫5分钟后仍未止血,需赶快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还要继续压迫伤口。过长或者过深的伤口,可能需要缝针。(见后)

4.一旦血止住,用肥皂和干净水或无菌的布轻轻地清洗伤口,涂上抗菌软膏,以防感染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然后用无菌绷带包扎伤口。

如果出血不止——在出血很多的情况下,应采取指压动脉止血法,即压迫供应出血区域组织的动脉来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四肢大出血时,还可使用止血带止血。需要指出的是:

1.止血带下要加衬垫。

2.原则上每小时放松1分钟。

3.一定要告诉医护人员,在何处、何时扎上了止血带。

问题二:会得破伤风吗

如果孩子的伤口被泥土中的破伤风杆菌污染,那么,他有可能患破伤风病。这种可怕的疾病会侵犯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极其痛苦的肌肉抽搐和僵直,甚至危及生命。但如果您的孩子对破伤风杆菌具有免疫力,那么,他就不会有这种危险。我国已经为绝大部分儿童接种了白百破疫苗,并在11一12岁时再加强注射。为保证效果,建议每隔10年再注射一针破伤风疫苗。这样,只要在最后一次疫苗注射的5年内,即使您的孩子受到一次高危险性的外伤,比如:被狗咬了或被生锈的钉子刺伤,也不太要紧。医生在处理时,只需再注射一针预防破伤风就可以了。

问题三:紧急情况有哪些?

如果有以下情况,请赶快找医生

压迫5分钟后,您孩子的伤口仍未止血。

被人或动物咬伤。

伤口超过了1/8的深度或者裂缝很大。

伤口有碎片或污物嵌入,而您不能清除。

被脏的东西扎伤,比如说地上的玻璃块。

伤口又小又深。(这种伤口由于不出血而更易感染,出血可以减少伤口的细菌。)

受伤区域没有知觉,提示受伤区域神经很可能受损。

伤口在头上、脸上、脖子上(及时处理,可以减少留下永久瘢痕的几率),或者伤口在手心侧(有可能伤及肌肉)。

受伤区域被污染。

问题四:伤口要缝线吗?

然而,黏合剂对经常活动的部位(如膝盖、肘)处的伤口无效,这时需要缝针。医生首先施行局部麻醉,然后用外科针线把伤口的边缘缝合起来,促使机体自动愈台伤口,从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l—2周后,医生再把缝线拆除。问题五;如何减少孩子的意外事故?

由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许多成人看来很安全或易忽视的环节,都会对他们产生潜在的危险。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到如下细节;

将所有的刀具(如菜刀、水果刀、剪刀、小刀、指甲刀、刀片等)锁在柜子里或放到高处,避免小孩接触。

孩子在地上玩耍时,大人一定要看紧,注意周围有无危险物品。

孩子在活动时,一定给他系紧鞋带,不要穿过于肥大的衣服,以免发生危险。

不要让太小的孩子骑自行车、滑旱冰。玩滑板时一定要给他带上护具。

不允许孩子在晚上溜冰。

如果您的孩子刚学会走路,请把家具的棱角包好。

问题六:有哪些急救常备物品?日常居家,有备无患。

消毒纱垫、绷带和三角巾

医用胶布

创可贴

消毒棉球或棉签

抗生素软膏

剪子和镊子

碘酒和75%酒精2%红汞(红药水)

高热型中暑如何急救?

症状:

患者感觉闷热难受,体温升高(往往超过40度)。皮肤潮红但干燥无汗,继而意识模糊,头晕虚弱,畏光,恶心呕吐,血压降低,脉搏快而弱,终至昏迷(可于数小时内致死)。

处理:

1、迅速将患儿移往荫凉而通风之处所,放低头部。

2、解除其负荷,松开衣服,淋以冷水(或用冰块擦澡),同时按摩四肢,直至苏醒。

3、如发现患儿呼吸困难,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4、多喝水。

5、应请医生作进一步之治疗。

预防:

