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财报时要从业务和财务两方面来理解,有些行业的业务很简单,如消费品,就是买原材料、生产加工、卖东西收钱,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有些行业的业务就比较复杂,如银行、保险行业,只有理解了业务流程才能真正理解财务报表。
中,我讲解了保险业务的一些基础知识,分析了平安的业务数据,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建议先读前一篇,否则读懂本篇可能会有困难。
本文作为姊妹篇,讲解一下保险业务的会计处理。看完本文后,再去看保险公司的三大报表就SoEasy了。
1、新签保单
有四种类型的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后面两种好理解,就是针对寿险和长期健康险的准备金。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里的”未到期”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因为保险的业务年度和会计年度不一致造成的。会计年度永远是从1月1号到12月31号,但保险的一个年度就不一样了,比如,10月1号签的车险保单,收的保费,有一部分实际上是应该要分摊给下一年的,因为有3个季度保险责任是在下一年。将保险责任尚未满期的,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险费提存出来所形成的准备金,就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偿准备金就是事故已经发生,但还没有赔付的准备金。
另外,预收的保费计入“预收保费”科目(472亿)。有时候投保人忘记续缴保费,所以寿险还有一个宽限期,在宽限期内的保费放到”应收保费”科目(671亿)。
2、赔付
赔付的会计处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利润表里的”赔付支出“(2033亿)科目来记录。
3、退保
在犹豫期内的退保,将保费返还客户,同时冲减当期保费收入。相当于无理由退货处理。过了犹豫期的保单退保的话计入利润表的“退保金”(215亿)科目,属于利润表的支出项目,会影响利润。但意外伤害险和短期健康险除外,它们是直接冲减保费收入。
4、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也是记录在利润表的支出科目,这个科目叫“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1909亿)。意思是说,虽然没有发生保险事故或赔付,但出于概率和谨慎性原则,需要计提一笔费用。至此,毛利润差不多可以算出来了,就是:当期保费收入-保险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赔付金-退保金-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对于其他带有分红性质的险种,支出项目还包括“保单红利支出”(16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