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孩子都爱听故事,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有特殊的吸引力。一些好的故事,他们可以百听不厌。一方面,故事的情节生动引人入胜,能够引起因孩子的注意力,不仅仅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褚于行动;另一方面,故事里充满了令孩子向望的童话世界,他们能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能从故事的寓意里活的感悟和引发思考,最后使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增加。
小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首先是对英语产生兴趣,生动、有趣的故事很容易将小学生带入英语语言的氛围之中,因此在阅读实践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
首先,要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故事题材。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及简短的幽默小故事都十分受学生的欢迎。其中低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简单的小幽默及简单的寓言小故事,而高年级学生则喜欢情节丰富的经典童话故事。
再次,故事的选择还应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一方面的培养和发展。所选择的故事内容应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成长与发展,为小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和道德观打下基础[2]。
二、自主阅读指导
确定好阅读的故事内容后教师要设计好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2.让学生快速泛读一遍小故事,了解小故事的大概意思,找到高频率出现的词语,并找出自己难懂的词、短语和句子,用铅笔轻轻划出。让同学分组讨论自己的泛读结果,说一说自己对小故事的理解。
4.让学生汇报精读成果,同学间相互讨论有异议的地方,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对课文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应只作简单的处理,对语法难点,应适当加以讲解,“点到为止”,应明确英语阅读课是为了培养阅读技能。
三、阅读反馈
在同学们完成了阅读后,为了激发并保持阅读英语的兴趣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读一读,说一说
先让同学们大声的朗读出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小故事的氛围。还可以通过图片及提示语让学生复述故事,说说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和感受,读之后再让同学们试着讲出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使得口语和阅读同时得到提高。。
2.分小组,演一演
在熟悉故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用英语分角色表演出来,注意语气,用一些动作来使自己的表演更精彩更逼真。表演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阅读内容。当然,表演要以参与、鼓励为主,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氛围。
3.动动笔,写一写
相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将其改写成为一个新的小故事。并让同学们展示出来,相互学习,提供建议。改写阅读的故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还能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对英语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可能会乐于阅读,相反,如果没有兴趣,阅读就成了一种负担。总之,恰当的运用小故事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然、有趣的语言习得的氛围,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语言。同时,阅读故事还有利于学生在其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世界,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理解一些简单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是从兴趣不断拓展开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找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够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实际教学过程更好的得以展开。讲故事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够让他们很好地进入教学情境中,也能够让他们在过程里有更多实际收获。在展开故事教学时教师需要把握好尺度,一方面故事的难易度是学生所能够理解与接受的,另一方面在故事的创设或引用上要尽量让它和教学内容产生联系,这样才能够让故事更好地辅助实际教学。
课堂中的很多细节教师都可以以故事向学生呈现,这不仅能够挖掘那些学生们可能感兴趣的素材,也能够创设更好的教学氛围。一次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给学生讲了一段小故事:Sheisalittlegirlofyourage,shelikessinging,dancingandlearningEnglish.Sheisanewstudenthereandsheisinourclassnow,doyouwanttoknowher?大部分学生都听明白了我的表述,对于这个“新同学”也充满了好奇,很多学生都大声回答yes,于是我会将这位新同学介绍给大家。这个小故事虽然很简短,但是却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们听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只有认真听才能够明白教师在说什么,当学生们全神贯注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表述中时自然会更好地进入这种语境中,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更宜用于后期的课堂教学。
二、锻炼学生的思维
