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等症状。其典型症状是恐水现象,即饮水时,甚至是听到水声时,会出现吞咽肌痉挛,不能将水咽下,即便患者口很渴也不敢饮水。
狂犬病在中国的流行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被疑患狂犬病动物咬伤的受害者中,15岁以下儿童占40%,避免被犬、猫等动物咬伤和抓伤迫在眉睫。
被家宠弄伤,需不需要打狂犬疫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感染“狂犬病”真的会死,且病死率100%。
狂犬病病毒可引起人兽共患,主要攻击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
通常人类感染狂犬病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两种:
1、通过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
2、通过带有病毒的动物唾液,经各种伤口或正常的黏膜入侵传播。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短则不超过1周,很少超过1年。而伤口越接近中枢神经则潜伏期越短,比如头、面或者颈部。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其中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比如狗、猫、蝙蝠等。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狂犬病病例都是被狗抓、咬伤感染的。所以被家宠特别是犬、猫弄伤候,需要根据医生诊断和治疗措施,看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
这些动物不传播,不用打!
禽类(鸡鸭鹅)、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等均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被这些动物咬伤,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除了常见的猫、狗,现在很多家庭也会养小仓鼠、小兔子。家长也比较担心,孩子被这些动物咬伤会不会感染狂犬病。
美国疾控中心表示:啮齿类(尤其小型啮齿类,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仓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未发现此类动物导致人类狂犬病的证据。
综上所述,值得我们提防的还是那些流浪狗!不牵绳的狗!不知道打没打过狂犬疫苗的猫和狗!
被咬、抓伤后如何处理?
被抓咬伤后,如何判断伤口?如何处理伤口?什么情况下需要去打狂犬疫苗?
根据指导建议,我们将伤口分成3种类型处理:
Ⅰ级暴露:完好的皮肤被动物舔。
【危险指数】一颗星
【处理方法】确认被舔的皮肤上是没有伤口的,这种情况下,给孩子清洗一下即可,狂犬病病毒不会侵入完整的皮肤。
Ⅱ级暴露:被轻咬或抓、咬破皮,无出血。
【危险指数】三颗星
【处理方法】使用肥皂与有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之后使用碘伏消毒。再把纱布搭在伤口上,不要用力按压或绑住。完成这些之后,尽快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Ⅲ级暴露:有贯穿伤、流血或破损伤口被舔。
【危险指数】五颗星
【处理方法】如果伤口贯穿皮肤、有流血,或者已经破损的伤口被动物舔舐了,又或者被蝙蝠咬了,那么都属于Ⅲ级暴露。
这种情况,切记不要耽误,按上述Ⅱ级暴露的方法处理后,立即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
伤口被舔以及被抓咬后未出血,这两种情况是很容易产生误区的。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对这两点的疏忽而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狂犬疫苗常见问题!
狂犬疫苗的接种方法?
目前我国推荐的狂犬病疫苗接种方法有2种:
5针法: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
4针法,也叫“2-1-1”程序: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
狂犬疫苗有年龄限制吗?
狂犬疫苗没有年龄限制,低月龄的宝宝也能打。
此外,在备孕、怀孕,甚至哺乳期的妈妈,或是例假期间,被猫狗抓伤咬伤,都可以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伤人的动物打过疫苗,人还用打针吗?
需要。
WHO明确指出:动物是否打过疫苗,不应该成为我们是否打疫苗的决定性因素。也存在被打过疫苗的宠物咬伤后,被咬伤的人狂犬病发作的病例。
家长要帮孩子树立安全意识:
在摸小狗之前一定要经过小狗主人的同意,不能一看到小狗就跑上去摸。
不要随意动小狗的玩具、食物和它的窝,因为小狗可能会觉得你在抢它的东西。
不能打扰到小狗吃饭、睡觉或是照顾它的狗宝宝,这会增加被攻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