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回家、购物……算过没有,你每天要乘坐多少次电梯?城市里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期,西安市政府修订印发《西安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从今年3月4日起在西安市全面推行电梯责任险。
西安50%电梯已投保责任险
记者近期在西安市若干社区、公共场所、写字楼看到,部分电梯内已经张贴有保险公司的电梯责任险投保标志,不过,许多大型商业设施的电梯责任险投保情况却不理想。3月27日,记者随机走了小寨、东大街等繁华地段的几家大型商场,没有发现商场电梯里张贴的责任险投保标志。在随机的采访中,大部分乘客表示不太注意电梯上的保险标志。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西安市共有电梯6.7万多部。本次修订的电梯管理《办法》涉及六十九条内容,主要围绕电梯的生产经营、维护保养、使用与监督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工作目标和要求。《办法》还重点加强了电梯安全管理源头管控,细化了电梯使用单位的管理责任与维保义务。《办法》明确指出,在全西安市全面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事故赔偿能力。
那么,西安市目前电梯责任险的推广进度如何?据悉,目前电梯责任险在西安市内电梯总投保率已经基本达到50%,由大地财险、人保财险等几家公司在西安市政府委托的招标中中标,具体执行。其中,大地财险市场占有率约为30%,承保电梯1.7万部。
全面推进尚需提高投保意识
我省最早全面推行电梯责任险的是宝鸡市。今年2月,宝鸡市质监局在专项经费中列支100万元,为该市近1万部电梯办理了电梯责任险。作为中标承保的两家保险公司之一,人保财险宝鸡分公司对每部投保电梯的每次事故最高赔付额度为300万元。宝鸡市政府主动揽责,避免了责任主体推诿扯皮。根据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对包括电梯在内的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等有明文规定,其中在第十七条中规定:国家鼓励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保险业内人士建议,将电梯责任险纳入“强制险”范围,不过目前国内各地市做法不一。
电梯责任险保费不高,保障却实实在在。在电梯责任险销售中,也存在投保责任方相互推诿的现象:电梯制造商在电梯安装后把主体责任推给开发商,开发商在交房后又把责任推给物业,物业则又转推给电梯制造商。据了解,目前房地产开发商采购电梯时,与电梯销售商签订的采购合同中的保修年限条款一般是2年,如果在2年之内电梯配件出问题,责任由电梯安装方承担;如果超过了保修期,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小区公共设施维修费用可以由维修资金进行支付。凡电梯的使用单位和维修保养单位如企业事业单位、写字楼、物业小区以及机场、车站、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均可成为本保险的被保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