儿童创伤的急救原则

儿童时期对世界的认识如饥似渴,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好奇。但是由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缺乏认识,缺乏抑制自己的能力,加上动作协调性差,容易发生一些意外创伤,如切割伤、跌伤、刺伤、火器伤以及扭伤等。

创伤又分为闭合性创伤和开放性创伤两类。前者指受伤部位皮肤与粘膜完整,没有开放伤口或外出血。主要包括挫伤及压砸伤等;后者指受伤部位的皮肤、粘膜破裂而有开放伤口及外出血,并伴有较深组织的损伤,主要包活切割伤、刺伤及撕裂伤等。

创伤的急救原则是:

1、对大量出血的患儿,应首先止血。

2、对切割伤及刺伤等小伤口,可挤出少量血液以冲洗掉伤口上的细菌和尘垢。

3、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双氧水或碘酒消毒。

4、对于较大的伤口,止血后用清洁的布覆盖并立即送医院处理。

儿童骨折后,对断骨如何处理?

对断骨的处理原则有以下几点:

一、限制断骨活动,用夹板固定。如果没有夹板,可就地取材,选用木头、竹板、竹片、手杖、硬纸板等代用物当夹板。上夹板前,在夹板接触的肢体上,要垫一层棉花或布类;捆绑夹板时,应将断骨处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上肢要屈肘弯着固定,下肢要直着固定。四肢固定时要露出指、趾尖,这样便于观察血液循环。如出现指、趾苍白、发凉、麻木、青紫等现象时,就是夹板绑得太阳,应放松绷带,重新固定。

二、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在用夹板固定前,局部要作清洁处理,用消毒液把伤口清洗干净,盖上纱布,然后再用夹板固定。已经露在外面的断骨不要再还纳进去。

经过上述处理后,要迅速将病儿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治疗。

小儿万一发生了断手、断指怎么办?

万一发生了断手、断指,就要想方设法保存它,以便请医生尽可能地进行再植术,使受伤的孩子不致造成残废。这就要求家长懂得有关的知识,做好现场处理。

孩子受伤后,争分夺秒地进行急救,这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在现场除了要积极抢救病人,避免因严重的出血引起休克外,对断肢、断指(趾)要妥善保存。只要断离的肢体比较完整,应随病人一起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尽可能给予再植。对断肢、指(趾)的具体处理方法是:用消毒的纱布或干净的布类将断离的肢体包妥,放进无漏洞的塑料袋或橡皮口袋中,口袋里不要再放任何其它的东西,然后扎紧口袋。在口袋周围要敷以冰块冷冻(也可用冰棍、雪糕代替),以达到冷藏目的。口袋一定要严格检查,如有漏孔裂缝,冰水渗入断离的肢体,势必向组织渗入,会使细胞胀破损害,从而失去再植成功的可能性。

儿童软组织创伤的简易处理

孩子软组织创伤很常见。比如,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或游戏时,头或四肢撞碰硬物引起创伤,孩子乘坐自行车时被链条绞伤足踝部软组织,门窗挤压手指,孩于使用小刀引起割伤等,都属软组织创伤。可分为挫伤和裂伤两种:

1.挫伤

2.裂伤

小儿裂伤以头部裂伤最为常见,其次见于脸部和四肢。由于头、脸部皮肤血管丰富,裂伤后常常出血较凶,父母此时要检查伤口的大小和深浅程度,如果并不严重,先剪去伤处的毛发,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周围,再用75%的酒精消毒,然后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干净。

不超过l公分的伤口,可用无菌的纱布或干净的棉布压迫包扎止血;超过1公分的整齐伤口用医用胶布拉拢对齐固定,压迫包扎3-4天后更换所扎物。注意观察伤口,如无红肿,用75%酒精消毒后继续包扎。一般5-7天伤口愈合。对红肿明显、有浓液的伤口须每日换药,同时适当服用抗生素,最好能去医院处理。