很多时候让学生尝试表达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口语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及思维能力,适当的时候让学生来试着讲讲小故事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在和学生们谈到季节的时候,我给学生们呈现了一幅挂图,图画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每个季节的特色都很鲜明,每个季节都很美。我让学生们来分别试着说说关于季节的小故事。学生A的表述如下:Itisveryhotinsummer,thesunisshining,treesareverygreen,IlikesummerverymuchbecauseIcouldgotoswim.学生B的表述是这样的:Ilikespringverymuch,becausetherearelotsofflowers,andit’sverybeautiful.学生们讲得都非常好,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能够很好的组织语言并且将它们有序地表达出来,这除了说明学生的语言基础比较扎实,这更加证明他们的思维能力很强。在课堂上经常展开这样的讲故事的小游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英语故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2011年版英语新课标强调了语言的工具性,也强调了语言的人文性。语言学家研究表明:在一定的语境中自然习得词汇是学习词汇的最佳途径。故事具有很强的情境性,为语言学习提供必要的情境和语境,使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汇,运用和掌握词汇。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精彩的故事情节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沉浸在美妙的故事氛围之中学习英语,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笔者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词汇教学,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词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故事引入,呈现新知
词汇的掌握不是孤立的,词汇只有在句子和语篇中才会有生命力,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正是这个道理。在教学新词时,教师不妨将词语置入一个个精彩新奇的故事并呈现出来,带领学生在学习故事中理解和掌握词汇。
(一)听故事,学新词
学生天生爱听故事,对于初学英语或年龄尚小的学生,教师可以自编或选取较简单的英语小故事,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触新单词。例如在教学PEP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2,PartA.Let’slearn.这一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掌握几个表示颜色的单词red,yellow,green,blue等。教学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听小故事:
(Oneday,Amy’smotheraskedAmytodrawapicture.)
Mum:Amy,drawablueline.
Amy:Ok,drawablueline.
Mum:Amy,drawanorangelineundertheblueline.
Amy:Ok,drawanorangeline.
Mum:Amy,drawapurplelineundertheblueline.
Amy:Ok,drawapurpleline...
(以同样的方式呈现green,pink,yellow,red)
Mum:Look!Amy.Whatareyoudrawing?
Amy(surprised):Wow!Mum.I’mdrawingarainbow.Howbeautiful!
这个故事看似很长,但由于只运用了一个句式,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一讲解,一边用不同色彩的粉笔在黑板上画画,或者用水粉颜料笔在白纸上画,同时板书本节课要学习的新词。等到讲听第二遍故事时,学生大都跟着教师一起讲解,这时教师顺势领读新词,纠正错误发音。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学会了“颜色”类的单词,教师不必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教读单词。至此,教师顺势引出并播放本单元P20的歌曲Coloursong,让学生们在听故事和学歌曲中巩固所学词汇。
(二)读故事,学新词
情景一(Cici来到Gogo家):长颈鹿Cici去参观鳄鱼Gogo的家,Gogo向Cici介绍自己家里的各个房间。
情景二(Gogo来到Cici家):同样,Cici家里的一切带给Gogo无尽的surprise,一切都是那么的big。
情景三(Buildanewhome):最后,长颈鹿和鳄鱼为了能够共同生活,他们设计并修建了理想的Newhome,解决常人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从此,长颈鹿和鳄鱼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矛盾最终得到圆满解决。教师先让学生阅读绘本,在故事中感知新词含义,然后带领学生再读故事,走进故事,在此过程中逐一呈现和学习新词。Gogo家里的一切带给Cici无尽的surprise,对她而言一切都是那么的small。当主人公Gogo向Cici介绍他的家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发出感叹:“It’stoosmall(short).It’stoosmall(short).”当主人公Cici向Gogo介绍他的家时,同学们再次异口同声地感慨“It’stoobig(tall).It’stoobig(tall)”。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将三年级所学的形容词big,small,tall,short自然而然地运用起来。两个家的鲜明对比让学生们意识到,这对好朋友似乎无法生活在一起了,他们被这一悬念深深地吸引。
在带领学生阅读故事前,结合学生刚刚学过MyFriends的内容,教师首先出示绘本封面,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如:Whoishe?(HeisGogo.)Whoisshe?(SheisCici.)教师在带领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两个外形差异十分明显的主人公,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描述两个主人公各自的特征,产生了好奇感和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故事,从了解“主人公”到了解“主人公的家”,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阅读故事,思考并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绘本,从而达到掌握新知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同一课时的单词教学,教师可以选取或自编不同的故事内容,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合理选择课外素材为教学服务。
二、故事表演,巩固新知
在一次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A和教师B分别执教了PEP英语教材三年级下册Unit3AttheZooA.Let’slearn。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能听懂会说并认读表示“大、小、高、低(短)、长的五个单词big,small,tall,short,long”,并在具体情境中运用。
教学片段一(教师A):教师通过语音对比、游戏等活动呈现新单词,带领学生GototheZoo(去动物园),给学生支架(如图1),让学生反复用前面所学单词来描述动物园里各种动物的特点。接着PPT上突然出现一只胖乎乎的小猪(如图2),以此引出作者自编故事AliBaba’sFarm,首先引出大猪Tommy并向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Hi.I’mTommy.I’mfromAliBaba’sfarm”,PPT接着出示与之相对比的另一只小猪Johnny及其主人AliBaba(如图3)。教师出示两只小猪的头饰,让学生们逐个戴上头饰进行自我介绍。
Tommy:Hello!I’mTommy.I’mbig.
