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骗子”到“第三支柱”:保险行业的生态进化论财经

2000年,有位保险业务员为了向一个餐馆老板卖出一份保险,每天都在这家店自掏腰包吃早餐,临走还主动帮老板收拾桌椅,坚持半年才终于感动对方,成功卖出了一单。

这个故事一度在各家保险公司的晨会上流传,业务员们以此互相鼓励:只要足够坚持,哪怕铁板也会被撬开。当年对保险营销的共识是,成就一张保单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锲而不舍的执着,而站在“对立面”的客户,则对上门陌拜的业务员避之不及,听到保险两个字摇头摆手,转身就走。

改变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2021年,年轻的“码农”李楠刚刚迎来女儿的降生,就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不幸中的万幸是,高达360万元的医疗费因为一张张保单而“清零”,这个年轻的家庭得以重启,李楠经过手术也得到新生。保单,正在把无数人拉回生命的正轨。

20年间,保险已经深刻融入公众的生活。人们不再对它避之不及,相反,保险已经成为家庭财富管理最重要的安全垫之一。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保险又担负起了养老第三支柱的责任。从“营销”到“顾问”,从跑马圈地到成熟理性,一个行业的腾飞里折射出了时代的嬗变。

越来越年轻的客户

1992年的电影《白玫瑰》里,张曼玉扮演的保险业务员对自己看中的潜在客户说:“我看你的劳斯莱斯比你的命都值钱,因为你替你的车都买全了保险,自己却没买。”

人们可以从影视作品中窥见此时保险客户的标签:中年、高薪、豪车,因为年轻人并没有这份“闲钱”用来投保。业务员们纷纷盯上四五十岁、事业有成的生意人和从政者,为了卖出一单软磨硬泡,这便是保险行业起步先于大陆近百年的香港在当时面对的客户。

影片上映之时,绝大多数大陆居民尚不知保险为何物,尽管80年代陆续恢复了财险和寿险业务,整个市场体量却小得几近忽略不计。然而行业很快迎来巨变:1992年,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进驻上海,并引进了寿险代理人制度,随后,夹着公文包挨家挨户敲门的代理人席卷全国,把保险这个新名词推向公众。从此,大陆的保险业和客户之间也开始建立起一种复杂的情感。

这是相当漫长的历程,但每个从业者都在其中感受到了微妙的变化——买保险的人变得越来越年轻。在20年前的代理人眼中,宋轩这样的年纪并不是目标客户的首选,因为这位“小老板”虽然有两个快要读书的小孩,却只有三十多岁,事业蒸蒸日上,未来能赚钱的机会有大把。普通人看来,哪怕不买保险,他的存款也足够应付意外。

出乎意料的是,宋轩不但买了,而且一投就是保额500万,因为保险经纪顾问严锦霞一直提醒他:“假如有一天你不能再为家里带来现金流,所有开销的压力都转移给太太,她会不会很有压力?”

宋轩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于是在严锦霞的规划下,他在2018年一次性配齐了包括重疾、意外、医疗在内的各类险种。不料就在第二年年初,宋轩踢球时被迎面飞来的足球砸中左脸,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竟在自己家小区里遭遇意外,并导致左耳永久性失聪。后怕之余,他不禁庆幸自己还有保单傍身,出险后两个月,八家保险公司陆续为他办理了总额141万元的赔付。

在这一行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严锦霞,已经服务过太多像宋轩一样正值当年的客户。他们有些起初也认为“买保险等四十岁以后再说”,但经过她的劝告,或多或少都意识到意外并不会等他们四十岁以后再发生。还有些刚上班的年轻人则相当有危机意识,指名要她介绍重疾险,因为等到三十岁以后再投保,保费要多付不少钱。

今天,年轻的投保人已经日渐占据主流。有报告显示,近十年的新增保单里,80、90后的保险购买占比越来越高,到2019年,这一比例已达48.9%。进入“筑巢期”的年轻人,越来越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沉重责任,也因而更需要一道风险屏障。保险不再和是否有“闲钱”挂钩,而是取决于人们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