须要注意的是,除软组织创伤外,要注意有无其他内脏的损伤,如颅脑损伤、骨折或内脏的损伤。对伤口较深,面积较大、出血较多者,常伴有深部组织损伤,应迅速压迫包扎止血,尽快送医院治疗。

儿童晒太阳时谨防晒伤

天气好的时候,人们总是乐意带着宝贝在户外晒太阳,一方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一方面还可以促进钙质吸收,可谓一举两得。但是,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晒太阳也要适度,否则孩子有可能被晒伤。

当儿童暴露在太阳光下,在接受热的同时,皮肤也会显著地吸收阳光而制造维生素D。阳光中含有多种不同波长的辐射线,短波的光线能供应高能量,而长波的光线能提供不同波长的辐射线。太阳光中的X线是一种波长非常短的短波光线,幸而大气层中存在着保护层,以致使这些光线对人体不造成伤害,而且皮肤的色素也可保护皮肤对抗紫外线。但阳光中的短波仍可穿过大气层,一旦人体的天然防御功能较差,就经不起太阳照射,他们在强烈的阳光下最多只能停留15分钟左右

颌骨折裂时应如何急救

颌骨折裂通常只是一侧受伤,而且口腔内往往有伤口。受伤儿童可能说话不便,其唾液中常带有血迹。其急救方法是:

1、必须立即清除口腔中的血液和杂物。

2、临时用纱布做个垫托,放在下巴尖,并用窄绷带或者围巾托住。

3、将绷带两端在头顶打个平结。绷带结要打得松紧适度,既能承托下巴,使其固定不动,又不致使患儿牙齿咬紧。

4、及时去医院救治。

皮肤中毒

如果孩子将一些危险的化学物质喷洒在身体上,立即脱去衣服,并用温水冲洗皮肤,不要用太热的水。如果毒物接触部位有烧伤的迹象,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不管孩子会怎样反抗。然后马上看医生,不要使用油膏或鹅油。

气体中毒的抢救

气体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中毒。患儿口唇、两颊、胸部与四肢皮肤潮红,如樱桃颜色。

煤气外漏而且门窗紧闭,冬季在汽车内连续开动发动机取暖,用炉子生火取暖,将未充分燃烧的炭火炉移进卧室等均可造成中毒。发现孩子气体中毒应做好以下急救措施:

1.立即把现场的门窗打开,救护人员应匍匐前进(一氧化碳一般浮于空气的上面),以防自中毒。

2.迅速将患儿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解开衣服。冬天,要注意保暖,覆盖的被单要将头外露。

3.严禁用冷水浇身或用冷毛巾敷身。

4.如患儿呼吸不规则或呼吸停止,应及时作人工呼吸。人工呼吸要用力,加大吹气量,使肺内多余的一氧化碳尽快呼出。

5.为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应让患儿头偏一侧平卧。

6.一般轻度中毒者经吸入新鲜空气后即可好转。如果经家庭救治后仍嗜睡者,应速送医院救治。

人咬伤

儿童经常有被伙伴咬伤的经历。如果孩子被别人咬伤,为确定损伤的严重程度,应立即就医。当牙齿穿透孩子皮肤或伤口很大需要缝合时更为重要。

在看医生之前,一定要用冰镇的肥皂水冲洗伤口。医生将检查孩子的健康状况和乙肝疫苗注射状况,并评估其他感染风险。

对于擦裂皮肤的咬伤,例如切割和擦伤,仅需要用肥皂水彻底冲洗,随后进行包扎和随访。

头皮受伤时怎样急救?