Johnny:Hello!I’mJohnny.I’msmall.
学生反复操练句型Hello!I’m...为之后的故事表演做铺垫。三年级学生初学英语,所具备的知识输出能力有限,教师不能拔高要求,运用较难的语句。在教师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引导下,看似简单的自我介绍,学生们表演得十分投入,将一个“自高自大的Tommy”和一个“自悲羞怯的Johnny”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大家面前,不仅台上表演的学生乐开了花,台下观看的学生个个哈哈大笑。
趁着学生们兴致高涨,执教教师呈现整个故事,即三个角色之间的对话(如图4),当主人AliBaba出现时,故事发生转机,那个自高自大的Tommy因为被主人相中而成为盘中餐,另一只自悲羞怯的Johnny却因为瘦小而保住了性命。整节课上,教师没有讲一句中文,但师生配合十分融洽,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尽管是借班上课,师生配合得十分密切,听课教师也十分专注(听课的有各学科的教师),更主要的是学生说得正确、说得流畅。
教学片段二(教师B):教师以游戏、竞赛等方式引出新词后,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巩固新词,但由于故事中的句子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不敢开口,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导致整个故事的输出都是教师唱“独角戏”。课堂的后半部分不如前半部分精彩,课堂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两位教师都采用英语故事巩固新学词汇的方式,现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从资源选择上看
三年级学生善于模仿,表现欲强,但由于处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英语知识储备不多,往往容易出现畏惧心理,不敢开口表达,但如果突破了畏惧的心理防线,他们便会大胆开口。故事AliBaba’sFarm内容简短,但情节跌宕起伏,深受学生的喜爱。整个故事以对话形式呈现,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句“I’m...”进行表演。教师B所选取的故事也很有趣,但其中的语言点不适用于三年级学生,需要教师重新组织语言。由此可见,教师所选择的材料要符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故事的长短、词汇量的多少等,另外还要考虑故事的情节是否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小学生而言,选取的故事篇幅宜短不宜L,难度不宜太大,要符合小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发展,使学生们在学习中有成功感。
(二)从教师角色定位上看
教师A这节课成功的一个原因是跟自身的素质分不开,换句话说,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学生。教师在引出故事中的人物时,动作夸张形象,语言绘声绘色,声音抑扬顿挫,让人记忆犹新。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做到视听结合,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直观手段,以及夸张的身体语言,形象直观地向学生示范发音,并让学生反复辨别、不断模仿,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了词汇学习的最佳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三、故事创编,拓展新知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学会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知识,当学生积累一定的知识量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以创编故事的方式来巩固拓展所学词汇,从而达到真正会用词汇的目的。在创编故事前,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仿编故事,也可以续编故事或是改编新的故事,最后表演作品。
(一)基于原作,改编故事
以PEP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5,PartA.Let’slearn一课为例,本课时主要教学目标为:1.掌握五个动词walk,jump,swim,run,fly,以及五个动词的“-ing”形式。2.能够听、说、认读句子Lookatthe...,It’s...The...is...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针对本节课内容,笔者设计了情节完整而又富有童趣的故事:一天,小狗Tommy外出玩耍,他来到一片森林,遇到一只凶猛的老虎Tiger并被其追赶,最后在会飞的天使Angle的帮助下得以逃生。在故事呈现中,师生对话紧紧围绕本课时重点句型“Lookatthe....It’sdoing....”展开,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鉴于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在学完以上故事后,笔者让学生选用其他一些动词对故事进行大胆地改编。有的学生联想到小狗Tommy在天使Angle的帮助下变成小鸟逃回了家,有的学生联想到小狗Tommy得到了magicwand魔杖,魔杖不仅帮助小狗打败了老虎,还护送他安全回家…课后,笔者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整理、修改,挑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故事,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表演,他们感到无比开心。
(二)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1.故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1故事教学适合小学年龄阶段和他们心理特征,尤其是书中的所涉及到连环画,学生们喜闻乐见,为了读懂内容,孩子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去学,读懂了就有满足感,并有爱好进一步提高理解故事的能力。
1.2故事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利于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有利于了解所学内容的文化背景,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特定环境中的交际能力。
1.3故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演模拟能力、以及用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
