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8月7日讯8月2日,一场打狗大战,在泉州5A景区清源山风景区拉开序幕。从清晨5点开始,景区管委会请来的专业打狗队,短短3个小时就抓获30只流浪狗。
据介绍,打狗大战将持续一个月,其导火索,是7月29日一名女游客在景区被一只野狗咬伤。其实,5月至6月期间,泉州中心市区已有38人因被狗咬报警,清源山女游客被咬只是新添的又一“狗患”案例。
记者从泉州市农业部门获悉,2006年的一次普查数据显示,当时泉州市区约有25000只狗,而这几年来市区狗的数量有增无减,一是养宠物狗的人越来越多,二是部分被逐的狗生育失去控制。
面对数目如此庞大的城市狗群,运动式的集中捕杀,能否有效应对“狗患”问题引人深思。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公安、农业、行政执法、卫生等部门发现,市区养犬管理存在两大难题。业界呼吁,规范化的“狗籍”管理或是治本出路。
【事件】景区野狗伤人打狗首日抓30只
8月,堪称清源山景区“打狗月”,景区管委会联合附近的街道办事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流浪狗整治行动。
其起因是,7月29日,女游客被一流浪野狗咬伤,现场还有好几只野狗在围观,后在其他游客的帮助下,流浪狗群才退去。
野狗出没,管委会历年来曾在景区多次打狗,这一咬人事件,促使景区再次打狗。8月2日,管委会请来的专业打狗队,从清晨5点到上午8点,抓获了30只流浪的野狗。
【分析】遗弃宠物狗大多带上山流放
另外,还有一部分流浪狗来自于城市拆迁。已经搬进丰泽区城东金凤屿安置小区的陈先生说,他养了十几年的母狗,舍不得杀,送人又老跑回来,只好蒙上眼睛鼻子,放到山里去了,走的时候肚子里还怀着小狗崽。他的好多邻居,也都是这样处理。
【调查】免疫证易办养犬证无处办
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流浪狗,还是宠物狗、看门狗,全都没有“狗籍”,因为泉州尚无办理养犬证的地方。
“过去一年里,我们这里新发免疫证的只有50多本。”这是丰泽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记录,高级兽医师吴黎娜强调,这50多本是新证,不包括以前已经发了证、只需要持证免疫的。
不过,免疫证和犬牌,很难跟具体的狗对应起来。“尤其是犬牌,就是一个小铜片,很容易坏了或丢失。”吴黎娜说,要从源头上解决宠物狗管理问题,还得办理准养证,将养犬人的信息建立档案,并在狗身上做好记号,实现二者的对接。
对于这项基础性工作,记者走访公安、农业、城管、卫生等部门,发现都没有这项业务。
打狗后难寻养犬人处理麻烦
另外,出现狗患,往往由街道出面,联系城管队伍,请来专业打狗队,进行捕杀,或者工作人员抡起“打狗棒”冒险解决。
据知情人士透露,打狗队大多会屠宰生狗,有时甚至用抓获的狗充为打狗费用。
【出路】管狗先管人实现“狗籍”管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要将现有的政策落实到位,还得从“管狗先管人”抓起,因此“狗籍”管理势在必行。包括公安、农业、行政执法、卫生等部门人员也都认为,确定主管部门、做好养犬证办理应该成为最基础的工作。
鲤城区江南新区的一位社区民警认为,在源头上进行办证、给狗挂牌,“把养犬人和犬类的信息关联配对,再通过狗链、狗牌、芯片等”,抓到流浪狗,才能追究狗主人的弃养责任,甚至禁止再养。
“其实,我认为还可以借鉴警犬的做法,在耳朵上打号。”市民李先生认为,为狗办好身份证明、健康证明,不仅能够针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还能方便遗失狗的市民,顺利将狗找回来。
柳达是泉州市区宠物行业协会的原秘书长,也是爱狗人士,经常组织集体遛狗。柳达介绍,养狗人的圈子中,仅有约2成给爱犬办免疫证和犬牌,至于养犬证,没听说。
“要靠法律规范,目前中国除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尚无立法保护家养宠物等伴侣动物权益,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就谈不上管理规范。”
□他山之石福州:路面无人牵领认定为无主犬
厦门:遛狗需带两证违者罚款直至没收
对于城市养犬的管理,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厦门经济特区养犬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公安部门是主管机关,负责对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城管、畜牧兽医、卫生、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其他单位做好配合,并形成常态机制。
德化牛母岐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