儿童在运动玩耍时造成头皮受伤,即使流血较多,令人惊慌,但伤势往往不是很重。其急救方法是:

1、轻轻触摸伤口周围的颅骨,如有松动,应怀疑骨折,此时切勿按压;如无松动,即用干净的纱布垫或手按住止血。

2、止血后,用纱布敷住伤口。如怀疑伤口内有异物或颅骨骨折,可轻轻敷上纱布,周围放置环形垫,以减轻包扎时的压力。

3、用三角巾固定纱布和环形垫。将三角巾长的一边放在前额,拉回颈背相交后再拉回额打平结。确使三角巾紧紧包住头皮。

4、送入医院作清创处理,必要时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作抗感染预防治疗。

眼中毒物

【家教误区】父母常犯的10个安全错误

事故的发生防不胜防,仅仅一眨眼功夫,灾难也许就降临了,而灾难发生的原因往往很简单,也许仅仅因为父母犯了一些细微得不能再细微的安全小错误。

父母常犯的10个安全错误

1.给宝贝用过分柔软的床上用品危情警示:窒息是1岁以下婴儿意外死亡的最大杀手,其中60%发生在婴儿床上。宝贝不小心把脸埋入柔软的枕头、被子、垫被和毛绒玩具里,嘴鼻被盖住,而自己动作能力发育不完善,难以摆脱这种困境,就会导致窒息发生。

贴心提醒:

关心他人

宝贝入睡前要将小床收拾干净,拿掉那些不必要的用品,以免影响宝贝睡眠,给宝贝带来致命的伤害。

给宝贝盖被子不要太靠上,只盖到胸口位置,或者将宝贝脚那头的被子掖在床垫下面,防止宝贝将被子拽走盖住口鼻。*不管天气多冷,都不要给宝贝加盖两床甚至多床被子保暖,如果实在太冷,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调节房间里的温度。给宝贝添加一套暖和的连衣裤是个不错的选择。安全同习惯有关

2.把宝贝单独留在浴缸或者洗手间里危情警示:溺水是导致意外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统计数字表明,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婴儿溺水事件都发生在家里。即便仅仅3厘米深的水,婴儿也可能在1分钟内窒息而死。当宝贝在浴缸洗浴,哪怕父母只离开一两分钟,他也有可能出现险情。此外,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马桶、其他容器比如脸盆里有积水等等,都可能给宝贝带来危险。

贴心提醒:

给宝贝洗浴的时候,千万不要单独留下他自己在浴缸里,哪怕只离开一两分钟。

马桶盖要加装安全扣,或者将洗手间的门随手锁好,防止宝贝进入玩耍。

家里有比较大的容器,比如脸盆、水桶、洗脸池等,要随时将里面的积水清理干净。

3.给宝贝吃不安全的食品或者危险品危情警示:3岁以内的宝贝因为食管细小,加上总喜欢逮着东西就往嘴里放,因此很容易发生食道梗塞,引起窒息。一些食品是造成宝贝食道梗塞的主要凶手,尤其那些颗粒状、圆溜溜,比较硬或者比较黏的食品,宝贝进食的时候很容易堵住通气口造成窒息。另外,家里的洗涤剂等,宝贝也可能因为好奇拿来玩耍,甚至拿它当饮料喝。

颗粒状的食物要尽可能切碎了喂给宝贝吃。如果宝贝的咀嚼功能没发育好,最好避免给宝贝吃花生、开心果、葡萄、糖果、爆米花、葵花子、果汁软糖、果冻、花生酱等食品。

吃花生酱时要用水或者牛奶稀释后再喂给宝贝吃。果冻要用小勺捣碎了吃。

给宝贝喂食时,要让宝贝安安静静坐着吃,不要养成边玩边吃的习惯。

宝贝吃东西时不要在一边逗乐,以免呛到宝贝。

洗涤用品或者其他家用化学药品一定要收藏好,放在宝贝够不着,或者看不到的位置。

4.抱着宝贝喝咖啡、热茶等热饮危情警示:宝贝的肌肤非常娇弱,即便成人感觉不怎么热的液体也会烫伤宝贝。当抱着宝贝喝热饮时,因为宝贝天性好动又好奇,会用小手来抓取成人手里的杯子,即便宝贝睡着了,老老实实躺在妈咪怀里,仍然有各种各样意外的情况出现,导致险情随时发生。比如,抱着宝贝的成人不小心给绊了一跤,就会出于本能握紧杯子,导致里面的热饮泼出来烫伤宝贝。

