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进入倒计时,旅游出行即将迎来高峰。多家旅游平台近日发布数据显示,长线游已成为国庆假期出行预订的主流,其中出境游增长瞩目。
节假日出游期间,人身、财产等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往往较平时更高。在此情况下,部分消费者选择将保险产品列入随行清单,其中,综合意外险受到消费者青睐。那么,综合意外险能否为旅程提供全面保障?在投保时又有哪些问题需要留意?
制图:卿子秀
1
综合旅游意外险配置需留意
国庆假期作为今年最后一个法定长假,“玩痛快”成为不少消费者制定出游计划的关键词,其中,长线游成为国庆假期出行预订的主流。
与此同时,随着保障意识的提升,为减少旅行期间人身、财产等方面的损失风险,旅游保险已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标配”。其中,旅游综合意外险受到消费者青睐。
“我在预订假期行程后,为自己和家人投保了某旅游意外险产品,保障范围包括意外身故/残疾、高风险活动意外、猝死保障、乘坐交通工具意外、意外伤害医疗费用、意外住院津贴、旅行现金损失、随身行李物品损失、个人旅行法律责任等,基本可以满足保障需求。”9月25日,成都市民王女士向记者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通过购买综合旅游意外险,可以降低假期意外事故可能带来的损失。目前不同旅行意外险的功能各有侧重,消费者可根据自身出行计划及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
根据旅行目的地选择适当产品
另一方面,多个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的出境游市场预订火热。
飞猪发布的《2024国庆假期出游风向标》显示,长线游已成为“十一”假期出行预订的主流,其中出境游增长瞩目,出境游机票及酒店的预订人次已大幅超越去年同期。
由于境外游涉及语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差异,风险问题较国内旅游更为复杂,也更加需要保险“护航”。
目前保险公司推出多款境外旅行保险,如某漫游亚洲旅行保险、某全球通境外旅行险、某申根签证保险、某国际航班延误险等。从保障范围来看,主要包括紧急救援、个人意外伤害和医疗保障、旅游障碍保障、个人财务保障、个人责任等方面。根据保障额度、保障期限、保障内容不同,保费在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以某境外旅行险为例,保障范围包括医药补偿、意外身故及伤残保障、医疗运送和送返、随身财产、旅行证件遗失、银行卡盗刷、旅行延误、身故遗体送返、个人责任、旅行变更、住院津贴、旅行绑架及非法拘禁、行李延误等。
除参考旅游天数、旅行地区的医疗费用水平等因素确定医疗保险保额外,有的国家(地区)还将购买医疗保险作为申请签证的前提,比如赴申根国家旅行必须购买保险金额不低于3万欧元的医疗保险。同时为便于理赔,可考虑选择带有提前垫付医疗费用条款的保险产品。
此外,投保境外旅行保险时还需仔细阅读保险责任条款,认真核对保险保障范围、赔偿限额、责任免除等内容。明确保障范围是否包括旅行目的地、是否有海拔高度要求、是否承保高风险活动等。“消费者如参与户外探险活动,应购买相应的保险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同时需理解保险覆盖范围。”保险人士建议。