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产品自推出后便获得大家的普遍好评,并多次荣获奖项,这里就举例几个出来,在2008年获得的奖励有最具市场影响力保险产品奖、荣获年度优秀保险理财产品奖、荣获金融产品十佳奖等等。
原来平安智盈人生这么优秀!
但是,学姐对智盈人生的条款进行了深入探究,却找到了它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平安智盈人生保障内容大分析!
具体看看智盈人生的这款险种的形态图,要赶在详细分析之前去看:
智盈人生主要分为主险和附加险,主险是万能型终身寿险,附加险是重疾及意外保障。
平安当时推销智盈人生时有这几个突出的亮点直接戳中了人心:
1.终身保障,账户价值随时领取,领取后依然享有保障;
2.保障身故、重疾、意外、医疗,不同种类风险均可覆盖;
3.利率上不封顶下有保底。
光看着这些点真的是太抓人眼球了,不过,实际上是否好产品,我们还需要再判断判断:
(一)主险保障
1、寿险没有全残保障
智盈人生主要作为一款终身寿险产品,它包含了身故保障,也就是说在合同有效期内不幸身故时,一旦出险,保险公司会按照保单价值105%来赔付身故保险金,或者是按照基本保额来赔付身故保险金。
针对于全残的竟然不提供相应的保障!
对寿险来说全残保障是至关重要的,全方位的考虑这个问题,全残给家庭带来的损失或可超过身故,因为全残人士还有每天的生活费用和治理费用开支,确实是一个很重的担子。
全残保障所提供的保障,能缓解一个家庭暂时性经济方面的巨大压力。
可能大多数人还不太懂,学姐顺便给大家讲一下,比较好的寿险产品,在身故/全残保障方面做的怎么样:
2、扣除费用高
平安智盈盈利的办法是将客户每年存的钱存入保单账户。
扣除初始费用这一操作是每次存钱都会有的!条款里面,明确规定了每期交费时的初始费用比例:
第1保单年度交费的时候是需要扣除50%保险费的,后面在第6年保单年度开始就是扣除5%的保费。
也就是说,如果在智盈人生投保,就要接受第一年交费6000元的规则,按照规定是会扣除3000元的,不用再考虑这3000元钱的收益状况了,以后无论是什么时候都不会出现任何的回报。
即便智盈人生有了万能险,我们也不要认为就一定能够赚钱,也许一分钱也没赚到,反倒是投资的钱也被慢慢的扣了。对于万能险,有下面问题还是值得我们留意的:
(二)附加险保障
1、提前给付重疾关爱金
智盈人生的重疾保障中有一项设计的让很多人都非常认可,如果被医院确诊为严重疾病末期,将会提前支付基本保额。
2、重疾险保障力度小
但是,智盈人生的重疾保障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是因为它只为58种重大疾病做出保障,而保额还是与主险共享的。
可以理解为在赔付重疾险的保额之后,主险保额随之递减,而理财账户里的资金也要按照递减后的保额重新计算,通俗易懂点,资金在理财账户里会逐渐变少。
3、意外伤害赔付比例
于智盈人生而言,它是可以按照伤残比例来赔付意外伤害的,这里下需要强调的是,它的伤残标准是七级赔付比例。
但是如果有朋友买了这款产品,就不能够和别人一样享有十级伤残的赔付,但是其他人的赔付比例却更高而且更明确,心里堵得慌。
现在对十级伤残赔付如果还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里:
其余,对于低标准的伤残就不说了,更加烦恼的是,买意外伤害10万保额要花170元保费,并且单一险种在市场上每10万保额保费低于100元的数不胜数,对比之后,可以发现智盈人生这款产品的性价比并不高。
4、收益少
智盈人生的已经在合同里写清楚了保底收益率是1.75%,除此之外不做其他保证。
也间接的说明了保底利率之上的收益要确定下来比较困难,而且这么点保底利率看着也太惨了。
对于现在的市场1.75%的万能险保底利率没有任何的优势,因为现在市场上同行业的起码都有2.5%了。
综上所述,虽说这款智盈人生产品兼具保障和投资功能这两项都有,不过保障条款里的不太令人满意,投资方面,非常普通。
那么这样来看,就算保险公司传闻中是不错的,产品也不是就好,大家不能因为这些光面堂皇的外面所迷惑,要想明白,认真剖析产品才是王道。
二、如果后悔买了智盈人生怎么办?
假如大家已经入手这个产品,不想要了如何做,毕竟如果退保的话就一定会有损失,要用何种方式减少损失的产生呢?
智盈人生万能险的投资期限比较长,虽然产生的收益比较低,当然这是相对来说的,但我们要全面地看,这类保险是那种期缴保费增多,缴费期更久,收回本钱的速度快,获得的就多。因而我们不要划掉智盈人生的主险部分,尽管在针对超过标准保费6000块的部分这款产品会相应的会扣除5%的初始费用率,但大概率在10年能回本,15年左右可以和存银行差不多,真正见到这个保险的收益也要到20年以后了,只要被保人没有逝世,就能一直缴费,收益或多或少还是有的。
随后,大家选择专门的保障型产品,接着把智盈人生的附加险去除,视它为一个让我们储存资金的工具就可以啦,最少也可以有保底利率1.75%的利息在不停的增加。
这里提示一下,我们买保险不要只光执着于保险公司的大小和荣誉,条款才是非常重要的,要看条款上面写的那些项目是否有满足到我们保障条件和符合自身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