喝热饮时一定要先把抱在怀里的宝贝放下。就算杯子有盖,也不能因此大意。

如果用那些不隔热的杯子喝热饮,即便热饮没洒出来,滚烫的杯壁也会烫伤宝贝。给杯子装个隔热套是个不错的选择。

5.给宝贝玩乳胶气球或者塑料袋危情警示:气球色彩鲜艳,宝贝喜欢,父母也觉得这样鲜艳的色彩可以给予宝贝非常好的感觉刺激,因此常常会买气球给宝贝玩,殊不知,就是这些披着美丽外衣的气球可能会给宝贝带来致命的威胁。如果气球破碎,宝贝不小心把气球碎片送进嘴里,就会吸入碎片导致窒息。塑料袋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容易堵塞宝贝的气管,或者绕在宝贝脖子上导致缺氧而窒息。居家:卧室安全大检阅

贴心提示:

如果宝贝还处在拿着东西就往嘴里塞的年龄,最好不要让他单独玩气球,如果给他玩气球,父母一定要守候在旁边,随时为宝贝提供帮助。

家里的塑料袋要收藏好,切记不要让宝贝将塑料袋套在头上玩耍。

6.将宝贝放进学步车就不管不顾危情警示:宝贝坐上婴儿学步车后,每秒钟可以滑行1米多,速度快得让成人猝不及防,一不小心就会磕伤自己。如果家里有楼梯,宝贝甚至可能骑着学步车从楼梯口摔落。据统计,每年都有坐在学步车里的婴儿因此受伤甚至丧生。

选用大一些的学步车可以防止碰伤宝贝,同时也可以防止宝贝骑着学步车从门口摔出去。

使用固定围栏将宝贝限制在安全的区域。

7.直接用热水器给宝贝洗澡危情警示:在被烫伤的宝贝中,大约有1/4因为洗澡水而烫伤。直接用热水器给宝贝洗浴,热水器的水温可能不稳定,或者给宝贝盆浴时添加热水的方式不对,都可能烫伤宝贝。

玩具需避开的安全陷阱

给宝贝洗浴最好选用澡盆,并且事先将水温调节好再将宝贝抱入澡盆。

给宝贝洗浴的水温不能太高,以成人肘部测试水温,感觉不烫为宜。

冬天水温下降比较快,临时需要往浴盆里加热水时,一定要先抱出宝贝,然后再往浴盆里倒热水,把冷热水搅匀了才可以将宝贝再度放入。

8.抱宝贝坐副驾驶位或汽车座椅面朝前危情警示:安全气囊对宝贝来说并不安全,万一汽车相撞,它产生的强大冲击力会对宝贝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抱着宝贝坐在副驾驶座是非常危险的.1岁内的宝贝头部占全身的比例非常大,一旦汽车发生碰撞,宝贝的头部会猛烈地向前冲,导致宝贝颈椎受伤。

12岁以内的孩子只能坐在汽车后座,即便父母抱在手里也不安全。

*1岁以前的宝贝要使用汽车座椅,并且面朝后坐,以免发生颈椎受伤的事故。

9.忘记收好客人的手提包和家里其他小物品危情警示:有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宝贝误吞药片的事故中,大约1/4由来自家里的客人引起。来客的手提包里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小物品,比如药片、化妆品、香烟、硬币、口香糖、刮胡刀之类的。这些小东西宝贝平时可能不常接触,会十分好奇。如果客人的包没有收好,就会好奇地去翻。此外,家人的药品和其他小物件如果没有收好,这些小东西就可能被宝贝误吞,导致宝贝窒息或者出现药物反应,还可能割伤宝贝,给他带来危险。