与客户同频改变的,是整个保险行业的心态。过去,行业里每个人都在做销售员,拼命卖“人情保单”,却不在乎对方是否真的需要那些产品。今天的从业者,更希望以顾问的视角帮助人们看见自己家庭的保障缺口,严锦霞便是其中的一员。严锦霞所供职的明亚,接轨国际先进模式,将经纪人的理念与服务引入中国个人寿险营销领域。保险经纪人的视角是“买方视角”,这意味着他们不为某一家保险公司服务,而是必须和客户站在同一侧。

洞察客户的需求,并代表客户的利益,这是严锦霞为宋轩设计保障体系的初衷,也是最终能实现“一案八赔”的关键所在。在宋轩背后,是一个庞大、且日渐年轻化的投保人群体,他们积极而理性,比上一辈人有着更高的风险意识,更强的信息甄别能力,也有着更多元的需要。面对他们,这个行业能够做出的应对,唯有让自身变得更专业、更理性。

从“骗子”到“第三支柱”

今天的保险从业者无疑赶上了“好时代”,上个世纪的每个业务员都有被人拒之门外的经历:听到来意,对方立刻翻起白眼,防盗门重重一拉,往往还会留下一句抱怨,“卖保险的又来骗人了”。

在商业保险尚未被社会接纳的年代,“骗子”是社会对保险业务员的统称。直到今天,不少年轻的代理人进入这个行业,仍然会被家人劝阻“干点什么不好,为什么去卖保险”,因为在90年代,每个业务员的亲戚朋友都曾经被营销得不堪其扰,甚至许多人因此被从社交圈里“踢出去”。

问题并不在保险本身。一个尚在摸索中的行业从零起步,面对着巨大的市场,因为缺少监管而产生乱象几乎是必然结果。跑马圈地时期,保险公司曾一度开出40%的天价佣金,引来大批家庭主妇、下岗职工加入推销行列,“杀熟”、虚假宣传和夸大收益,很快招来了全社会负面评价的反噬。

愿意主动了解保险的客户越来越多,背后映射出的是公众对商业保险的认知刷新。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过去20年间发生了巨变,健康观念和风险管理意识也随之升级,从治病到“治未病”、从养儿防老到银发经济的繁荣,商业保险逐渐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安全垫——不但支撑着个体家庭,也逐步走上更宏大的舞台,支撑起整个社会的根基。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商业保险作为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策层面的认可。经过漫长的努力,不断向着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保险行业,终于得以为自己“正名”。

寿险曾经是被铺天盖地推向市场的唯一产品,但当下的行业已经可以用丰富的险种应对人们在各种场景下的需求,大到求医问药,小到商旅出行,人们已经习惯于用一笔负担范围内的保费撬动全方位的保障。

陈晨买过一张880元的旅行险保单,没想到她的非洲之行还没走到一半,就在撒哈拉沙漠里被骆驼摔到地上。语言不通、地处偏僻,又遇上了误诊的医生,四处碰壁的陈晨求助保险经纪顾问郑笠,寄希望于那张保单。

郑笠成了陈晨在撒哈拉唯一看得见的绿洲。在她的沟通下,保险公司迅速安排陈晨到合作医疗机构住院,发现骨折竟远比预想中严重,于是又制定了严密的转运回国方案,并赔付了超过26万元的费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保险中寻找能够抵御生活中各种风险的方法,而经纪人所做的,就是在纷繁的市场里找到那款最能贴合客户需要的产品。“一边是越来越丰富的保险供给,一边是越来越多元化、差异化的客户需求,专业的保险中介更像在做连线题,两边各有一组词,怎样连线才能让词在连成句子后最恰当合理。”明亚保险经纪副总裁王鹏这样描述经纪人的定位。

然而这样的“连线”并不好做。经纪人必须抵御利益的诱惑,真心实意地和客户站在同一边——这很像一个孤勇者,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拼命平衡整个保险行业的生态。

