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民王先生最近遇到了烦心事:他2008年购买了中国平安[33.600.09%]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保险南阳分公司)一份寿险并告知了平安保险南阳分公司银行卡号后,至今自己在农行南阳高新支行营业部开设的私人账户里,没经本人签字许可,现金多次被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私自划走购买保险。昨日,他到农行南阳高新支行营业部查账时,发现最近几天自己账户里的现金又被平安保险公司私自划走了6856元,而此前,王先生曾有一笔10万元巨款被郑州一家农行私自划走,为其代卖了一笔所谓的保险,农行为其代买的这个所谓的保险,王先生竟与保险公司无任何合法手续。
客户银行卡里无辜被划走10万元买保险
昨日上午,南阳市民王先生向记者投诉说,他2008年在农行南阳高新支行营业部开设了私人账户,每年账户里有200余万元资金频繁进出。2008年12月15日,他在平安保险南阳分公司购买了一份“平安智盈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年缴保费6856元,双方约定缴款方式为银行转帐。在双方签订保险合同时,王先生向平安保险南阳分公司提供了自己在农行南阳高新支行设立的银行帐号,第一年,平安保险南阳分公司从其账户里划走了一年保费,王先生没有异议。
2010年元月份,作为老客户,平安保险南阳分公司邀请王先生参加年度答谢宴会,在宴会上,平安保险南阳分公司又向与会人员推荐了一种理财保险产品并给与会每人发放了一份意向书,与会人员问怎么填写这份意向书时,平安保险南阳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公司搞的一项活动,大家随意填写,若有意购买事后公司派人再专一沟通签合同。王先生就和与会其他人员一样,在统一格式的意向书前面签上了自己的姓名,并在意向金额栏里添上了预购金额10万元。答谢宴会后第三天,王先生的银行账户里少了10万元,到农行南阳高新支行营业部查询,被告知不是他们划走的,是后台划走的,具体谁划走的他们也不知道,后经省农行追查,才得知是郑州一家农行营业部划走买了一份10万元的保险,为郑州这家农行营业部提供王先生账号的是平安保险南阳分公司。王先生随后到平安保险南阳分公司质问,说自己只填写了一份意向书,并没有和保险公司签订购买合同,没有履行任何合法手续,为何私自从账户上划钱?对方解释说是工作失误,随后从其它地方挪借,分三次往王先生账户里充进去了10万元。后经中间人说情,王先生没再深追究,但平安保险南阳分公司始终没一个领导出面给王先生道歉或者说明情况。
昨日上午,记者陪同王先生到南阳高新支行营业部了解情况,王先生质问银行工作人员,他在这里开设账户存钱,自己没到场签字、没有提供银行卡及密码,为啥自己的钱被私自划走了?对方查询后说,这笔钱是深圳一家公司划走了,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得问行长,但今天是圣诞节又是星期天,领导们都不在,让记者和王先生星期一再来。
银行和保险公司因利益驱动有“猫腻”
一位银行界人士告诉记者,这类情况在银行与保险公司间较为普遍,主要是双方利益在驱使。一方面,保险公司拉来保险客户产生利益,直接从客户银行账上划款,节省人员费用,省时省力,节约成本;另一方面,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代理合同,只要保险公司提供手续,银行就可以从客户银行卡里将资金转走,然后收取相应代理费,银行代收的保费又存至保险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里,又是一笔存款收入。双方互惠互利,有意无意间有时会侵犯客户的隐私权和知情权。
王先生最后说,这个事平息后,他将把在农行南阳高新支行开设的账户销户,转到其他银行开户,因为这里太不保险了。他也将把那份保险终止,因为平安保险公司也不“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