*最好将客人的包放在高处,或者锁在柜子里。

*从小就告诫宝贝,不要翻客人的包,养成良好的习惯。

*随手收好各种小物品,最好用小整理箱分类放好,锁在柜子里。

10.缺乏防火意识,认为防火是成人的事情危情警示:公共场所或者家里发生火灾虽然不那么频繁,但是一旦发生,宝贝往往首当其冲,成为最严重的受害者。因为他们缺乏在火灾中逃生的经验,即便消防队员到来,看到他们头戴钢盔,手提水管或者斧头的模样,宝贝会非常害怕,甚至会因此躲避这些可怕的怪人,结果导致险情加重。我们国家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这方面重视还不太够,像美国等西方国家从宝贝很小的时候起就会对他们进行这种逃生训练。

*如果有条件,1岁多的宝贝就可以带他去附近的消防站参观,让他了解消防员的工作。

*当着宝贝的面测试两次烟雾报警器,让他习惯报警器发出的声音。

孕前肥胖不利于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最健康、最自然的喂养婴儿方式。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它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最适合婴儿吸收、利用,有利于生长发育。母乳喂养的孩子身体好,少生病。母乳喂养对母亲的健康也大有帮助,哺乳是母亲同婴儿亲密接触的最好方式;哺乳能够刺激激素产生,帮助子宫尽快恢复产前的大小,还有助于产后恢复体重。但如果女性怀孕前超重或肥胖,会影响到产后母乳喂养。

美国一研究小组调查了3768对母亲和婴儿,发现与正常体重的女性相比,怀孕前体重超标女性的母乳喂养期短,且体重指数(BMI)越高则母乳喂养期越短。怀孕前肥胖的女性(BMI大于29kg/m2),在产后更多采用母乳加婴儿配方奶的混合喂养方式,而不是单独用母乳喂养,而且母乳喂养停得也早。美国Hilson等调查了154名产妇,发现母乳生成较迟的产妇在怀孕前的体重指数较高,且多为初产妇。

盛夏儿童容易鼻出血如何预防、救治

每年7、8月份,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的时候,热浪滚滚,酷暑难熬,许多小孩因为受了暑热,很容易发生鼻出血的现象。这种儿童鼻出血,一般都来得很突然,好端端的,又没有摔跤,一下子鼻血就流了出来。带孩子上医院五官科,医生一般都检查不出什么毛病,给鼻孔塞上纱条,出血就止住了。可是,隔几天又突然发生,闹得家长不知所措。

预防夏季儿童鼻出血,关键是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教育孩子不要在太阳下曝晒,出门应带遮阳帽;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摄入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多喝水或清凉饮料,多喝绿豆汤以解暑热。不要吃辛辣上火的东西,应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2;平时,还可以用中药白茅根15克、藕节10克、芦根10克,煎水后加适量蜂蜜当茶水频频饮服;另外,教育儿童不要用手指挖鼻孔,保持大便通畅,这些措施对于防止儿童鼻出血都是十分有利的。

遇到儿童发生鼻出血,家长千万不要惊慌。病情重者应立即带孩子上医院,轻者可自行处理。在给孩子止鼻血时,首先应用手指压迫鼻翼,稍微向内向上用力即可止住。有条件的可取消毒棉球或纱布一团塞进鼻孔,再用上法压迫止血,一般捏鼻5至10分钟,血就可以止住了。最好不要用废纸、旧布来塞鼻,以免引起感染。民间用凉水浸帕孩子的后颈窝,额头,也有一定的止血效果。

夏季高温切莫将孩子独留车内

不少有私家车的车主可能都曾遇到临时需要下车办事,将孩子留在车内的情况。虽然家长对孩子单独在车内误动开关的可能性做了防范,但却忽略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夏季车内高温对孩子的伤害。

家长偶尔让孩子在车上独处

随着汽车走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很多家庭也都喜欢带着孩子出去兜兜风,可是有时候家长会下车去买饮料或者跟偶遇的朋友聊上两句,于是就锁上车门,把孩子独自关在了车里。

在一些有车家庭,对于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有八成以上的家长表示,没有想到孩子会在车内中暑的事情,根本想不到这样做会危及孩子的健康。