2.故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2.1整体感知故事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播放课件、录音或口述等方式把整个故事呈现给学生,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表演或是仅仅播放课件,应该利用自己的眼神、动作、手势、声调的变化等尽可能地把学生的目光吸引过来,让他们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以达到最佳的理解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作好准备。
2.2讲解故事阶段。
2.2.2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在引出故事角色后,可以请学生来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声音、动作、表情等。
2.2.3预测故事下一步发展。有的故事可以设计得比较有悬念,情节中人物的出现有先后,事件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将故事教学贯穿于整堂课。
2.2.4猜测词义或句意。在讲解故事时,为了随时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故事的内容,可以请学生来猜测词义或句意,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这种互动,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故事之中。
2.3复述故事阶段;学生在初学英语阶段复述故事通常需要老师的帮助。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实物、头饰或者课件等帮助学生进行复述。
3.运用故事进行教学,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并不是所有小学英语教师都可以轻松自如,恰到好处地运用好这一教学方法。小学英语教师还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3.1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扩充知识的储备量。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活水。有了这“一桶水”,教师才能真正地运用好,选好故事,进行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霁红(1981―),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英语学习成为时代的必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革课堂教学,让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是这个时代的必然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方面就是故事教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呢?如何实现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呢?
一、丰富的网络资源为课堂提供更多的小学英语故事
(一)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小故事,使故事更加生动真实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交际型对话因为没有直接的交际场景,教师往往无法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而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小动画的形式,把交际场景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身临其境,顺利进入角色参与交际。这项技术让故事教学摆脱单纯的读书模式,为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例如中在课堂当讲到有关动物主题的故事时,笔者制作了有关动物的PPT,其中包括词汇及图片,并安排了动物家园的学习与练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能充分表达自己,学生们在教学中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还不懂抽象思考的小学生。
(二)多媒体软件为教师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辅助工具
网络上各类教学软件层出不穷,如洪恩软件《GoGo学英语》《迪士尼儿童英语》《小熊威尼学英语》等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料,同时为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提供了更多素材。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训练机会
二、现代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在课堂中运用的方法
(一)导入课堂知识
在英语课堂上,Warm-up是常用的环节,我们通过提前了解故事的重难点,为故事的下一步叙述做出铺垫。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自己做的动画短片渗透知识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更快速直观地接受新知识。例如在见面问好的故事中,有Nicetomeetyou!Comeon!Let’sgo!Howareyou?等新句子,通过动画短片,学生知道了这是见面问好的句子,并且学着运用这些句子,故而能很快接受这些新知识。
(二)呈现故事
现代信息技术将课本的知识转换成具体的视听形象,利用视听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官,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记忆更持久,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以听为主的缺陷。
三、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使用中突出教学目标,体现重难点
(二)多媒体技术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尽管科技在进步,教学的现代化速度加快,但是教师绝不能让位于课件。现代教学要求教师从原来的课堂主体变为课堂的“引路人”,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也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和组织,引导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探求知识、发展能力,而这些是多媒体无法代替的。所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学习中只是起到了一种辅助作用,是探求知识过程中的一种工具,教师必须正视多媒体的作用,合理对其进行利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这才是多媒体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多媒体与知识游戏的结合