与客户站在一起的人

当病床上的宋轩记起自己那摞保单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当初他对严锦霞说过的话:“保险能干什么?以前我帮人家冲业绩买过不少,后来全退了。”

严锦霞当时没有反驳,反而是宋轩的合伙人当了“嘴替”,并大赞严锦霞的专业。也正因为朋友坚决为严锦霞“站台”,宋轩才对保险产生了最初的兴趣,也逐渐听进了严锦霞的劝告——“你是这个家的支柱,你的健康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决定了家庭的生活品质,所以你必须有一个兜底的规划去对冲健康风险。”

但其实严锦霞深知自己并非孤军作战,客观和专业就是她行事的底气,“我合情、合理、合法地代销保险公司的产品,同时也合情、合理、合法地维护客户的权益。”

明亚保险经纪副总裁王鹏更喜欢把保险经纪人类比为医生,“医者之心,始终代表客户的利益。”事实上明亚成立20年以来也的确坚持着这样的路径——不向任何保险公司承诺销量,不搞“主推产品”,甚至没有保险公司最常规的“开门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选择权最大化地交给经纪人,让他们遵循客户的需求配置产品。作为从那个年代一路跟随保险行业成长起来的创业者,王鹏深知考核导向会引发的价值观偏差,他希望消除利益驱动对经纪人的影响,“只需要按照客户的需求去做就OK了。”

这也正是严锦霞如此拼尽全力替宋轩争取赔付的原因。要站在客户身边,需要的不仅是专业和责任,更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信念。

这种信念,是整个保险行业正在努力回归的。从2004年至今,中国保险业历经了黄金的20年,一代人的风险防范观念与社会变迁同频腾飞,为一个行业开辟了巨大的潜力空间。保险市场日益专业、规范,并不断向更年轻的客群靠拢,互联网保险已成为重要的展业模式。近日刘亦菲官宣成为拥有6亿用户的蚂蚁保全球代言人,在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下人们对保险的客观认可,也反映出这个市场的蓬勃。但一切壮大的背后,始终依赖着“人”的价值——以客户的需求为己任的价值观。

2023年,中国保险业全年保费收入达到了5.12万亿元,而在“保险”两个字开始走近大众生活的1992年,这个数字只有不到100亿元。500倍的扩张之下,总要有专业的人保持清醒,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而行业将永远需要理智而中立的参与者,去影响下一个黄金时代的走向。

(文中李楠、宋轩、严锦霞、刘雯雯、陈晨、郑笠均为化名)