专家提醒家长切莫将孩子独留车内

专业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家长千万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轿车里,即使在相对温暖宜人的日子里,暴露在阳光下的轿车,其车内温度也会上升得非常快。因为车内温度的快速上升可能会让孩子出现体温飙升、窒息等中暑的症状,严重的话,不排除发生悲剧的可能性。因此,作为家长应尽量减少让孩子单独留在车里的机会。

THE END
1.兽医打针导致我的狗死亡,该如何维权?由宠物业行业协会委托专业机构出具解剖报告,再由协会聘请的权威专家组根据解剖报告判断事故责任,出具鉴定...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397847.html
2.受宠物惊吓摔伤后,责任如何承担?2022年11月13日上午,韩某称其在村内散步时,被滕某饲养的宠物狗突然跑出受到惊吓而导致摔伤。韩某送医治疗后多次与滕某沟通,滕某否认其宠物狗扑人事实。因协商未果,韩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滕某赔偿其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鉴定费,共计95363.29元。 https://m.gmw.cn/2024-08/08/content_1303816386.htm
1.宠物医疗事故可以报警吗一、宠物医疗事故可以报警吗 诚然,宠物具备一定的医学治疗需求,然而因为它们并不像人类那样拥有同等程度的自主权或人格属性,因此,在涉及宠物医疗引发的争议中,宠物主人们往往只能从作为财产所有者的角度出发提出索赔请求。通常来说,当宠物医疗纠纷发生之时,宠物主人们和相关的医疗机构会首先尝试采取友好协商的方法进行解决...https://www.66law.cn/laws/3052053.aspx
2.宠物闯祸引事故主人赔偿7万元如今,宠物已经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然而,当宠物狗因疏忽或失控引发事故致人受伤时,其主人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及赔偿? 2021年3月,小张在正常骑行电动车过程中被突然窜出的宠物狗惊吓到。为躲避动物,小张不幸摔倒且无法起身,随即拨打110报警。交警到达事故发生地后确定小周是宠物狗饲养人。随后小张被送往医院,...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azsf/20240607/2877335.html
3.为躲避宠物狗引发事故怎么处理?在任何情况下,宠物主人都需要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对宠物的监管要求。在一些地区,存在宠物狗伤人或引起事故后,主人需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一旦发生意外,主人可能面临赔偿甚至法律诉讼。因此,了解自己的法律义务,有助于避免事故发生后的后续问题。 事故处理与应急方案 ...https://www.chongwugo.cn/65669.html
4.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题2、对学校的重大安全隐患获突发事故,下面做法正确的( A) A、学校疏散人群、保护现场、及时与各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支援 B、等待领导到场后处理 C、让家长自己处理、 D、让学生自己处理 3、下列行为容易引起学生财务失窃的是(C ) A、宿舍钥匙管理严格,不随便借给别人 ...https://www.yjbys.com/jiuyezhidao/fanwen/qitafanwen/1231896.html
5.驾车撞死宠物该如何界定赔偿呢看宁波人民法院怎么回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宠物狗的家庭越来越多,但部分养狗人对自家宠物犬的安全问题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导致“车撞狗”的事故频频发生。那么,车撞狗是否属于交通事故?又该如何界定赔偿呢?日前,宁海县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案,对此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nbnews/201709/t20170926_5215295_ext.shtml
6.狗狗车祸后应该如何处理(宠物车祸事故处理流程及常见疑问解答)宠物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养狗一族来说,狗狗无疑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但在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狗狗发生车祸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宠物车祸事故处理的流程及常见疑问解答,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https://www.pettb.cn/article-33692-1.html
