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游发展原则及策略
2023-01-30
关键词:文旅融合,研学旅游,可持续发展
引言
近些年,国家大力倡导研学旅游发展,期望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实现素质教育的科学化创新。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为核心目标,既是民族振兴需要,也是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借助研学旅游打破应试教育束缚,实现社会实践与课堂学习的科学化融合,能打破传统单一化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的科学化锻炼,推动素质教育持续性优化,强化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力量。
一、核心概述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交融,借助文化助推旅游行业升级,可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增加旅游行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助推旅游产业转型,提升我国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正在以相互渗透的方式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形成全新业态。研学旅游是学习与旅游的有机融合,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研学旅游的统一定义,但通过了解当下研学旅游发展状态,发现研学旅游多指在多元主体组织下学习群体参与的研究性旅游活动,具备较强的体验性和实践性,既能开阔学习者眼界,又能打破传统课堂教学限制,实现校内教育与校外活动的科学化融合。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游发展原则
(一)针对性
(二)体验性
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游是一种全新体验,既能推动文化传承,又能借助体验化方式强化文旅融合。虽然不同旅游者的成长背景不同,但都能基于个人认知感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可充分凸显文化的育人功能。文旅融合背景下更多文化元素被挖掘,人们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特征,对研学旅游提出更高要求。针对学生展开的研学旅游要打破传统文化传播模式限制,鼓励学生在实地体验中加强文化感知。遵循体验性原则设计的研学旅游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升文化的可视性,使研学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强化对学生的科学化培育。
(三)时代性
研学旅游发展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的,遵循时代性特征发展研学旅游,既能满足学生群体发展所需,也能增强学生的认知力和学习力,从而实现研学旅游的科学化创新。遵循时代性原则,推动研学旅游发展时也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产品,才能吸引青少年目光。例如,现阶段部分区域习惯将红色文化与革命教育融入研学旅游中,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担当意识,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科学化融合,进而助推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青少年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游发展策略
(一)加强宏观规划,强化研学旅游开发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助推多元主体合作
(三)加快研学旅游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国际市场
四、结语
我国正处于研学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此阶段了解学生及教育者的实际诉求,强化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科学化利用,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科学化融合,既能持续挖掘市场潜力,又能在研学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文化传播。然而,当前研学旅游开发中仍存在多元问题,从多维角度了解问题成因,加强针对性化解,能在推动研学旅游发展过程中进行科学化分类,进而提升研学旅游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此发挥其应有价值与作用,培育更多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圆刚,张宏梅,何杨媚,等.文旅融合发展的社会福祉效应研究:逻辑诠释、测度与机制框架[J].经济地理,2022(5):233-240.
[2]侯天琛,杨兰桥.新发展格局下文旅融合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中州学刊,2021(12):20-25.
[3]苏瑞竹,陈雪芬,张颖.“文旅融合”背景下东盟文化旅游信息资源开发与传播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10):3-11.
[4]卢璐,孙根年.基于产业差异和价值错位视角的文旅融合可行范式研究[J].企业经济,2021(3):105-113.
[5]李超平,杨剑.文旅融合之“融合点”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原则[J].图书与情报,2020(4):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