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9月15日工农中建交及邮储银行6家银行下调定期存款利率后,中信、光大、民生、平安、浦发、兴业等多家股份制银行也相继发布公告,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
就目前来看,多数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85%,2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在2.15%至2.4%之间,3年期和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2.65%、2.7%。
9月23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咨询理财产品,银行客户经理无一例外向记者介绍了理财型保险产品。
“目前风险性、权益型的资产,收益出现了下降和不稳定趋势,有些消费者也减少了买房、买车的大额支出,年金保险、增额终身寿险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选择。”一位大型寿险公司的代理人告诉记者。
多家上市保险公司公布的半年报也反映出,理财型保险产品规模增速较快。
中国平安在半年报中表示,推出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主要原因是在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满足当前客户稳健理财的需求,发挥储蓄型保险产品长期稳定增值的优势。
“理财型保险其实是一种既具有传统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又能获得储蓄收益的保险。最为常见的是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有业内人士分析。
增额终身寿险“补位”
同样,中长期保险产品也成为一些股份制银行的主推产品。
“近半个月增额终身寿险的咨询量比以往增加了三成,很多投资者选择年缴5万元或10万元的方式,将闲散资金聚集起来,为未来增添一份收益更稳定更高的保障。”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介绍。
什么是增额终身寿险
增额终身寿险是指保额可以持续递增的保险,本质上是一种理财型保险产品,与保额固定的定额终身寿险相比,它的现金价值高,回本较快,再加上有自由减保的功能,因此,具有稳健增值的特点。
以长沙银行代销的“招商信诺和瑞一号终身寿险”为例,假如投资者选择年交保险费15万元,5年交,基本保额669849.63元,则可享受合同有效期内当年度基本保额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固定递增3.5%至终身;其次,合同有效期内,投保人在交费期间届满后不幸身故或全残,可按相应比例给付保险金,最高可获得500万元。因此,无论是基于保险基本功能还是长期的现金价值,增额终身寿险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有子女教育支出、婚嫁金等比较中长远的需求,5年至10年没有特别多急需的资金需求的话,通过增额终身寿险相当于做了整体收益率远高于存款利率的长期储蓄。特别是在养老阶段,这笔钱可以解决大额开支,同时还能保障稳定增值,基本能解决多数人的养老需求。
前期流动性较差适合长期持有
据悉,自2019年预定利率4.025%的长期年金险降低为3.5%后,增额终身寿险便开始崭露头角。
《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终身寿险占人身险银保业务期缴产品年度销量前十中的7席,成为名副其实的销售主力。但即便长期收益较高,也并非“稳赚不赔”,倘若在并不了解详情的情况下购买终身寿险,则有可能对投资者造成一定的困扰。
以“和瑞一号”终身寿险为例,分三年存30万元,20年后本息便可获得555043元,而按照建设银行5年期定期2.65%的存款利率,则本息为379500元。另一方面,由于增额型终身寿险属于终身保障,解约金按照复利计算,需要长期投保,中途解约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对于短期需用钱的投资者而言,则无法获取长期收益。
“如果手头有大量定存或大额存单,可以考虑用保险做部分代替。”上述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表示,目前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还没有调整,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进行配置。但无论是存定期还是买保险,投资者都应当意识到没有完美的理财产品,按需选择合理配置。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与其他储蓄类产品相比,从投资收益方面看:目前大多数储蓄方式包括银行存款、国债,都无法保证当前利率可以长期持续,但整体灵活性会更强,适合5年以下的短投。而理财型保险产品,可以通过合同锁定长期的收益,安全稳健,尤其适合长期持有。但前期流动性较差,提前支取会面临资产损失,如果急需用钱,可以通过保单贷款、减保等方式来兼顾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