英国:利物浦雪景

松花江流冰

“互联网之光”闪耀乌镇

老码头开启观鸥季

2022年全国两会

聚焦“中国力量”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THE END
1.股票论坛保险故事案例100个短小分析的话题与回复及保险故事...保险案例小故事分享 保险案列故事 保险案例故事100字左右 保险案例真实故事及分析 保险故事案例 感人50个字 【粉丝特惠指标之二】——极品抄底王,抄出每个漂亮底,选股、副图、源码[金钻指标-技术共享交流论坛] 琪新 2024-10-28 阅读54747 回复38 【创板 — 杀手无敌】●●●极品创业板指标●操作简单●达标结合...https://www.55188.com/search-%B1%A3%CF%D5%B9%CA%CA%C2%B0%B8%C0%FD100%B8%F6%B6%CC%D0%A1%B7%D6%CE%F6.html
2.车险案例真实故事讲述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车险案例真实故事讲述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5326758
3.关于友邦的真实故事香港保险关于友邦的真实故事 我们都知道香港保险具有保费低,保障高,分红率高,保障范围广,避债避税的优势,因此不单是许多普通居民都赴港投保,很多明星也买香港的保险来保障自己和家人。 下面保倍财富分析几个真实的案例给大家: 1、天后王菲 比如我们的“天后王菲”,王菲与窦唯离婚后,便独力供养时年7岁的女儿窦靖童。为了令...http://m.gangbaobaohk.com/h-nd-211.html
4.年金保险案例真人故事年金保险案例真人故事 年金保险是一种保险产品,它可以为您提供一定的保障和收益,同时也可以为您的退休生活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下面,我将为您讲述一位真实的年金保险案例。这位案例中的女士名叫李女士,她是一位退休教师。在退休前,她购买了一份年金保险,每年缴纳一定的保费,以换取未来每月固定的养老金。在购买年金保...https://www.xyz.cn/toptag/nianjinbaoxiananlizhenren-552661.html
1.大理日报案例简介:2023年9月14日,人保财险云南省分公司承保的挂车因司机操作不当,在临翔区乡村路段发生碰撞,导致自身及他人出现伤亡,造成公路护栏和烟叶严重损坏。经过多次协商,公司赔付193.95万元。 案例点评:车祸让双方经济压力骤增,矛盾一触即发,保险赔付减轻双方经济压力,缓解了交通事故带来的纠纷和矛盾。 https://www.dalidaily.com/dlrb/pad/202411/14/content_64101.html
2.保险理赔小故事,真实案例分享保险理赔保险理赔小故事,真实案例分享 前言:保险理赔是保险行业的一项重要服务,它可以帮助被保险人在遭受损失后获得经济赔偿。在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中,小李需要提供被盗物品的清单、房屋损失清单、警方报案证明等相关材料。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审核后,保险公司最终同意了小王的理赔申请,并向他支付了相应的赔偿金额。小王因此得以顺利...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7-584246
3.200万的“三者险”,真的有必要买吗?用真实案例告诉你值不值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今的汽车价格不断下降,几千元就能买到性能不错的小轿车,这吸引了许多新手司机的关注。然而,面对多种汽车保险的选择,许多人对于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保险感到困惑。 案例故事 让我们以小强为例,他是一位刚刚购买汽车的新手司机。自认为开车技术出色的他,上路时也一直小心翼翼,因此只购买了交...https://www.yoojia.com/article/10019557217257493453.html
4.意外保险案例真实故事意外保险案例真实故事(共9篇) 篇1:意外保险案例真实故事 教学形式多样化案例 永昌小学高智美 上课铃声响起,班上学生由带读小组成员带动开始课前读书,以开水每个人都声音响亮,精神饱满,5分钟过去,再一看,三分之一的人已经开始“开小差”,再过几分钟,一半的人不知道读到哪里,听一听声音,已经是有气无力,毫无感情,...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gtfjk8.html
5.保险消费者保护工作总结(通用13篇)三、活动中涌现的小故事、典型案例 案例1: 20xx年6月3日晚7点30分,宝安支行员工捧着两大锅装得满满的糖水,送到了露天观影广场。行员在向群众分发糖水的同时,向客户普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银行卡、理财服务等银行业务知识,重点结合我行“易精灵”“金桔贷”展开宣传,并认真解答消费者的咨询。通过...https://www.ruiwen.com/zongjie/4856975.html
6.女保险推销员的真实故事与职业挑战揭秘晚上弄了好几个小雨伞,似乎是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这种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应对能力。在细微之处,我们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与温暖。 女保险公司推销员5中字4060 女保险公司推销员5在4060字中分享了她的职业经历与心路历程。她用生动的案例和真实的故事,展示了保险行业的魅力和...http://www.bjbonni.com/gonglue/20222.shtml
7.13个大数据应用案例,告诉你最真实的大数据故事[通俗易懂]答案是肯定的。大数据目前是当下最火热的词了,你要是不知道大数据这个概念,都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开口了。然而实际上很多人都对大数据的应用模糊不清。现在就让我们从下面十三个大数据应用案例来了解下最真实的大数据故事把,并鲜明得了解大数据在生活当中实际应用的情况。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94218
8.产品质量小故事作文一:《产物质量小故事》1800字 产物质量小故事日本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产物质量题目严峻,东瀛货在国际市场上名声十分欠好。为了摘掉这顶帽子,日本当局当年提出了质量救国的标语,狠抓质量,各企业也纷繁相应。多少年之后,日本产物质量有了基础性变动,一些企业为了霸占国际市场,接纳很多奇招展现亲身己产物差别一样平常的...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7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