7.宠物医疗事故纠纷如何解决?专家导读 发生宠物医疗事故纠纷时,首先采取的解决办法应该是宠物的主人以及宠物医院双方进行协调商讨,寻求解决办法,如果解决不成,可以请求第三方进行调解,或者有必要时可以提起诉讼,但需要注意,我国法律中暂无对宠物医疗事故的鉴定。 一、宠物医疗事故纠纷如何解决? 先双方协商处理,协商无果的话,可以诉讼。 目前,国家的...https://m.64365.com/zs/1358251.aspx
8.徐汇区光启小学内容5、学校实验室事故处理预案 6、学校体育活动事故处置预案 7、校外集体活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8、光启小学出现手足口病病人预案 三 附件 (一)、应急组织机构文件 1、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2、安全网络: 3、学校突发事件人员疏散撤离和应急防护组织指挥表 https://gqxx.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10-10/29/25841/
9.预防家庭中的意外伤害10篇(全文)6、生活中,如果我们真的遇到了危险(受伤),该怎么办?要学会一点自救的小措施: (1)在家里受到轻微外伤时的处理办法:学生配合教师演示(2)如果我们不小心被烧伤、烫伤了,又该怎么办呢?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烧伤或烫伤的急救方法。(3)如果不小心被宠物咬伤、抓伤了怎么办? 学生说,教师演示处理过程。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g4ug76v.html
10.猫猫是病了吗?发生意外事故怎么处理?猫猫居家养护全知道发生意外事故怎么处理?猫猫居家养护全知道 今天为新老铲屎官解决猫咪养护的基本问题。话不多说,上干货~ 一、饲养篇 1.断奶过度阶段(1.5个月—2.5个月) 把幼猫粮用温水泡软,每天定时定点定量,少食多餐(一天4-5次)。 TIPS:切记!幼猫不能喂牛奶,因为猫咪的肠胃无法接受乳糖。可辅助宠物专用的羊奶粉。https://www.jianshu.com/p/c08a5a9ed715
11.保卫处3、由保卫处负责校园内交通安全的检查与事故处理,负责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通报及其他相关管理工作。 六、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学校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并负责本部门、本单位防火安全的自查自纠,确保校园的消防安全。 2、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对所辖区域消防设施设备的保护,禁止挪用...https://bwc.btbu.edu.cn/jblm/bszn/93283.htm
12.宠物交通事故到底谁担责?又该如何赔偿?新闻中心温州网讯 近日,永嘉法院审理一起涉及宠物的特殊交通肇事案,宠物脱离看管跑上马路,司机撞上后未查看便离开,造成宠物伤亡。经法院调解后,驾驶人赔偿宠物主3500元。 类似情况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如今,宠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少人把宠物当做家人。对于涉及宠物的交通事故,怎样处理?责任如何判定?如何赔偿?驾驶人和...https://news.66wz.com/system/2024/03/11/105625923.shtml
13.糖友更招蚊子?家蝇能否传播新冠病毒?爱国卫生运动“四害”防控90...据报道,美国城市火灾约有四分之一是由老鼠啃坏电缆、电线而造成的。意大利全国动力系统的事故中,约有三分之一是老鼠引起的。1980年,上海石化总厂热电厂曾因一只褐家鼠窜入高压开关造成短路,导致水、电、气突然中断,损失达1700万元。北京地铁也曾因电缆被老鼠咬断造成停车事故,导致成千上万的乘客被困地道。 http://wenhui.whb.cn/third/baidu/202006/05/352893.html
14.宝宝出现意外事故怎么急救?试管知识宝宝出现意外事故怎么急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意外伤害是世界各国0 岁~14 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每年有90万左右儿童因此死亡,占儿童死亡率的20%以上,同时也是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每一名死亡儿童,就会伴有数千名儿童的残疾。所以对于烧伤烫伤、触电、中毒等常见的意外事故所对应的急救处理方法家长一定要知晓。 https://www.jiudunet.com/sg/a/607155.html
15.最有说服力的请假理由及格式(附范文80篇)对许多职业妇女或是先生来说,「小孩子生病或是小孩子学校有事」是最常见的请假理由,尤其是现代许多家庭都是双薪家庭,不论是先生或是太太,都是上班族,所以,小孩子一旦有发生任何事情的话,常常夫妇两人,其中一人就得要请假处理。不管小孩生病情景严不严重,只要一拿小孩子名义出来,谁敢不答应你的请假感情丰富的主管甚...https://www.oh100.com/a/201207/12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