而多媒体在这一方面又该如何运用呢?教师想让游戏更加生动有趣,可以充分利用它的形象性、直观性、色彩鲜艳、图像逼真等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例如词汇游戏,可以用课件将物品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用英语来抢答,加快游戏节奏,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这样的游戏可以使课堂一下子就活起来,教师教起来有意思,学生也学得更加带劲。
五、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最优化、课堂的生动化,同时也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做到让课堂“活”起来。当然,课堂中的直接受益者――学生也能接受更加丰富的知识,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模式下的小学英语课堂,不仅可以摆脱传统的讲学模式,而且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更多的帮助。通过科学技术的不停探索得来的新型教育方式也为小学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利用小故事,激发学生在英语课上的兴趣
如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中的Unit6Colours这一课,涉及很多关于颜色的单词,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记忆这些单词,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评选最佳颜色”的小故事:从前有一个王国,叫颜色(colour)王国,里面住着很多子民,有红绿黄(redgreenyellow)三兄弟、橘色(orange)、还有黑色(black)等,它们争相展示自己的色彩,创造了神奇的大自然。有一天,国王说:“Mydearpeople,whousesthemostwillbechosenthebestcolor”…这个故事学生们虽然没有听过,但是它却综合了本课要学的单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小故事学习课文中的单词,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去学习、去体会。而且,故事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边听故事边学习,既愉悦了身心,又掌握了知识。
二、利用小故事,让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
每一个故事,尤其是寓言故事中,都会蕴藏着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利用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学习英语的目标之一。教师在讲解这些故事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创造与改编,降低认知难度来适应小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过在改动的时候,要维持故事本身的寓意,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故事中掌握英语知识,还可以明白做人的道理。
如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中的Unit6Keepourcityclean这一课,这是关于保护环境的一课,在学完相应的单词与词组之后,学生基本上掌握本课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只是表面的现象,有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最后的环节,我为学生讲了一个故事:Springiscoming,thelittleswallowandhermumflybacktothehometheylivedlastyear.Buttheskyisfullofsmoke,andthereisnolongerafinespringday.Theyalmostlosetheirway,sothelittleswallowasks:Mum,don’twegothecorrectway……学生们听完这个故事,既同情里面的小燕子,又对污染者恨之入骨,更加明白了我们要保护自己生存的家园。
在英语课堂中穿插故事,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将英语学习与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一举两得。
三、利用小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
在英语学习中利用故事进行教学,并不是说一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故事和讲故事。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羞怯心理可以得到有效克服,甚至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情感来朗读不同的故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当学生对故事掌握以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或是对故事进行创新。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如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中的Unit7ChineseFestivals这一课,内容讲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国的小公民,不但要掌握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还要了解一些关于这些节日的典故。所以,在课上我为学生准备了小故事让学生欣赏并朗读,并且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讲出这些故事。其中端午节的故事学生感触颇多:Itissaid,QuYuandrownedhimselfintheMiluoriveronMay5th.Afterhisdeath,theworldwasfullofgreatsorrow.PeoplethrewricedumplingstotheflooddragonandfishinthemiddleoftheriverbyboatincasetheyatethebodyofQuYuan.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学生还有这样讲的:屈原投江以后,终不见尸体,人们为了打捞贤臣,争相冒雨荡舟在洞庭湖之上。总之,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故事,端午节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不仅增强了表达能力,还提高了理解能力。
在小学英语课本中,也有很多精彩的小故事,每学完一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讲故事比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竞争中巩固英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